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34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上下内壁上,所述壳体的右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镶嵌有轴承,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马达的输出端通过通孔贯穿至壳体的外部,所述马达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该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通过马达转动带动螺旋桨进行转动,同时螺旋桨对水中探头产生推动力,从而使探头可以在水中进行移动,通过探头可以在水下进行移动可以使探头对水内不同区域检测,可以更准确的分析出水内氨氮含量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系统
,具体为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
技术介绍
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分解的产物、某些工业废水及农田排水。此外,死亡的鱼、虾以及残余饲料等在细菌的作用下也逐渐分解产生氨。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呈现毒副作用,对人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氨氮含量的多少是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精度更高,测量范围更广,稳定性更强的氨氮分析探头,可更准确的对水体中氨氮含量进行测定,能够更全面的分析数据,改善水体氨氮含量。目前市场上很多适用于水下检测的探头只能通过人工把探头放入水中开始进行检测,检测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分析出来的数据也不够准确,精准度不够高,不能很好的对水体内氨氮含量进行改善,当需要在进行其他水下区域进行氨氮检测时,还需要人工通过电线把水下的探头收回,然后在去其他区域再次进行投放,加大了工作强度,同时在探头拉出水面时也会对检测的数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检测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通过在探头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螺旋桨通过马达转动带动螺旋桨进行前进,通过探头表面设置的L形翼板可以对探头在水下进行改变方向,使探头可以再水下进行移动并且可以移动到不同的方向,解决了探头只能在一片区域内进行检测,使探头对水下氨氮的检测数据不够精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上下内壁上,所述壳体的右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镶嵌有轴承,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马达的输出端通过通孔贯穿至壳体的外部,所述马达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所述马达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线一,所述电线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供电控制箱,所述供电控制箱的上下两端同样固定连接有电线二,所述电线二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供电控制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线三,所述电线三贯穿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L形翼板,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L形翼板的弧形处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L形翼板的短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左侧内壁上。优选的,所述L形翼板的弯曲处为弧形,所述L形翼板的短板右表面为铁质。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左端同样设置为弧形,所述凹槽的弧形处与L形翼板的弧形处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电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磁铁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上下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分别开设在壳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通过在探头的内部设置有马达,马达的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通过马达转动带动螺旋桨进行转动,同时螺旋桨对水中探头产生推动力,从而使探头可以在水中进行移动,避免了探头一直在一片水下区域进行检测,导致不同水内区域内氨氮含量的不同无法进行精准的检测,通过探头可以在水下进行移动可以使探头对水内不同区域检测,使不同水下区域内的氨氮含量进行检测,可以更准确的分析出水内氨氮含量的数据,从而更好的改善水体内的氨氮含量。2、该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通过在探头表面设置L形翼板,通过电磁铁对L形翼板的短板处产生吸力,使L形翼板可以进行张开与收合,当需要探头移动到一定的区域内需要进行停止时,螺旋桨停止工作后探头会有一定的惯性力会继续进行前进,通过L形翼板的张开可以在水中产生一定的阻力,使探头更加准确的停在想要检测的地方,这样更加方便对检测人员想要检测那片区域内水质的检测,使水质内氨氮含量的检测数据更加精准。3、该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通过设置供电控制箱可以对两个电磁铁分别进行供电,这样可以使电磁铁分别产生磁力,这样电磁铁可以单独的对L形翼板产生吸力,使L形翼板单独张开与收合,这样使探头在水下进行移动的时候通过单独一个L形翼板张开时,可以使探头在水下改变方向进而可以更加简单的把探头移动到水下的不同位置,从而进行对水内氨氮的检测,使检测出水内氨氮数据更加的准确,更加有利于对水内氨氮含量的分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马达、3固定杆、4轴承、5螺旋桨、6电线一、7供电控制箱、8电线二、9电磁铁、10电线三、11L形翼板、12凹槽、13弹簧、14转轴、15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2,马达2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固定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上下内壁上,壳体1的右端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内镶嵌有轴承4,马达2的输出轴与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马达2的输出端通过通孔15贯穿至壳体1的外部,马达2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5,马达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线一6,电线一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供电控制箱7,供电控制箱7为现有结构,再次不做过多赘述,供电控制箱7的上下两端同样固定连接有电线二8,电线二8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9,两个电磁铁9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上下内壁上,供电控制箱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线三10,电线三10贯穿壳体1的外部,电线三10为整个供电控制箱7提供电源支持,通过电线三10为供电控制箱7提供电量,通过供电控制箱7为电磁铁9与马达2分别提供电量供应,供电控制箱7内设置有对电磁铁9与马达2供电的控制器,可以对电磁铁9与马达2进行分别进行供电,电线三10贯穿壳体1处设置有密封圈,可以防止探头在水下工作时有水会渗入到探头内部,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L形翼板11,L形翼板11的弯曲处为弧形,L形翼板11的短板右表面为铁质,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左端同样设置为弧形,且弧形与L形翼板11的弧形处相对应,可以使L形翼板11在进行张开与收合时更加的容易,不会造成碰撞,减少L形翼板11这工作时遇到的摩擦力,L形翼板11的弧形处活动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通过转轴14使L形翼板11固定在探头上,L形翼板11的短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3,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左侧内壁上,弹簧13可以使L形翼板11在收合时对L形翼板11产生拉力,使L形翼板11可以更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2),所述马达(2)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上下内壁上,所述壳体(1)的右端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内镶嵌有轴承(4),所述马达(2)的输出轴与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马达(2)的输出端通过通孔(15)贯穿至壳体(1)的外部,所述马达(2)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5),所述马达(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线一(6),所述电线一(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供电控制箱(7),所述供电控制箱(7)的上下两端同样固定连接有电线二(8),所述电线二(8)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9),所述供电控制箱(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线三(10),所述电线三(10)贯穿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L形翼板(11),所述壳体(1)表面开设有凹槽(12),所述L形翼板(11)的弧形处活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L形翼板(11)的短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左侧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性的氨氮分析探头,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2),所述马达(2)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上下内壁上,所述壳体(1)的右端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内镶嵌有轴承(4),所述马达(2)的输出轴与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马达(2)的输出端通过通孔(15)贯穿至壳体(1)的外部,所述马达(2)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5),所述马达(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线一(6),所述电线一(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供电控制箱(7),所述供电控制箱(7)的上下两端同样固定连接有电线二(8),所述电线二(8)的另外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9),所述供电控制箱(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线三(10),所述电线三(10)贯穿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L形翼板(11),所述壳体(1)表面开设有凹槽(12),所述L形翼板(11)的弧形处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杰叶金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