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41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5
一种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接收模块包括第一光电二极管(PD1)、第二光电二极管(PD2)和单片机;单片机包括一比较器(U1)和一模数转换器(ADC),单片机信号输出端连接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第一光电二极管(PD1)和第二光电二极管(PD2)并行设置;第一光电二极管(PD1)和第二光电二极管(PD2)的电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后输入比较器(U1),比较器(U1)输出端经过低通滤波后连接模数转换器(ADC)输入端,模数转换器(ADC)输出可读电信号。该激光飞行时间雷达利用单片机的模拟周边电路,以较低的效能要求就能实现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的构建,这大大的简化了组装结构,同时减小了体积和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距离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
技术介绍
测量光飞行时间(TOF)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涉及了复杂的模拟电路去侦测发射的光脉冲和反弹回来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这需要比较贵的单芯片制程或者要大量的分立模拟芯片去构建系统。另外就是利用非常高速的时数转换器(Time-to-DigitalconverterTDC)去实现延迟锁定环(delay-lockedloopDLL)电路。另外也有利用雪崩二极管(APD)的脉冲和高速计数器去直接累算反射光的时间差从而推算物体距离。雪崩二极管和高速计数器都是昂贵的元件而且雪崩二极管须要高偏置电压(>15V),这需要附带电荷泵或者升压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构简单而有效的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具有组装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的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激光,所述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射模块发射后在物体上反射的激光;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的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激光,所述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射模块发射后在物体上反射的激光;/n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模块包括第一光电二极管(PD1)、第二光电二极管(PD2)和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用于获取发射激光和反射激光的相位差,至少包括一比较器(U1)和一模数转换器(ADC),所述的单片机信号输出端连接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的第一光电二极管(PD1)和第二光电二极管(PD2)并行设置,所述的第一光电二极管(PD1)用于接收反射激光并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所述的第二光电二极管(PD2)用于接收发射激光并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所述的第一光电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22 CN 20181095911851.一种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的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激光,所述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射模块发射后在物体上反射的激光;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模块包括第一光电二极管(PD1)、第二光电二极管(PD2)和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用于获取发射激光和反射激光的相位差,至少包括一比较器(U1)和一模数转换器(ADC),所述的单片机信号输出端连接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的第一光电二极管(PD1)和第二光电二极管(PD2)并行设置,所述的第一光电二极管(PD1)用于接收反射激光并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所述的第二光电二极管(PD2)用于接收发射激光并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所述的第一光电二极管(PD1)和第二光电二极管(PD2)的电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后输入所述比较器(U1),所述比较器(U1)输出端经过低通滤波后连接模数转换器(ADC)输入端,所述的模数转换器(ADC)输出可读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模块包括用于发射激光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用于驱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大电流驱动单元(Y1),所述的单片机信号输出端串接大电流驱动单元(Y1)和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形成发射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飞行时间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亮智能技术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