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71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涉及的管夹阀的技术领域,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内胆,阀体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气缸,内胆的底部外壁与阀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横向排列的感应结构;感应结构包括设置于阀体的底部内壁上的定位柱、以及设置于内胆的外壁上与定位柱位置对应的第一套管,第一套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杆,定位柱上设置有贯穿定位柱的第一滑孔,第一限位杆贯穿第一滑孔并能够第一滑孔内竖向滑动,定位柱上伸入第一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推动结构与内胆的外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泄漏率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
本技术涉及管夹阀的
,特别涉及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
技术介绍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201、304、316等),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管夹阀主要是通过挤压内胆,使得内胆的内壁相互挤压,从而阻止物料通过,管夹阀有些是通过气缸驱动开关,气缸驱动开关主要是通过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固定的距离来进行闭合,但是内胆在长时间、频繁的使用后会出现机械损伤,内胆的关闭变薄,而气缸会无法探知,这就会导致泄漏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气缸驱动无法得知内胆是否损伤、会导致泄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内胆,所述阀体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内胆的底部外壁与阀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横向排列的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包括设置于阀体的底部内壁上的定位柱、以及设置于内胆的外壁上与定位柱位置对应的第一套管,且定位柱滑动伸入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贯穿定位柱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一限位杆贯穿第一滑孔并能够第一滑孔内竖向滑动,所述定位柱上伸入第一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推动结构与内胆的外壁连接,且推动结构设置于内胆的上端外壁。优选的:所述推动结构包括设置于内胆的外壁上的两个第二套管、以及设置于气缸的活塞杆上的推杆,且推杆滑动贯穿阀体的上端侧壁,两个所述第二套管分别与两个第一套管位置向背,所述第二套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推杆伸入阀体内的一端与U型的压杆连接,所述压杆的两端分别滑动伸入两个第二套管内,所述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孔,且第二限位杆分别贯穿第二滑孔,且第二限位杆能够在第二滑孔内竖向滑动。优选的:所述内胆包括内胆本体以及设置于内胆本体内壁的闭合部。优选的:所述内胆本体的内壁与闭合部的表面相接面为弧面。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显示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控制面板、显示器、压力传感器、气缸电性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定位柱上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感知在内胆闭合时,压力传感器所感知的力,当压力传感器感知的力小于设定值时,则说明内壁的闭合不完全,此时气缸会继续施加压力,直至压力传感器感知的力达到设定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阀体10、内胆20、内胆主体21、闭合部22、弧面23、感应结构30、定位柱31、第一滑孔32、压力传感33、第一套管34、第一限位杆35、推动结构40、推杆41、压杆42、第二滑孔43、第二套管44、第二限位杆45、安装架50、气缸60、电控箱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内设置有内胆20,所述阀体10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50,所述安装架50上设置有气缸60,所述内胆20的底部外壁与阀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横向排列的感应结构30;所述感应结构30包括设置于阀体10的底部内壁上的定位柱31、以及设置于内胆20的外壁上与定位柱31位置对应的第一套管34,且定位柱31滑动伸入第一套管34内,所述第一套管34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杆35,所述定位柱31上设置有贯穿定位柱31的第一滑孔32,所述第一限位杆35贯穿第一滑孔32并能够第一滑孔32内竖向滑动,所述定位柱31上伸入第一套管34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3;所述气缸60的活塞杆通过推动结构40与内胆20的外壁连接,且推动结构40设置于内胆20的上端外壁。优选的:所述推动结构40包括设置于内胆20的外壁上的两个第二套管44、以及设置于气缸60的活塞杆上的推杆41,且推杆41滑动贯穿阀体10的上端侧壁,两个所述第二套管44分别与两个第一套管34位置向背,所述第二套管44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杆45,所述推杆41伸入阀体10内的一端与U型的压杆42连接,所述压杆42的两端分别滑动伸入两个第二套管44内,所述压杆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孔43,且第二限位杆45分别贯穿第二滑孔43,且第二限位杆45能够在第二滑孔43内竖向滑动。优选的:所述内胆20包括内胆本体21以及设置于内胆本体21内壁的闭合部22。优选的:所述内胆本体21的内壁与闭合部22的表面相接面为弧面23。优选的:所述安装架50上设置有电控箱70,所述电控箱70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显示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控制面板、显示器、压力传感器33、气缸6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中的用电部件通过工业电供电;本申请在使用时,当需要关闭内胆20时,先启动气缸60,气缸60带动推杆41向下移动,推杆41带动压杆42向下移动,使得压杆42会压在内胆20的上端外壁,这样内胆20就会闭合,内胆20的上端内壁压在内胆20的下端内壁上,内胆20的下端外壁会将力施加给压力传感器33,当压力传感器33感知的压力大于设定值时,气缸60停止,此时内胆20处于关闭状态,并且此时的第一滑杆35没有接触到第一滑孔32的底部内壁,并且第二滑杆45没有接触到第二滑孔43的上端内壁;通过设置闭合部22增加能够增加内胆20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弧面23能够在一定程度降低闭合部22带来的阻力。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内胆,所述阀体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内胆的底部外壁与阀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横向排列的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包括设置于阀体的底部内壁上的定位柱、以及设置于内胆的外壁上与定位柱位置对应的第一套管,且定位柱滑动伸入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贯穿定位柱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一限位杆贯穿第一滑孔并能够第一滑孔内竖向滑动,所述定位柱上伸入第一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推动结构与内胆的外壁连接,且推动结构设置于内胆的上端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内胆,所述阀体的外壁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气缸,所述内胆的底部外壁与阀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两个横向排列的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包括设置于阀体的底部内壁上的定位柱、以及设置于内胆的外壁上与定位柱位置对应的第一套管,且定位柱滑动伸入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贯穿定位柱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一限位杆贯穿第一滑孔并能够第一滑孔内竖向滑动,所述定位柱上伸入第一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推动结构与内胆的外壁连接,且推动结构设置于内胆的上端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频工作的管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结构包括设置于内胆的外壁上的两个第二套管、以及设置于气缸的活塞杆上的推杆,且推杆滑动贯穿阀体的上端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冠中吴报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风驰泵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