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981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润滑系统,包括储油罐;储油罐内底部设置有进油管,进油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汇合,并连接有油气混合管;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换向阀,油气混合管上设置有调节阀;进气管的通径与油气混合管的通径一致,且大于进油管的通径;通过调节调节阀,可以改变供油量的多少,通过换向阀与设备运转的联锁,实现有效的供油方式,同时该储油罐的设计,能保证供油的清洁度,以及油液中水分的排出,保障润滑的质量;此润滑系统满足了特殊设备单、双润滑点位的需求,也解决了高温、恶劣环境中油脂不能满足润滑要求的场合,有力的保障了设备的润滑,同时避免了人工加油的劳动强度与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润滑系统
本技术涉及对版用的浮动辊装置,具体是一种复膜机OPP薄膜对版用浮动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各种钢材日渐增加的需求,轧钢厂的生产节奏越来越快,设备的运转率需日渐提高,其中由于润滑不到位而导致设备损坏停台的故障越来越多,尤其是特殊设备中只有单、双润滑点位,且集中式润滑系统未能涉及到,需要人工手动加油的,以及油脂润滑不能满足设备需求的高温、恶劣环境中,上述环境中设备润滑只能依靠人工加油,导致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同时由于设备的运转,人工加油是极其危险的,且不能完全保障设备的良好润滑。长此以往,设备得不到良好的润滑,设备情况逐步恶化,直到无法进行生产,此时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设备运转率也大打折扣。综上,如何能够实现设备润滑以及控制供油量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够实现设备润滑以及控制供油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是一种油气润滑系统,包括储油罐;储油罐内底部设置有进油管,进油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汇合,并连接有油气混合管;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换向阀,油气混合管上设置有调节阀;进气管的通径与油气混合管的通径一致,且大于进油管的通径;进气管内供气的同时,带动进油管向储油罐内抽取润滑油,油汽混合后由油气混合管输送润滑点位;调节阀的作用是调节油气混合管内出油汽量的大小;换向阀适于控制进气管内是否通入气体,从而控制整个系统的开闭;将进油管置于储油罐底部,防止储油罐内的润滑油不能被完全抽取;进油管的通径小于进气管,便于润滑油吸取进入进气管内;进气管与油气混合管通径一致,便于排出油气。为了防止储油罐内润滑油污染,本技术采用储油罐内设置有滤芯,滤芯与储油罐底部固定连接;滤芯能够保证进入进油管内润滑油的清洁度。为了进一步防止储油罐内润滑油污染,本技术采用储油罐开口铰接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与储油罐开口处密封的密封条;端盖可以盖合在储油罐开口处,密封条密封端盖与储油罐连接处,防止灰尘进入,保证了供油的清洁度。为了能够排出油液中的水分,本技术采用储油罐底部设置有排水阀;水分的密度大于油液,因此水分会沉积在储油罐底部,通过打开排水阀适于将油液中的水分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油气润滑系统,通过调节调节阀,可以改变供油量的多少,通过换向阀与设备运转的联锁,实现有效的供油方式,同时该储油罐的设计,能保证供油的清洁度,以及油液中水分的排出,保障润滑的质量;此润滑系统满足了特殊设备单、双润滑点位的需求,也解决了高温、恶劣环境中油脂不能满足润滑要求的场合,有力的保障了设备的润滑,同时避免了人工加油的劳动强度与危险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油罐、2-进油管、3-进气管、4-油气混合管、5-换向阀、6-调节阀、7-滤芯、8-端盖、9-排水阀。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油气润滑系统,包括储油罐1;储油罐1内底部设置有进油管2,进油管2的另一端与进气管3汇合,并连接有油气混合管4;进气管3的进气端设置有换向阀5,油气混合管4上设置有调节阀6;进气管3的通径与油气混合管4的通径一致,且大于进油管2的通径;进气管内供气的同时,带动进油管向储油罐内抽取润滑油,油汽混合后由油气混合管输送润滑点位;调节阀的作用是调节油气混合管内出油汽量的大小;换向阀适于控制进气管内是否通入气体,从而控制整个系统的开闭;将进油管置于储油罐底部,防止储油罐内的润滑油不能被完全抽取;进油管的通径小于进气管,便于润滑油吸取进入进气管内;进气管与油气混合管通径一致,便于排出油气。其中,进气管采用12mm的不锈钢管,进油管采用6mm的不锈钢管,油气混合管采用12mm的PU塑料管,采用PU塑料管是为了便于安装,适用于低温、空间较小的环境中;如果在高温环境中,油气混合管采用12mm的不锈钢管;换向阀采用电磁气动换向阀,调节阀采用气动调节阀,电磁气动阀可与设备运转部位联锁,实现供油的高效、自动,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取消联锁,实现持续供油,根据设备需求,调节气动调节阀,控制供油量。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储油罐内润滑油污染,本技术采用储油罐1内设置有滤芯7,滤芯7与储油罐1底部固定连接;滤芯能够保证进入进油管内润滑油的清洁度;其中,储油罐底部焊接有螺纹凸台,滤芯通过螺纹安装在储油罐内部。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防止储油罐内润滑油污染,本技术采用储油罐1开口铰接有端盖8,端盖8上设置有与储油罐1开口处密封的密封条;端盖可以盖合在储油罐开口处,密封条密封端盖与储油罐连接处,防止灰尘进入,保证了供油的清洁度。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排出油液中的水分,本技术采用储油罐1底部设置有排水阀9;水分的密度大于油液,因此水分会沉积在储油罐底部,通过打开排水阀适于将油液中的水分排出。工作过程:储油罐内部注入适合工况的清洁润滑油,润滑油经过滤进入滤芯内腔,此时根据设备运转的连锁作用,换向阀会自动得电,进气管中会通入压力5bar到8bar的干净气源,此时润滑油会自动吸入进油管,最后与气体混合,通过调节阀,流入润滑点位,通过调节阀调节供油量,满足设备实际需求。本技术是一种油气润滑系统,进气管内供气的同时,带动进油管向储油罐内抽取润滑油,油汽混合后由油气混合管输送润滑点位;调节阀的作用是调节油气混合管内出油汽量的大小;实现设备润滑以及供油量的控制。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罐;/n所述储油罐内底部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汇合,并连接有油气混合管;/n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油气混合管上设置有调节阀;/n所述进气管的通径与所述油气混合管的通径一致,且大于所述进油管的通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罐;
所述储油罐内底部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汇合,并连接有油气混合管;
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油气混合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所述进气管的通径与所述油气混合管的通径一致,且大于所述进油管的通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建宙董磊林武曹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