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流管及冷凝器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流管及冷凝器。
技术介绍
如图10所示,现有的双层室内冷凝器一般具有前侧换热单元和后侧换热单元,前侧换热单元具有前下集流管700,后侧换热单元具有后下集流管800,前下集流管700与后下集流管800是相互连通的,为了保证二者连通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前下集流管700与后下集流管800之间一般通过过孔垫块900连通,这就导致了双层室内冷凝器的厚度尺寸增加,占据了更多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双层室内冷凝器占据空间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流管及冷凝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集流管,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和分隔件,以通过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所述分隔件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通孔,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所述第一管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可选地,所述集流管包括在第一方 ...
【技术保护点】
1.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和分隔件,以通过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所述分隔件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通孔,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所述第一管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和分隔件,以通过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所述分隔件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通孔,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所述第一管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可拆卸地连接的盖板和主板,所述第一管孔和所述第二管孔均形成于所述主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集流管的轴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上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向所述容纳腔内伸出的第一凸起部,在所述主板上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向所述容纳腔内伸出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在第一方向上抵接以形成所述分隔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一抵接端面,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第二抵接端面,所述第一抵接端面和所述第二抵接端面中一者为凹入端面、另一者为凸出端面,以使所述第一抵接端面与所述第二抵接端面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起部上形成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槽口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端面上,所述连通槽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端面配合以形成所述连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所述分隔件沿所述集流管的轴向延伸,在所述轴向上所述本体的两端均安装有所述挡板,以对所述容纳腔在所述轴向上的两端进行密封,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晓柯,杨云,丁天毅,张俊,李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