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洋专利>正文

气囊式颈椎曲线型保健枕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7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由充气后横断面呈扁平形的表层气囊和呈圆形的内层气囊及气嘴构成的合乎人体颈椎生理性弯曲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枕芯,充气后气囊为中间高上下两端低的形状。可通过气压随意调整其厚度硬度,能够避免现有枕芯因着力点不合理造成的头颈部张力过高引起的颈椎不适,可使所承受的头颈部各部位得到充分松弛,有利于睡眠中颅内血管的畅通,因此,对于颈椎病变及某些脑血管病变具有一定防治作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根据人体的解剖特点设计而成,为一种气囊式高低型结构的保健枕芯,合乎人体颈椎的生理性弯曲,可随意调节其厚度和硬度,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休息和睡眠,对于常见多发的颈椎疾病及某些神经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枕头用于休息和睡眠,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枕芯几乎千篇一律,袋状纺织物内填充具有弹性的疏松固态物质,不同的只是材料的豪华贱劣和工艺的精致粗糙而已,而且其外观都是扁平形状,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厚薄不一,既使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药疗和磁疗枕头,也未能超越这种旧有模式。根据本人亲身使用枕头的体会和在临床上对病人的调查了解,以及从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研究所得,认识到这种枕芯既不能灵活地调整厚度,也因为体积大不易收藏,更因为其几何形状(尽管填充物具有一定弹性)难以合乎人体颈椎的生理性弯曲,致使人体平卧时,颈椎不仅不能得到真正地松驰,反而要承受不合理的张力,使颈椎因体位不当而受累,甚至压迫通往颅内的神经和血管,使人们往往毫无觉察地在休息和睡眠中缓慢地引发颈椎性疾病以及诱发某些神经心血管疾病,因此,人们应该重新来正确认识枕芯和选择枕芯,有必要来一场彻底的枕头革命。本技术是在克服现有枕芯弊端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一种充气结构枕芯,其目的是替代现有枕头,使之广泛地用于日常生活和防病治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较宽的表层气囊内的中间,置有较窄的内层气囊,分别装有气嘴,使用前充气,使内层气囊的气压略高于表层,这样,内层气囊较为坚硬并呈圆柱状,而表层气囊则较为柔软呈扁平状,不用时整个外观为传统的扁平形,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当承受人体头颈部的负荷时,由于其宽窄和气压不同,各占大约三分之一的表层气囊的上下两边分别被后脑勺部和颈项下段及紧邻的肩胛上段压得更为低平,而气压较高的位置于枕芯中间的内层气囊在承受颈项上段的生理性前向弯曲部位时,其凸起的形状并无明显变化,整个枕芯的横断面为一上下两边低平而中间凸起的形状,符合人体颈椎的生理性弯曲,这样,整个头颈部的重量均匀分散地置于枕头之上,各有关部位得以松驰,改变了现有的枕头主要靠后脑勺部和肩胛上段来承受整个头颈部重量致使弯曲部位张力过高的不利局面,使颈椎骨及其关节避免了因体位不当而受累,使通往颅内的神经血管免遭压迫,有利于使用者恢复白天的疲劳,有助于人们的睡眠和休息,可对颈椎甚至一些脑血管及神经性疾患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从而发挥其保健功能,犹其适合于中老年人使用。制作气囊的材料应是一种对人体不产生毒害的涂有胶质层的轻便纺织物,具有耐折耐磨耐压密封性能好等特点,气嘴应小巧,充放气灵敏。本技术在放气后体积小巧便利于收藏,同时,由于不需要固体充填物,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并且减少了垃圾的来源,对于节省居室空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技术分为单层气囊结构和双层气囊结构,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单层气囊式保健枕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双层气囊式保健枕芯的结构主视图。图3是双层气囊式保健枕芯充气后的长轴侧视图。图4是双层气囊式保健枕芯充气后的短轴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单层小气囊式附加型保健枕芯的结构主视图。图中(1)-表层气囊(2)-内层气囊(3)-表囊气嘴(4)-内囊气嘴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第一实施例,在图1中,表层气囊本体(1)与表囊气嘴(3)经粘合后,成为一个密闭的能够随意调节充气放气的囊形容器,可承受气压为14——20Kpa,并具备较好的耐磨性能,充气后,外观为四周边缘平直但侧视略呈弧形凸起,使用时,依靠单气囊受压形成的弯曲,可起到一定的保健效果,但不如双层气囊型。图2图3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设计中的第二实施例,在图2中,表层气囊(1)与表囊气嘴(3)相粘合,而内层气囊(2)与内囊气嘴(4)相粘合,分别成为两个独立的密闭的气囊,且内层气囊置于表层气囊之内,并开口于表层气囊之外,其中表层气囊的外观性能等同图1,而内层气囊除了密闭耐磨能承受相应气压外,其外观为椭圆形柱体,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由于内层气压高于表层,使用时形成中间高、上下两端低平的弯曲状,正好承受颈椎的生理性弯曲,使整个头颈部的各有关部位都有相应的支力点。内层气囊与表层气囊之间,可固定(如图2所示),也可不固定,气嘴的开口位置既可在四角,也可在四周边缘。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第三实施例,其实质就是第二实施例的内囊部分,一般不宜单独使用,而宜与现有枕头配合,使用时置于现有枕头之上,这样便可形成弯曲状,其作用原理和效果类同于第二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本体和充填物构成的枕芯,其特征是:本体由表层气囊和内层气囊分别与气嘴连接构成;充气后气囊为中间高上下两端低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本体和充填物构成的枕芯,其特征是本体由表层气囊和内层气囊分别与气嘴连接构成;充气后气囊为中间高上下两端低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芯,其特征是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洋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