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587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设有安装台,安装台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杆,安装台的上端开设有键槽,键槽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设有孔塞;底座的上端设有立杆,立杆上端转动连接有横杆,横杆上滑动连接有定滑轮,定滑轮上设有绳子,绳子的一端连接有转轮,转轮设于立杆上,绳子的一端连接有箱体,箱体位于安装台的上方;箱体内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均套设有灌浆套筒,箱体的下端通过第一通孔与外界连通,灌浆套筒的一侧均设有注浆口和出浆口,注浆口和出浆口通过第二通孔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模仿预制框架柱的整个安装过程,提高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细节的认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实验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已经有近40年的发展历程,最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高校学生和建筑产业工人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和了解并不深厚,尤其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些细节的认知非常生疏,比如装配式建筑灌浆技术,就很难通过口述或动画演示将其中的灌浆原理和施工细节完整的传授给高校学生和建筑产业工人,究其原因是缺乏合适的教学实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模仿预制框架柱的整个安装过程,提高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细节的认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至少四根第一连接杆,至少四根第一连接杆呈方形且等间距分布,所述安装台的上端中央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键槽,所述键槽的底部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台和底座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设有将排水孔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安装台(2),所述安装台(2)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至少四根第一连接杆(3),至少四根第一连接杆(3)呈方形且等间距分布,所述安装台(2)的上端中央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键槽(21),所述键槽(21)的底部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台(2)和底座(1)的排水孔(22),所述排水孔(22)内设有将排水孔(22)封堵住的孔塞(23);/n所述底座(1)的上端于所述安装台(2)的左侧竖直设置有立杆(41),所述立杆(41)上端转动连接有横杆(42),所述横杆(42)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横杆(42)上滑动连接有定滑轮(4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教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安装台(2),所述安装台(2)的上端竖直设置有至少四根第一连接杆(3),至少四根第一连接杆(3)呈方形且等间距分布,所述安装台(2)的上端中央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键槽(21),所述键槽(21)的底部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台(2)和底座(1)的排水孔(22),所述排水孔(22)内设有将排水孔(22)封堵住的孔塞(23);
所述底座(1)的上端于所述安装台(2)的左侧竖直设置有立杆(41),所述立杆(41)上端转动连接有横杆(42),所述横杆(42)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横杆(42)上滑动连接有定滑轮(43),所述定滑轮(43)上设有与定滑轮(43)配合使用的绳子(44),所述绳子(44)的一端连接有转轮(45),所述转轮(45)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杆(41)上,所述绳子(44)的一端连接有箱体(5),所述箱体(5)位于所述安装台(2)的上方;
所述箱体(5)内竖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杆(6),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上端均穿过所述箱体(5)的顶部并通过螺母(61)形成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下端均套设有灌浆套筒,所述箱体(5)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灌浆套筒位置对应且数量相等的第一通孔(51),所述灌浆套筒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51)与外界连通,所述灌浆套筒的一侧均设有注浆口(81)和出浆口(82),所述注浆口(81)在下,所述出浆口(82)在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旸张宓刘茜聂兰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