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变形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12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变形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可利用视准线法准确地测量某点指定方向的位移,例如视准线法测大坝、桥梁、基坑等水平位移监测,亦可用于极坐标法测量某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同时还可用于测量竖向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观测头、主装置杆、钢尺、固定杆。所述观测头的顶端为半球形,顶部刻有十字丝,观测头与主装置杆相连;所述主装置杆用于连接观测头、钢尺与固定杆,为L型设计;所述钢尺为20cm的钢尺,与主装置杆相连;所述固定杆为两根直径8mm的圆钢,与主装置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可以一标多用,在实际工作中可灵活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变形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形观测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用途变形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变形观测,英文名称:deformationobservation,对建筑物、构筑物和地表相对位置变化所进行的测量。变形包含竖向变形和水平变形,竖向变形通过测量监测点高程的方式来实现,水平变形通过测量观测点的坐标或者测量出观测点与某一特定基准线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常用的水平位移测量方法有极坐标法、交会法、小角法、视准线法等。其中视准线法操作简单,监测精度最高,尤其适用于大坝、桥梁及规则基坑等的水平位移监测,其缺点是此方法的实施需要较为开阔的场地,基准点需布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5倍距离之外。由于城市用地比较紧张,而且基坑四周设有围墙,致使测站点与观测点之间无法通视。而且视准线法只能测出垂直于视准线方向上的位移,但很多基坑的形状都是不规则的,这个时候便无法使用视准线法了。在众多的水平位移测量方法中,极坐标法极为简单,测量方法灵活,通视要求低、测量精度不受交会图形影响、功效高,尤其是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可以直接得到坐标,简单快速。缺点是极坐标法测量精度较低,只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装置杆,主装置杆的一面垂直连接有观测头,所述观测头的头部为球形结构,且球形头部刻有十字丝凹槽,主装置杆其与观测头所在一面相邻的另一面固定有钢尺,钢尺的刻度延伸方向平行于主装置杆的长边,由观测头用于极坐标法测量、竖向位移测量,并由钢尺用于视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装置杆,主装置杆的一面垂直连接有观测头,所述观测头的头部为球形结构,且球形头部刻有十字丝凹槽,主装置杆其与观测头所在一面相邻的另一面固定有钢尺,钢尺的刻度延伸方向平行于主装置杆的长边,由观测头用于极坐标法测量、竖向位移测量,并由钢尺用于视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轴向平行于观测头,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于主装置杆,固定杆另一端自由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天李翔俞振发高坤常亮梁倩谷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