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91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具体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包括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右侧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锅炉本体上左部连接有排气管,所述锅炉本体上右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料管均焊接固定在输送管下侧面,所述输送管下侧镶嵌固定连接有两个滤网,两个所述滤网分别位于两个进料管上侧,所述输送管内部转动连接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管上侧焊接固定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上侧套接有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进料管对物料进行输送,扩大了物料的输送面积以及与锅炉本体内部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物料的堆积,提高了物料的燃烧效率,且通过套管实现了扩大物料的存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
本技术涉及锅炉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10毫米。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生物质颗粒锅炉在进行工作时,一般是人员将生物质颗粒物料通过入料斗倒入锅炉内部,然后通过生物质颗粒在过滤内部进行燃烧放热,然而现有的锅炉只具有一个入料斗,导致了生物质颗粒物料在倒入锅炉内使,易在锅炉内部堆积,不便于对生物质颗粒进行充分燃烧,降低了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生物质颗粒物料在倒入锅炉内时,易在锅炉内部堆积,从而降低了对生物质颗粒的燃烧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右侧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锅炉本体前侧固定连接有爬梯,所述锅炉本体上左部连接有排气管,所述锅炉本体上右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料管均焊接固定在输送管下侧面,所述输送管下侧镶嵌固定连接有两个滤网,两个所述滤网分别位于两个进料管上侧,所述输送管内部转动连接有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管上侧焊接固定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上侧套接有套管。使用人员沿着导杆以及入料斗向上移动套管,实现了对生物质颗粒物料的储存空间,随后通过步进电机的运行来带动输送绞龙转动,从而带动生物质颗粒物料在输送管内向左或向右移动,然后生物质颗粒物料穿过滤网,并分别进入两个入料斗内,进而进入锅炉本体内部,实现了生物质颗粒物料进行均匀输送的目的,且通过两个进料管进行导料,扩大了生物质颗粒物料与锅炉本体内部的接触范围,从而提高了生物质颗粒物料在锅炉本体内部的充分燃烧效率,且扩大了存储以及倒料量,无需频繁加料,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效果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管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左侧的输出轴与输送绞龙相连接,通过步进电机的运行便于带动输送绞龙进行正转以及反转,进而带动物料在输送管内向左移动以及向右移动,实现了对物料进行均与输送的目的。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管上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所述套管左侧以及右侧均焊接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套接在导杆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环环形侧面通过螺纹与紧固螺栓相连接,所述紧固螺栓内侧面与导杆相接触,通过套环沿着导杆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同步带动套管沿着入料斗稳定的上下移动,实现了对套管以及入料斗之间所组成的空间的体积进行调节,扩大了对生物质颗粒物料的存放量。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杆顶部上加工有外螺纹,且导杆通过外螺纹啮合连接有螺母,通过螺母套接在导杆上,实现了对套环的移动进行限位,且通过将螺母从导杆上旋下,实现了将套环从导杆上取下,进而便于对套管进行拆装的目的。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顶部通过转轴与盖板转动连接,通过盖板的转动,便于对套管顶部进行打开以及覆盖,实现了挡尘的目的,且随着物料的持续下降,则便于带动盖板以及套环向下移动,实现了通过对套管的高度进行观察来确定生物质颗粒的剩余量。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中部固定连接有凸起,且凸起外表面加工有V型防滑纹,通过对凸起进行握持,便于带动盖板绕着转轴中轴线进行转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入料斗内顶部加工有倾斜面,且倾斜面为光滑面,便于生物质颗粒物料进入入料斗内,避免生物质颗粒物料在入料斗与套管之间的缝隙处堆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炉本体右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侧面通过螺栓与鼓风机固定连接,实现了对鼓风机进行稳定固定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进料管、输送绞龙、套管、导杆以及套环,有利于通过两个进料管对物料进行输送,扩大了物料的输送面积以及与锅炉本体内部的接触面积,避免了物料的堆积,提高了物料的燃烧效率,且通过套管实现了对物料的存放体积进行扩大,无需频繁加料,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2、本技术通过设有盖板,有利于对套管顶部进行覆盖,实现了挡尘的目的,且在随着物料的持续减少,则便于带动套管以及盖板沿着入料斗向下移动,通过对套管的高度进行观察,则便于对入料斗以及套管内的物料量进行观察,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输送管与入料斗的整体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锅炉本体、2鼓风机、3爬梯、4排气管、5盖板、6套管、7导杆、8输送管、9进料管、10滤网、11输送绞龙、12步进电机、13入料斗、14套环、15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右侧连接有鼓风机2,锅炉本体1前侧固定连接有爬梯3,锅炉本体1上左部连接有排气管4,锅炉本体1上右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9,进料管9设有两个,两个进料管9均焊接固定在输送管8下侧面,输送管8下侧镶嵌固定连接有两个滤网10,两个滤网10分别位于两个进料管9上侧,输送管8内部转动连接有输送绞龙11,输送管8上侧焊接固定有入料斗13,入料斗13上侧套接有套管6。输送管8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2,步进电机12左侧的输出轴与输送绞龙11相连接。入料斗13内顶部加工有倾斜面,且倾斜面为光滑面。锅炉本体1右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侧面通过螺栓与鼓风机2固定连接如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人员沿着入料斗13向上移动套管6,实现了扩展套管6与入料斗13之间的空间,便于一次存放更多的生物质颗粒物料,无需进行频繁加料,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随后将生物质颗粒物料倒入入料斗13以及套管6之间所组成的空间内,然后生物质物料颗粒穿过入料斗13底部,并进入输送管8内,此时使用人员对步进电机12进行运行,步进电机12工作带动输送绞龙11正转或翻转,从而实现了带动输送管8内的生物质颗粒物料向左或向左移动,实现了将生物质颗粒物料输送到两个滤网10处,然后生物质颗粒物料穿过滤网10,并进入两个进料管9内,随后进入锅炉本体1内,通过两个进料管9扩大了生物质颗粒物料的进料范围,避免了物料的堆积,且扩大了物料与锅炉本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了对物料进行充分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右侧连接有鼓风机(2),所述锅炉本体(1)前侧固定连接有爬梯(3),所述锅炉本体(1)上左部连接有排气管(4),所述锅炉本体(1)上右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料管(9)均焊接固定在输送管(8)下侧面,所述输送管(8)下侧镶嵌固定连接有两个滤网(10),两个所述滤网(10)分别位于两个进料管(9)上侧,所述输送管(8)内部转动连接有输送绞龙(11),所述输送管(8)上侧焊接固定有入料斗(13),所述入料斗(13)上侧套接有套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右侧连接有鼓风机(2),所述锅炉本体(1)前侧固定连接有爬梯(3),所述锅炉本体(1)上左部连接有排气管(4),所述锅炉本体(1)上右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料管(9)均焊接固定在输送管(8)下侧面,所述输送管(8)下侧镶嵌固定连接有两个滤网(10),两个所述滤网(10)分别位于两个进料管(9)上侧,所述输送管(8)内部转动连接有输送绞龙(11),所述输送管(8)上侧焊接固定有入料斗(13),所述入料斗(13)上侧套接有套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8)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2),所述步进电机(12)左侧的输出轴与输送绞龙(1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8)上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7),所述套管(6)左侧以及右侧均焊接固定有套环(14),所述套环(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梅张家栋李联渠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亿诺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