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阎国俊专利>正文

块状物料采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85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采集块状物料的采样头。它由采样杆连接法兰与采样杆、导流锥、内螺旋提升器同轴依次顺序连接,在内螺旋提升器轴向同轴分布有采样螺旋叶片,采样螺旋叶片整体为上大下小的形状,顶端尾部适当收缩下端逐渐变尖,采样螺旋叶片的螺旋面形成母线与轴线保持锐角关系,形成一条内凹螺旋槽。采样时内螺旋提升器垂直“钻”入物料层,到达预定深度停止旋转,此时所需采集的物料子样已处于内凹螺旋槽内,内螺旋提升器垂直提升将所采集的物料子样带出物料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采集的采样装置,尤其是能采集块状物料的采样头。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采样头主要构造是由采样外筒和内螺旋提升器同轴连接而成。采样时,反向旋转或不旋转的采样外筒与正向旋转的内螺旋器同步垂直下钻,到达预定深度后采样外筒与内螺旋提升器同步边反向旋转边垂直提升或不旋转同步提升出物料层,采样头随行走装置移动至卸料点,采样外筒正向旋转或不旋转内螺旋提升器反向旋转将所采物料从下方甩出。该采样方式对于小颗粒物料的采样效果较好,但采块状物料会出现物料采不进或虽强行采入却在物料的螺旋通道内卡住的现象,同时采样头下钻阻力大下钻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采样头采块状物料困难及物料滑落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采样头,该采样头可对块状物料进行采样,同时解决了采不进块状料、卡料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取消采样外筒,保留内螺旋提升器并对内螺旋提升器的螺旋叶片进行调整,将螺旋叶片的螺旋面形成母线与轴线的直角关系调整为锐角关系,形成一条内凹螺旋槽,其下端成锥尖状,采样杆下端(与内螺旋提升器连接处)设导流锥。采样时内螺旋提升器顺时针方向旋转如木螺钉一样轻松地垂直“钻”入物料层,块状物料通过采样头经采样杆下端导流锥推向原物料层,到达预定深度停止旋转,此时所需采集的物料子样已处于内凹螺旋槽内,内螺旋提升器垂直提升将所采集的物料子样带出物料层,带出物料层时,上层物料经采样杆下端导流锥推向四周,不会将已采物料挤掉,之后随行走装置移动至卸料点,内螺旋提升器反向旋转将所采物料从下方甩出,完成块状物料的采集作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采集块状物料的同时,不产生卡料、已采物料不滑落,不破坏块状物料粒度,采样头装置仅采用采样内螺旋提升器,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外形图。图中1.采样杆连接法兰,2.采样杆,3.内螺旋提升器,4.采样螺旋叶片,5.导流锥。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采样杆连接法兰1与采样杆2、导流锥5、内螺旋提升器3同轴依次顺序连接,在内螺旋提升器3轴向同轴分布有采样螺旋叶片4,采样螺旋叶片4整体为上大下小的形状,顶端尾部适当收缩下端逐渐变尖,采样螺旋叶片4的螺旋面形成母线与轴线保持锐角关系,形成一条内凹螺旋槽,导流锥5设在采样杆2下端(与内螺旋提升器3连接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样头,采样杆连接法兰与采样杆、导流锥、内螺旋提升器同轴依次顺序连接,在内螺旋提升器轴向同轴分布有采样螺旋叶片,其特征是:采样螺旋叶片的螺旋面形成母线与轴线保持锐角关系,形成一条内凹螺旋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头,采样杆连接法兰与采样杆、导流锥、内螺旋提升器同轴依次顺序连接,在内螺旋提升器轴向同轴分布有采样螺旋叶片,其特征是:采样螺旋叶片的螺旋面形成母线与轴线保持锐角关系,形成一条内凹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阎国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