【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维IBC太阳电池互联结构
本技术属于太阳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维IBC太阳电池互联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电池,其发射极接触电极和基极接触电极分别位于电池片的正反两面。电池的正面为受光面,正面金属发射极接触电极的覆盖必将导致一部分入射的太阳光被金属电极所反射遮挡,造成一部分光学损失,如:普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金属电极的覆盖面积在7%左右。因此,减少金属电极的正面覆盖可以直接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目前为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出现了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它是一种将发射极和基极接触电极均放置在电池背面(非受光面)的电池,该电池的受光面无任何金属电极遮挡,从而有效增加了电池片的短路电流,使电池片的能量转化效率得到提高。IBC背接触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是可量生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中转化效率最高的一种电池。在其制作方法中,其金属化方法大都采用电镀方法来实现,虽然该方法在降低背接触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有出色的表现,但是该方法复杂,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另外,背接触电池封装成组件的过程中,由于发射极和基极电极根数较多、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维IBC太阳电池互联结构,由若干个IBC太阳电池片(1)组成,其特征在于:/n其中,两相邻的IBC太阳电池片(1)之间相互串联,且每一片IBC太阳电池片(1)下表面均分别设有若干个P型区域(3)和若干个N型区域(2),其中N型区域(2)和P型区域(3)均分别交错设置;/n每相邻的两片IBC太阳电池片(1)的放置位置相对应,即其中一片IBC太阳电池片(1)的一个P型区域对应另一片IBC太阳电池片(1)的一个N型区域;/n每一个N型区域(2)和P型区域(3)内均分部有若干个接触电极(4);/n还包括复合导电膜(5),复合导电膜(5)由复合胶膜(7)和若干个铜带(6)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维IBC太阳电池互联结构,由若干个IBC太阳电池片(1)组成,其特征在于:
其中,两相邻的IBC太阳电池片(1)之间相互串联,且每一片IBC太阳电池片(1)下表面均分别设有若干个P型区域(3)和若干个N型区域(2),其中N型区域(2)和P型区域(3)均分别交错设置;
每相邻的两片IBC太阳电池片(1)的放置位置相对应,即其中一片IBC太阳电池片(1)的一个P型区域对应另一片IBC太阳电池片(1)的一个N型区域;
每一个N型区域(2)和P型区域(3)内均分部有若干个接触电极(4);
还包括复合导电膜(5),复合导电膜(5)由复合胶膜(7)和若干个铜带(6)组成,其中铜带(6)设置在复合胶膜(7)的同一侧上;
所述复合导电膜(5)覆盖在所有互联的IBC太阳电池片(1)下表面,其中,铜带(6)与接触电极(4)相接触,相邻两片IBC太阳电池片(1)中的相对应P型区域(3)和N型区域(2)由同一根铜带(6)相连,其中铜带(6)的连接方向自N型区域(2)向P型区域(3),或者自P型区域(3)向N型区域(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IBC太阳电池互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电极(4)为导电浆料接触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维IBC太阳电池互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鹤仙,范卫芳,韩涵,雷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