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19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适配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的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包括互相连接的底板、尾塞板、配重圆盘、气动夹头及气缸;尾塞板通过立柱固定在底板上,尾塞板上设有限位槽;配重圆盘套设在导向柱上,导向套固定在底板与尾塞板之间,气动夹头固定在配重圆盘的上表面并与限位槽上下对应,气缸固定在底板上,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配重圆盘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护;可对适配器在保持其完整度的前提下进行快速直观的前盖脱出力检测,检测过程对前盖不造成划伤、变形和破裂,检测结果可靠;提高了适配器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
本技术属于适配器生产检测设备
,具体地,涉及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近几年光纤适配器以体积小、性能高的优势快速的在市场普及开来,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光纤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特别是适配器的前盖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歪斜甚至脱漏的情况频繁出现,进而伴随着适配器性能的指数级下降,甚至直接报废,从而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损失。设配器制作完成后,如果不对其前盖的脱出力进行测试,则会导致部分脱出力小的适配器流入市场使用,在长时间的插拔使用下,适配器的前盖与压块出现松动、后退和脱落的现象,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使用风险且严重影响生产厂家的信誉,因此在适配器制作完成后对其脱出力进行测试,把脱出力小的存在风险的适配器挑选出来,保证了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后退和脱落的现象,提高了适配器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光纤适配器的前盖为外径较小(仅为3.00mm)、长度较短(长约4.0mm)、厚度较薄(约0.2-0.5mm)的空心金属圆柱,属于圆滑细小部件,在对其夹住进行拔出测试时,难于受力,受力过小测试不到位,受力过大容易造成前盖变形造成报废。因此,急需一种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包括底板、尾塞板、配重圆盘、气动夹头及气缸;所述尾塞板通过立柱固定在底板上,尾塞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配重圆盘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导向套,两个导向套关于配重圆盘的圆心对称,所述导向套内设有导向柱,导向套在配重圆盘沿导向柱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起到稳定作用,避免配重圆盘的倾斜,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与尾塞板下表面连接,导向柱的底端贯穿配重圆盘后与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配重圆盘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关于配重圆盘的中心对称;所述气动夹头固定在配重圆盘的上表面并与限位槽上下对应,所述气缸固定在底板上,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配重圆盘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对应,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弹性缓冲层,避免配重圆盘下落时与连接块剧烈撞击对气缸造成损害;所述限位槽的剖面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限位槽底部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气动夹头的中心轴线重合,该处设置使适配器的外壳较宽的部分留在限位槽中,适配器的前盖则从通孔中穿过可以使适配器在检测过程中稳定的位于限位槽内,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优选的,所述气动夹头包括气动座及与气动座连接的夹头,所述夹头与适配器的前盖的接触面上固定有弹性防滑层,气动夹头与气缸均与脚踏板连接,脚踏板上设有一个进气孔、一个出气孔及一个排气孔;所述进气孔与外部供气设备连接;所述出气孔通过气管连接有一分二转接头一,一分二转接头一的两个分接头一个接气缸的下气孔,另一个接气动座的供气机构的上气孔;所述排气孔通过气管连接有一分二转接头二,一分二转接头二的两个分接头一个接气缸的上气孔,一头接气动座的供气机构的下气孔。通过脚踏板控制气缸及气动夹头的充气及放气,使其相互配配合,高效快速的完成适配器的检测,脚踏板的设置为现有技术,气缸的上气孔、下气孔及气动座的供气机构为现有技术,供气机构的上气孔及下气孔均为现有技术,其之间的具体连接及控制均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优选的,所述气动夹头包括底座及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圆夹头,所述底座固定在配重圆盘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圆夹头包括圆柱形外壳,所述圆柱形外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圆柱形外壳之间形成充气腔,所述充气腔与外部的供气设备连接。本技术还包括能够使该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如气缸的控制组件,气动夹头的控制组件、脚踏板的控制组件、外部供气设备的控制组件、等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如气缸、安装孔、气动夹头、气动座、外部供气设备、脚踏板、一分二转接头、弹性防滑层、橡胶层等均为本领域常用设备组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尾塞板上的限位槽对待检测的适配器进行限位,待检测的适配器的外壳较宽的部分留在限位槽中,适配器的前盖则从通孔中穿过,气动夹头未充气时,夹头张开,通过气缸的伸缩端伸长,使连接块顶着配重圆盘沿导向柱上升,直至尾塞板下方的前盖伸入张开的夹头中,气动夹头充气后将前盖夹住,气缸的伸缩端收缩,带动连接块下移,利用配重圆盘及气动夹头的重力作用对适配器的前盖产生下拉的力,观察前盖是否松动脱出,以此检测适配器的前盖的脱出力是否合格,检测过程中可灵活的在配重圆盘上通过安装孔对称安装其他配重块,调整下拉力的大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维护;可对适配器在保持其完整度的前提下进行快速直观的前盖脱出力检测,检测过程中气动夹头可将光滑的、较小的、圆柱形前盖牢固的夹持住,而不造成划伤、变形和破裂,检测结果可靠;检测后将脱出力小的存在风险的适配器挑选出来,保证了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后退和脱落的现象,提高了适配器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实施例1中夹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圆夹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气缸、3连接块、4安装孔、5导向柱、6立柱、7尾塞板、8配重圆盘、9气动座、10导向套、11限位槽、12夹头、13适配器、14前盖、15弹性防滑层、16充气腔、17圆柱形外壳、18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包括底板1、尾塞板7、配重圆盘8、气动夹头及气缸2;所述尾塞板7通过立柱6固定在底板1上,尾塞板7上设有限位槽11;所述配重圆盘8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导向套10,两个导向套10关于配重圆盘8的圆心对称,所述导向套10内设有导向柱5,导向套10在配重圆盘8沿导向柱5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起到稳定作用,避免配重圆盘8的倾斜,所述导向柱5的顶端与尾塞板7下表面连接,导向柱5的底端贯穿配重圆盘8后与底板1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配重圆盘8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关于配重圆盘8的中心对称;所述气动夹头固定在配重圆盘8的上表面并与限位槽11上下对应,所述气缸2固定在底板1上,气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与配重圆盘8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对应,连接块3的上表面固定有弹性缓冲层,避免配重圆盘8下落时与连接块3剧烈撞击对气缸2造成损害;所述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尾塞板、配重圆盘、气动夹头及气缸;所述尾塞板通过立柱固定在底板上,尾塞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配重圆盘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导向套,两个导向套关于配重圆盘的圆心对称,所述导向套内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与尾塞板下表面连接,导向柱的底端贯穿配重圆盘后与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配重圆盘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关于配重圆盘的中心对称;所述气动夹头固定在配重圆盘的上表面并与限位槽上下对应,所述气缸固定在底板上,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配重圆盘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对应,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弹性缓冲层;/n所述限位槽的剖面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限位槽底部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气动夹头的中心轴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配器的前盖脱出力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尾塞板、配重圆盘、气动夹头及气缸;所述尾塞板通过立柱固定在底板上,尾塞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配重圆盘上竖直固定有两个导向套,两个导向套关于配重圆盘的圆心对称,所述导向套内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与尾塞板下表面连接,导向柱的底端贯穿配重圆盘后与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配重圆盘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关于配重圆盘的中心对称;所述气动夹头固定在配重圆盘的上表面并与限位槽上下对应,所述气缸固定在底板上,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配重圆盘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对应,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弹性缓冲层;
所述限位槽的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阳游俊裕高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鑫宇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