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65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互感器,属于互感器技术领域,包括电流互感器壳体、漏流互感器壳体,电流互感器壳体、漏流互感器壳体内分别设有电流互感器线包、漏流互感器线包,电流互感器壳体设有第一插孔,漏流互感器壳体设有第二插孔与第三插孔,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相通,通过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插接有第一U型导体,第三插孔插接有第二U型导体;电流互感器壳体插接第一、二电流输出引脚,通过第一、二电流输出引脚插接电流互感器壳体,漏流互感器壳体插接第三、四电流输出引脚、第一、二电流输入引脚;有益效果是:将电流互感器与漏流互感器叠加固定在一起,在实行自身功能的同时,节省了占用空间,进一步优化了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互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互感器。
技术介绍
在涉及工频交流电的产品中,很多产品都设置有用于检测系统工作电流和漏电流的电路,因而都配置了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目前大多数产品都采用PCB板,零部件、贴片元件或插件元件装配在线路板上。通常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采用立式结构分别直插安装在PCB板上,被测电流通过导线穿过互感器后两头焊接到PCB板上,因为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的体积相对于其他器件都比较大,而且初级电流导线根据通流大小需要比较大的截面,这就导致了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在PCB板上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对于一些小型产品,这甚至会成为产品设计中优化结构缩小体积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互感器,以解决现有工频交流电产品的PCB线路板同时安装电流互感器和漏流互感器导致占用空间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壳体、漏流互感器壳体,所述电流互感器壳体、漏流互感器壳体内分别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互感器壳体、漏流互感器壳体,所述电流互感器壳体、漏流互感器壳体内分别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线包、漏流互感器线包,所述电流互感器壳体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漏流互感器壳体开设有第二插孔与第三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相通,通过所述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插接有第一U型导体,所述第三插孔插接有第二U型导体;所述电流互感器壳体插接有第一电流输出引脚、第二电流输出引脚,所述第一电流输出引脚、第二电流输出引脚穿过所述漏流互感器壳体上相应的过孔;所述漏流互感器壳体插接有第一漏流输出引脚、第二漏流输出引脚、第一漏流自检引脚、第二漏流自检引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互感器壳体、漏流互感器壳体,所述电流互感器壳体、漏流互感器壳体内分别设置有电流互感器线包、漏流互感器线包,所述电流互感器壳体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漏流互感器壳体开设有第二插孔与第三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相通,通过所述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插接有第一U型导体,所述第三插孔插接有第二U型导体;所述电流互感器壳体插接有第一电流输出引脚、第二电流输出引脚,所述第一电流输出引脚、第二电流输出引脚穿过所述漏流互感器壳体上相应的过孔;所述漏流互感器壳体插接有第一漏流输出引脚、第二漏流输出引脚、第一漏流自检引脚、第二漏流自检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