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穿孔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659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多穿孔电流互感器,多穿孔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底面垂直固定连接两个以上的穿心通孔柱,穿心通孔柱的外侧套设环形磁芯,环形磁芯的横截面为腰型圆孔形状,环形磁芯的平面一侧设置绕线组B,环形磁芯的平面另一侧设置绕线组C,绕线组B和绕线组C相互串联。本申请在互感器内分别开多个单独的穿心孔,具有固定原边信号线位置,能同时测量磁芯内部各点新号输出,避免因原边位置变动引起输出电流的变化;而且在测量绕线组B和绕线组C基础上增加一个检测工作状态绕线组A,具有体积小,精度高,输入软线引出安装方便等优点,解决了多根原边信号输入,且输入信号线位置需要定位固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穿孔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属于电流互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穿孔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现有穿芯互感器多为单孔穿芯式互感,且磁芯为圆形或矩形的规则磁芯,用于测量或保护原边电路,为解决客户多根原边信号输入,且输入信号线位置需要定位固定,同时结构尺寸要求较高而开发的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穿孔电流互感器,所述多穿孔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底面垂直固定连接两个以上的穿心通孔柱,所述穿心通孔柱的外侧套设环形磁芯,所述环形磁芯的横截面为腰型圆孔形状,所述环形磁芯的平面一侧设置绕线组B,所述环形磁芯的平面另一侧设置绕线组C,所述绕线组B和所述绕线组C相互串联,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左侧上方设置所述绕线组B的第一引线柱,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左侧下方设置所述绕线组C的第二引线柱,所述环形磁芯的弧面侧设置绕线组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穿孔电流互感器,所述多穿孔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底面垂直固定连接两个以上的穿心通孔柱(2),所述穿心通孔柱(2)的外侧套设环形磁芯(3),所述环形磁芯(3)的横截面为腰型圆孔形状,所述环形磁芯(3)的平面一侧设置绕线组B(4),所述环形磁芯(3)的平面另一侧设置绕线组C(5),所述绕线组B(4)和所述绕线组C(5)相互串联,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左侧上方设置所述绕线组B(4)的第一引线柱(41),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左侧下方设置所述绕线组C(5)的第二引线柱(51),所述环形磁芯(3)的弧面侧设置绕线组A(6),所述绕线组A(6)的两端止于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穿孔电流互感器,所述多穿孔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底面垂直固定连接两个以上的穿心通孔柱(2),所述穿心通孔柱(2)的外侧套设环形磁芯(3),所述环形磁芯(3)的横截面为腰型圆孔形状,所述环形磁芯(3)的平面一侧设置绕线组B(4),所述环形磁芯(3)的平面另一侧设置绕线组C(5),所述绕线组B(4)和所述绕线组C(5)相互串联,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左侧上方设置所述绕线组B(4)的第一引线柱(41),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左侧下方设置所述绕线组C(5)的第二引线柱(51),所述环形磁芯(3)的弧面侧设置绕线组A(6),所述绕线组A(6)的两端止于其与平面侧的衔接处,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左侧上下处设置所述绕线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创四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