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73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及其安装结构,该管架结构包括刚性桁架式的拱形管架,拱形管架的两个拱脚分别用于固定于沟壑的两侧,与补偿器间隔地设置固定支架;拱形管架通过连接杆连接设置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用于支撑供热管道,导向支架允许供热管道热膨胀或震动时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径向固定,滑动支架允许供热管道热膨胀或震动时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允许供热管道沿径向水平移动。该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拱形结构承重能力以及抗变形能力较强的特点,有效减少供热管道结构的疲劳损坏,跨度范围大且稳定性好,施工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及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供热
,尤其涉及一种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已经能够实现42km长输供热管道的建造和运行,从长远角度看,长输供热管道必将成为我国供热领域的主流技术。但是由于我国地形复杂,尤其中西部的大型河流、沟堑较多,造成管道跨距较大,给长距供热的应用造成了不小的挑战。为保证长输供热技术的发展,研究出一种稳定、可靠、经济的大跨度管道敷设方案迫在眉睫。传统的大跨度管道敷设方案为悬索结构,即在悬索桥连接杆下方设置沿跨度通长的桁架结构,在桁架横梁上敷设管道及检修通道,形成一个悬索结构体系。气体管道直径较小;管道内介质轻;管道外无保温、无膨胀的特点,所以目前该方案多用于天然气等气体管道的输送。但是长距离供热管道的直径多在800mm以上,管道在满水及保温状态下自重较大,且管道在工作状态下会有一定的热膨胀,同时管道在不稳定工作状态下产生震动,悬索结构自身为一种柔性结构,其承重能力以及抗变形能力较弱,所以传统的悬索结构不能直接应用在供热管道上。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长输热网悬索管架(CN208871150U),该管架结构中包括若干个依次排布的横梁,横梁两端的上方各设置一根主悬索,每根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横梁连接板,每个横梁连接板上通过一根连接杆连接位于横梁相应端上方的主悬索,位于横梁同一端的连接杆依次排布于与之对应端的主悬索上,主悬索的两端均连接于竖直设置的索塔顶端的一侧,索塔顶端的另一侧通过背拉索连接位于地上的锚锭,每一个横梁上均固定有安放蒸汽管道的管托。此技术方案仅对传统的悬索敷设方案进行改进,将悬索结构中的桁架取消,改为悬索直接悬吊供热管道。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供热管道荷载较大,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在沟堑两岸建设较大的索塔,施工成本高;2、供热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如果采用悬索等柔性结构,势必会造成悬索随着管道的震动而产生较大幅度的摇晃,对管道结构以及悬索结构都会造成一定的疲劳损坏;3、供热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膨胀位移,需要每隔一段设置补偿器,如果采用连续吊架形式,则固定点和补偿器都不适宜设置在悬索管架上。这就导致悬索管架架设跨度最大能达到补偿距离的一半,即一端设置补偿器,另一端设置固定点(补偿器和固定点都设置在与悬索管架相邻的独立支架上),连续吊架式悬索管架的跨度有限;4、由于沟堑的地理特征独特,在极端情况下会有强风,对连续吊架悬索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及其安装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及其安装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中利用拱形结构承重能力以及抗变形能力较强的特点,有效减少供热管道结构的疲劳损坏,跨度范围大且稳定性好,施工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包括拱顶向上且能够跨越沟壑设置的刚性桁架式的拱形管架,所述拱形管架的两个拱脚分别用于固定于沟壑的两侧,所述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用于补偿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的热膨胀位移,与所述补偿器间隔地设置用于支撑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的固定支架;所述拱形管架通过竖直的连接杆连接设置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所述导向支架和所述滑动支架用于支撑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所述导向支架允许供热管道热膨胀或震动时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径向固定,所述滑动支架允许供热管道热膨胀或震动时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允许供热管道沿径向水平移动。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支架包括第一托座结构,所述第一托座结构上设置自端部向内凹设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用于与供热管道的外壁抵靠接触;所述第一托座结构位于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径向两侧分别连接一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拱形管架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托座结构包括呈水平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竖直设置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成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立板上自端部向内设置所述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径向两侧分别连接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拱形管架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支架包括第二托座结构,所述第二托座结构上设置自端部向内凹设的半长圆形凹槽,所述半长圆形凹槽的槽底用于与供热管道的外壁抵靠接触;所述第二托座结构位于所述半长圆形凹槽的径向两侧分别连接一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拱形管架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托座结构包括呈水平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竖直设置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成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立板上自端部向内设置所述半长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半长圆形凹槽的径向两侧分别连接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拱形管架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拱形管架的顶部封闭构成操作台,所述拱形管架的四周设置检修吊钩。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拱形管架采用高强度型钢单元构成,所述拱形管架外表面进行防锈处理;所述连接杆表面热镀锌单元,所述导向支架和所述滑动支架采用蛭石保温吊架。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如前所述的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的安装结构,所述拱形管架整体高于沟壑设置,所述拱形管架的两个拱脚分别固定连接于沟壑两侧的上方边沿,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穿设通过所述拱形管架的下部,所述拱形管架构成下承式拱形结构,沟壑两侧的上方边沿处分别与拱脚间隔地设置固定支架,两个固定支架呈对称设置,供热管道穿过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轴向和径向固定供热管道;所述连接杆包括所述拱形管架上沿弦长方向间隔悬设的多个向下延伸且成对设置的吊杆,所述吊杆位于供热管道上方,靠近沟壑的一侧的一对吊杆底端连接一所述导向支架,供热管道上位于所述导向支架和沟壑的一侧之间设置补偿器,自所述导向支架向沟壑的另一侧设置的多对吊杆底端分别连接一所述滑动支架,供热管道穿过所述导向支架和所述滑动支架。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如前所述的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的安装结构,所述拱形管架的拱顶高于沟壑的上方边沿且所述拱形管架的两个拱脚低于沟壑的上方边沿,所述拱形管架的两个拱脚分别固定连接于沟壑的两侧面上,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穿设通过所述拱形管架的中部,所述拱形管架构成中承式拱形结构;供热管道通过所述拱形管架时与所述拱形管架相交构成两个相交点,沟壑两侧的上方边沿处对称设置固定支架,所述拱形管架上位于两个相交点处分别设置固定支架,供热管道穿过各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轴向和径向固定供热管道;所述连接杆包括所述拱形管架上位于两个相交点与沟壑的两侧面之间分别向上延伸设置的一对支杆,各对支杆的顶部分别连接一所述导向支架;所述连接杆还包括所述拱形管架上沿弦长方向间隔悬设多个向下延伸且成对设置的吊杆,所述吊杆位于两个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拱顶向上且能够跨越沟壑设置的刚性桁架式的拱形管架,所述拱形管架的两个拱脚分别用于固定于沟壑的两侧,所述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用于补偿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的热膨胀位移,与所述补偿器间隔地设置用于支撑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的固定支架;所述拱形管架通过竖直的连接杆连接设置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所述导向支架和所述滑动支架用于支撑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所述导向支架允许供热管道热膨胀或震动时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径向固定,所述滑动支架允许供热管道热膨胀或震动时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允许供热管道沿径向水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拱顶向上且能够跨越沟壑设置的刚性桁架式的拱形管架,所述拱形管架的两个拱脚分别用于固定于沟壑的两侧,所述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用于补偿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的热膨胀位移,与所述补偿器间隔地设置用于支撑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的固定支架;所述拱形管架通过竖直的连接杆连接设置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所述导向支架和所述滑动支架用于支撑跨过沟壑的供热管道,所述导向支架允许供热管道热膨胀或震动时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径向固定,所述滑动支架允许供热管道热膨胀或震动时沿轴线方向滑动且允许供热管道沿径向水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架包括第一托座结构,所述第一托座结构上设置自端部向内凹设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用于与供热管道的外壁抵靠接触;所述第一托座结构位于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径向两侧分别连接一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拱形管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座结构包括呈水平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竖直设置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成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立板上自端部向内设置所述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径向两侧分别连接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拱形管架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包括第二托座结构,所述第二托座结构上设置自端部向内凹设的半长圆形凹槽,所述半长圆形凹槽的槽底用于与供热管道的外壁抵靠接触;所述第二托座结构位于所述半长圆形凹槽的径向两侧分别连接一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拱形管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座结构包括呈水平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竖直设置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成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立板上自端部向内设置所述半长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半长圆形凹槽的径向两侧分别连接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拱形管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管架的顶部封闭构成操作台,所述拱形管架的四周设置检修吊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管架采用高强度型钢单元构成,所述拱形管架外表面进行防锈处理;所述连接杆表面热镀锌单元,所述导向支架和所述滑动支架采用蛭石保温吊架。


8.一种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长输热网拱形管架结构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管架整体高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晨晓杨明华王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