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002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干燥系统,包括水冷机、消雾水箱以及真空泵,水冷机的进水口通过管道总成与外接水箱连通,水冷机的出水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压力泵的进压口连通,所述压力泵的出压口通过消雾喷管与所述消雾水箱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消雾水箱的溢流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相对真空泵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进行真空干燥的真空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相较于现有的热风干燥,利用真空泵将放置在真空室内的工件表面的水分或是水蒸气进行抽离出来,这样水分与工件进行分离的更加彻底,因而工件的干燥时间大大得到缩短,工件的干燥效率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真空干燥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在加工零件生产加工完成后通过清洗液进行清洗处理过后,往往是需要对工件进行干燥处理,而工人常常是利用高压气枪产生持续的高压气体,对工件表面进行吹洗,而这样的传统干燥方式,工件的清洗液的干燥效果不佳且工件的干燥耗时长,烘干效率不高。目前,本公司为提高工件的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依据在压力降低后水的汽化温度降低的原理,实现在-0.098MPa压力下工件表面及内孔内的水分汽化,在利用真空泵抽出,设计一种真空干燥系统以解决上述的技术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真空干燥系统,能缩短对工件的表面及内孔水分汽化干燥时间,提高工件的干燥效率。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干燥系统,包括水冷机、消雾水箱以及真空泵,所述水冷机的进水口通过管道总成与外接水箱连通,水冷机的出水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压力泵的进压口连通,所述压力泵的出压口通过消雾喷管与所述消雾水箱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消雾水箱的溢流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相对真空泵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进行真空干燥的真空室;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真空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机连通。进一步,在所述真空泵和真空室相连通的进气管的外壁上还安装有单向阀。进一步,在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单向阀同侧处还安装有用于检测进气管的管内真空度的真空计。进一步,所述消雾水箱的箱体内还安装有液位开关,用于控制箱体内的液体的高低液位。进一步,在所述真空室的外侧壁上还安装有补气阀。进一步,所述消雾水箱的排污口通过管道总成与排污管连通,进行污水收集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相较于现有的热风干燥,利用真空泵将放置在真空室内的工件表面的水分或是水蒸气进行抽离出来,这样水分与工件进行分离的更加彻底,因而工件的干燥时间大大得到缩短,工件的干燥效率也进一步得到提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水冷机,2.消雾水箱,3.真空泵,4.压力泵,5.消雾喷管,6.进气管,7.真空室,8.出气管,9.单向阀,10.真空计,11.液位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细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查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干燥系统,包括水冷机1、消雾水箱2以及真空泵3,水冷机1的进水口通过管道总成与外接水箱连通,水冷机1的出水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压力泵4的进压口连通,压力泵4的出压口通过消雾喷管5与消雾水箱2的进液口连接,消雾水箱2的溢流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真空泵3连通,真空泵3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相对真空泵3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进行真空干燥的真空室7;真空泵3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8,出气管8远离真空泵3的另一端与水冷机1连通;根据压力降低后水的汽化温度将会降低,这样在本技术工作时,通过将工件输送到真空室7内后,利用橡胶密封条对真空室7进行密封操作,此时,关闭真空室7的外壁设置的补气阀,阻止外界空间进入到真空室7内,再通过接通电源,开启真空泵3,直接抽取真空室7内的空气使其达到真空状态,利用真空计10的显示的指针度数来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未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则继续抽取,当达到设定的阈值后,工件上的水分由于压力降低后自动快速的汽化,完成了工件的快速干燥操作,从而缩短了对工件进行干燥的时间。待工件完全干燥后,接通电源,开启补气阀,此时往真空室7内补入空气,待真空计10的度数显示“0”即是真空室7内的压力值与外界环境压力保持平衡这时便打开真空室7,将工件取出,进行下一道工序。请查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在真空泵3和真空室7相连通的进气管6的外壁上还安装有单向阀9。其中,该单向阀9根据其单向性,在真空泵3抽取真空室7内的空气时,抽取的空气只能是从真空室7流向真空泵3的进气口,不会产生抽取的空气回流进入到真空室7中,以影响工件在真空室7内的真空干燥处理的现象发生,从而提升工件的真空干燥去水的干燥效果。优选地,在进气管6的外壁上且位于单向阀9同侧处还安装有用于检测进气管6的管内真空度的真空计10。真空计10对进气管6内的真空度的读取测量,一方面可作为判定真空室7是否达到设定的真空度要求的依据,另一方面,在工件真空干燥处理完成后,在需要对真空室7内注入空气,以达到真空室7内压强和外界环境的压强保持一致,这时便需要通过真空计10的读数变化,对真空室7注入多少空气量,以保证真空室7内压强恢复至外界压强一致,避免因真空室7与外界压强存在压强差,造成真空室7的损坏。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消雾水箱2的箱体内还安装有液位开关11,用于控制箱体内的液体的高低液位。具体地,在真空室7的外侧壁上还安装有补气阀。通过补气阀的开启或关闭来控制真空室7内真空度的变化,在当进行抽取真空室7内的空气,使得真空室7达到预定真空状态时,需关闭补气阀,避免外界的空气流入到真空室7内;当工件完成真空干燥处理后,需要真空室7与外界环境的压强保持平衡,通过开启补气阀便可满足工作要求。优选地,消雾水箱2的排污口通过管道总成与排污管连通,进行污水收集处理,为了消雾水箱2中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对此将污水收集进行集中处理。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干燥系统,通过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相较于现有的热风干燥,利用真空泵3将放置在真空室7内的工件表面的水分或是水蒸气进行抽离出来,这样水分与工件进行分离的更加彻底,因而工件的干燥时间大大得到缩短,提高工件的干燥效率。其中,本实施例中,真空泵3采用西门子纳姆2BV系列水环式真空泵,且该真空泵还配备有大气喷射器,将吸气压力降低至10mbar;而补气阀通过气动真空球阀进行控制,并且该气动真空球阀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气动真空球阀为GUQ系列气动真空球阀。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干燥系统,包括水冷机(1)、消雾水箱(2)以及真空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1)的进水口通过管道总成与外接水箱连通,水冷机(1)的出水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压力泵(4)的进压口连通,所述压力泵(4)的出压口通过消雾喷管(5)与所述消雾水箱(2)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消雾水箱(2)的溢流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所述真空泵(3)连通,所述真空泵(3)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相对真空泵(3)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进行真空干燥的真空室(7);所述真空泵(3)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远离真空泵(3)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机(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干燥系统,包括水冷机(1)、消雾水箱(2)以及真空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1)的进水口通过管道总成与外接水箱连通,水冷机(1)的出水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压力泵(4)的进压口连通,所述压力泵(4)的出压口通过消雾喷管(5)与所述消雾水箱(2)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消雾水箱(2)的溢流口则通过管道总成与所述真空泵(3)连通,所述真空泵(3)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相对真空泵(3)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工件进行真空干燥的真空室(7);所述真空泵(3)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远离真空泵(3)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机(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空泵(3)和真空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钟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中威清洗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