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筛查蛋白芯片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336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筛查蛋白芯片处理装置,是在可开启的上下盒内开设出有进液孔、沟槽和出液孔构成的进出流通液路,所述进出流通液路由密封圈加以密封与外界隔离。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使用的蛋白芯片是由两塑料基片粘贴夹持的滤膜构成,塑料基片上开设有进液膜孔和出液膜孔,其中进液膜孔与滤膜对应并与上盒的进液孔相通,出液膜孔与上盒的出液孔相通。进液孔的外接管路上还设有由可编程的控制器的阀组,以便自动切换每个检查步骤所需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肿瘤筛查蛋白芯片处理装置,将原来需要多步反应的过程集成在一个开启的盒式装置中,通过可编程的控制器切换每步所需的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配置有对蛋白芯片进行原位检测的CCD等检测器件。(*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肿瘤筛査蛋白芯片处理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血液、体液或其他可以液态形式进行检测的 肿瘤筛査蛋白芯片处理装置。(二)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肿瘤筛査蛋白芯片往往是将几种常见的相关肿瘤标志物 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用喷点或划线的方法固定在膜、玻璃片、酶标板等 固相载体上,与待检物孵育后再用标记的二抗与被特异性捕获的肿瘤标志 物结合,清洗掉未结合的二抗后,用标记的酶的显色(荧光、发光)方法 指示待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的存在。肿瘤标记物的联合筛査能快速地将多种常见的肿瘤,包括肝癌、肺癌、 前列腺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及时筛出,这 些阳性结果结合进一步的确诊性实验将极大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机会。目前世界上出现了多种可用于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肿瘤指标,以便在治 疗过程中跟踪病情以及高危人群的体检或肿瘤筛查。我国有多个大中城市 的医院都接受了这种筛査芯片来检测体检者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大小。由 于现有的肿瘤筛产芯片往往需要手工多步操作,难于标准化,或者使用昂 贵的大型全自动的分析设备,使芯片的分析和使用难于普及使用。目前芯片使用的固定材料有各种滤膜、酶标板、玻璃片等固相材料, 在使用过程中有孵育、冲洗、二抗孵育、冲洗、显色(发光/荧光检测), 仪器测定等步骤,这些步骤的条件控制和效果极大地影响检验结果。(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蛋白芯片处理的步骤多、控制条件严格的不足之处,本实用 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了一款将蛋白芯片的多步骤集中处理的肿瘤筛査蛋白 芯片处理装置。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肿瘤筛査蛋白芯片处理装置,包括夹持有滤膜的 蛋白芯片,所不同的是还包括芯片盒,蛋白芯片置于芯片盒的结合面上; 芯片盒上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进液孔和出液孔与芯片盒结合面与蛋白 芯片形成的腔室构成进出流通液路,所述进出流通液路经过蛋白芯片的滤 膜。所述芯片盒由上盖和下盖组成。为使用方便,进液孔和出液孔开设在上盖上。适合上述芯片盒使用的蛋白芯片包括由上下两固体薄片构成的夹持 体,两固体薄片相对的面上设有粘贴物,滤膜被粘贴夹紧在两固体薄片之间,与滤膜位置对应的两固体薄片上开设有相通的进液膜孔,滤膜旁的两 固体薄片上还开设有相通的出液膜孔,当蛋白芯片置于芯片盒的上下盖之间时,为保证进出流通液路经过蛋白芯片的滤膜,进液膜孔应与上盖的进 液孔相通,出液膜孔应与上盖的出液孔相通。所述腔室是开设在下盖上的沟槽或者通 L,或者所述腔室是开设在下 固体薄片上连通进液膜孔和出液膜孔的通槽,此时的下固体薄片应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进出流通液路可以这样构成进液孔一进液膜孔--滤膜--沟槽或者通孔--出液膜孔--出液孔;或者进液孔一进液膜孔一滤膜一通槽--出液 膜孔—一出、液子L。为了防止进出流通液路的泄漏,还设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将进出 流通液路与外界隔离。所述密封装置为一组0型密封圈,0型密封圈分别安设于上下盖结合 面上的进液孔口、出液孔口、通孔口或者沟槽的外围圆周上,或者下盖结 合面上与通槽相对的圆周上,每一个0型密封圈的一部分外露于上下盖的 结合面,以便上下盖关闭时0型密封圈被挤压在蛋白芯片的夹持体上而达 到密封的效果。通常使用。的固体薄片为塑料基片。固体薄片上使用的粘贴物可以为双面胶或者为热熔胶层。 当进出流通液路按进液孔一进液膜孔--滤膜一通槽一出液膜孔--出 液孔组成时,所述下盖结合面上的沟槽取消,下盖结合面平整,此时可以 选用透明材料,如能透过紫外或可见光的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光学塑料等材料,并可在紧邻位置配置CCD等检测器件,这样蛋白芯片的检测可以 在原位完成。所述进出流通液路的外接进液管路上设有阀组,阀组由可编程控制器 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不同阀组的导通,向芯片盒切换每个检查步骤所 需的溶液。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肿瘤筛査蛋白芯片处理装置,将原来需要多步反应的过程集成在一个可开启的盒式装置中,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切换每步所需的溶液,试验者可从繁琐的操作中解脱出来。2 、由于芯片盒配有密封的进出流通液路,每步清洗、结合的效率大大提高,加上进出流通液路配备了往复冲洗灌注功能,使溶液与膜片的交换 更力口充分。3 、芯片盒可放入恒温孵育箱中,如果需要还可加入一块震动板,使 液体与滤膜的交换或者结合更加高效彻底,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线性范围。4 、芯片盒下盖可以是透明材料制成,这样可配置CCD等检测器件, 这样芯片的检测可以在原位完成,使整个过程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四)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技术中滤膜和塑料基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技术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技术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号标识1、上盖;2、下盖;3、进液孔;4、出液孔;5、贯穿槽; 6、 0型密封圉;7、滤膜;8、固体薄片;9、进液膜孔;10、出液膜孔; 11、通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可开启和关闭的芯片盒由上盖1和下盖2组成,上下 盖l、 2的结合面为平面,上下盖l、 2的材料可以是塑料、玻璃、金属等 可加工耐腐蚀的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上盖1钻制有两个垂直贯穿孔,分 别是出液孔4和进液孔3;上盖1的底面上分别开设有与进液孔3、出液 孔4同心的圆形槽,两个0形密封圈6分别卡嵌于两个圆形槽中,O形密 封圈6的边缘超出上盖1的底面,如图2、图3所示。在下盖2的顶面开设有直线沟槽5,沟槽5位于上盖1的进液孔3和 出液孔4之间,在下盖2的顶面还开设有包围沟槽5的圆形槽,另一个O 形密封圈6卡嵌于该圆形槽中,这个0形密封圈6的边缘超出下盖2的顶 面,如图图2、 4所示。蛋白芯片由一片滤膜7和两片相同形状或不同厚度的上下固体薄片8 构成,其分解图如图1所示,固体薄片8由塑料基片制成。固体薄片8的 相对面上设有双面胶或者热熔胶层,在固体薄片8重叠粘贴前将滤膜7夹 持在其中,如图1所示,在此之前,滤膜7对应的两固体薄片8上分别开 设有相通的进液膜孔9,滤膜7旁的两固体薄片8相对应的位置上还开设 有相通的出液膜孔IO。如图1所示,蛋白芯片置于上下盖l、 2中,上下 盖l、 2合并后蛋白芯片的进液膜孔9与进液孔3对应相通,出液膜孔IO 与出液孔4对应相通。上盖1上卡嵌的两个O形密封圈6的外边缘分别压 紧在固体薄片8的进液膜孔9和出液膜孔10的圆周外;下盖2上卡嵌的0 形密封圈6的外边缘压紧在固体薄片8上,其包围的范围超过进液膜孔9 和出液膜孔10。如图2所示,在所有的0形密封圈6的共同密封下,进液孔3、进液 膜孔9、滤膜7的网孔、沟槽5、出液膜孔10和出液孔4构成了本实用新 型的一种进出流通液路。实际使用时,进液孔3和出液孔4外接管路,进 液孔3的外接管路上接通有阀组,阀组由可编程的控制器控制。如图1所示,下固体薄片8具有一定的厚度,其上的进液膜孔9与出 液膜孔10之间开设有通槽11,此时下盖2的顶面不设直线沟槽5,而0 形密封圈6则要包围通槽11。在所有的0形密封圈6的共同密封下,进液构成了本技术的另一种进出流通液路。 使用本技术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在肿瘤筛查芯片进液膜孔所露出的滤膜上,按照检测或研究 的需要点有多种抗体或抗原,用以结合样品中能特异吸附的肿瘤标志物, 然后未结合的蛋白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肿瘤筛查蛋白芯片处理装置,包括夹持有滤膜(7)的蛋白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片盒,蛋白芯片置于芯片盒的结合面上,芯片盒上开设有进液孔(3)和出液孔(4),进液孔(3)和出液孔(4)与芯片盒结合面和蛋白芯片形成的腔室构成进出流通液路,该进出流通液路经过蛋白芯片的滤膜(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蔡豪斌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