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39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属于建筑施工防护设施领域,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座,两根所述支撑座上均沿自身长度的方向分布有多根立柱,两根所述支撑座上的立柱一一对应,相对的两根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顶梁,所述架体上且位于顶梁的上方设置有顶棚,所述架体的外部设置有侧棚,所述立柱滑移设置在支撑座上,相邻两根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多根伸缩调节杆,所述伸缩调节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杆,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内开设有供插接杆插设的插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调节防护棚的覆盖面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防护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行业,材料在工程造价中占着很大的比重,但是在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较多材料的管理、保护往往都存在疏漏,尤其是雨季汛期、夏冬季节材料的保护措施往往都不到位,雨水、雪水的冲刷和侵蚀对诸如钢筋、模板、木方、砂石、砖材等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降低也有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因此,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在施工前,要先建起一定面积的安全防护工棚,用于对建筑材料进行防护。这些临时建筑由砖砌筑或钢管扣件搭设等形式,不但对材料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工程成本,施工周期长,结构高度不高、跨度不大,材料进出不方便;工程完工后,拆掉这些临时建筑,劳动强度大,时间长,而且材料浪费。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27184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安全防护棚,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它包括一组钢管立柱及配合设置钢管立柱上与其扣接连接的钢管屋梁,所述的钢管屋梁连接形成桁架结构,所述的钢管屋梁上铺设彩钢瓦层,所述的钢管立柱通过硂柱墩与厚木脚手板连接,厚木脚手板固定地面层上的砼垫层上。上述的装配式安全防护棚由钢管立柱和钢管屋梁通过扣接构成简单工棚的框架,在桁架顶部铺设一层彩钢瓦层,总体结构简单、搭拆快速、可靠性高,所有的材料均可以重复利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搭设跨度达到6米以上,材料进出方便、适于推广应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的安全防护棚搭建完成后,防护棚的覆盖面积就确定了,不能够根据加工场地的不同延伸或者缩减防护棚的覆盖面积,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具有便于调节防护棚的覆盖面积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座,两根所述支撑座上均沿自身长度的方向分布有多根立柱,两根所述支撑座上的立柱一一对应,相对的两根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顶梁,所述架体上且位于顶梁的上方设置有顶棚,所述架体的外部设置有侧棚,所述立柱滑移设置在支撑座上,相邻两根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多根伸缩调节杆,所述伸缩调节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杆,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内开设有供插接杆插设的插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伸缩调节杆,当需要改变防护棚的覆盖面积时,将两根立柱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然后改变伸缩调节杆的长度以适应两根立柱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了对防护棚的覆盖面积进行改变,以增强适用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调节杆包括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杆,两根所述伸缩杆均滑动设置在伸缩套筒内,所述伸缩套筒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伸缩杆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供定位件插设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伸缩杆在伸缩套筒内的伸入量,然后将定位件插设到此时对准的定位槽内,实现对伸缩杆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对两根立柱之间距离的调节。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内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插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沉头孔的底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定位杆插入其中一个定位槽内,当需要改变相邻两根立柱之间的间距时,将定位杆从定位槽内拔出,然后将立柱移动至指定位置,松开定位杆,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定位杆再次插入此时对准的定位槽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远离定位槽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圆周面上分布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定位杆上设置驱动块,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定位杆的位置进行驱动,通过在驱动块上分布防滑纹,以便于工作人员拿持稳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块上铰接设置有条形块,所述定位套筒上且位于沉头孔的外部开设有供条形块插设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驱动块上铰接设置条形块,当需要调节立柱的位置时,将定位杆从定位槽内拔出,然后将驱动块上的条形块转动90度使条形块与驱动块相互垂直,松开驱动块,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定位杆向靠近定位块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条形块插入插槽后实现对定位杆位置的限定,使定位杆不再移动,此时定位杆位于定位孔外,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将立柱移动到指定位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远离安装槽底壁的一端设置有止回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插接杆的两侧设置止回块,安装伸缩调节杆时,将插杆上的止回块按动至安装槽内,然后将插接杆插入插接块上的插接孔内,当止回块通过插接孔后,在抵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止回块的一端移动至安装槽外部,实现对插接杆的止回作用,从而提高伸缩调节杆的稳定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梁为弧形梁,所述顶梁中部的高度高于顶梁两端的高度,所述顶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杆,所述立柱的顶部开设有供插杆插设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顶梁设置为两端低于中部的弧形梁,以便于使落在顶棚上的雨雪从顶棚的两侧落下,从而避免顶棚上产生雨雪堆积;通过在顶梁的两端设置插杆,并将插杆插设在立柱上的插孔内,以便于对顶梁的安装与拆卸。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所述立柱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座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滚轮滚动的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立柱的底部设置滚轮,并在支撑座上开设滚槽,以便于降低工作人员调节立柱的位置时所需推动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设置伸缩调节杆,当需要改变防护棚的覆盖面积时,将两根立柱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然后改变伸缩调节杆的长度以适应两根立柱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了对防护棚的覆盖面积进行改变,以增强适用性。2、本技术通过在伸缩套筒上设置定位组件,并在伸缩杆上开设多个定位槽,通过将定位组件插设到不同位置的定位槽内,实现对伸缩调节杆整体长度的改变,以便于调节两根伸缩杆之间的距离。3、本技术通过在插接杆的两侧设置止回块,安装伸缩调节杆时,将插杆上的止回块按动至安装槽内,然后将插接杆插入插接块上的插接孔内,当止回块通过插接孔后,在抵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止回块的一端移动至安装槽外部,实现对插接杆的止回作用,从而提高伸缩调节杆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套筒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套筒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中,1、架体;11、支撑座;12、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座(11),两根所述支撑座(11)上均沿自身长度的方向分布有多根立柱(12),两根所述支撑座(11)上的立柱(12)一一对应,相对的两根所述立柱(12)之间设置有顶梁(13),所述架体(1)上且位于顶梁(13)的上方设置有顶棚(2),所述架体(1)的外部设置有侧棚(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滑移设置在支撑座(11)上,相邻两根所述立柱(12)之间设置有多根伸缩调节杆(4),所述伸缩调节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杆(41),所述立柱(12)上设置有插接块(121),所述插接块(121)内开设有供插接杆(41)插设的插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座(11),两根所述支撑座(11)上均沿自身长度的方向分布有多根立柱(12),两根所述支撑座(11)上的立柱(12)一一对应,相对的两根所述立柱(12)之间设置有顶梁(13),所述架体(1)上且位于顶梁(13)的上方设置有顶棚(2),所述架体(1)的外部设置有侧棚(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滑移设置在支撑座(11)上,相邻两根所述立柱(12)之间设置有多根伸缩调节杆(4),所述伸缩调节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插接杆(41),所述立柱(12)上设置有插接块(121),所述插接块(121)内开设有供插接杆(41)插设的插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杆(4)包括伸缩套筒(42),所述伸缩套筒(42)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杆(43),两根所述伸缩杆(43)均滑动设置在伸缩套筒(42)内,所述伸缩套筒(42)上设置有定位件(44),所述伸缩杆(43)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供定位件(44)插设的定位槽(4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时设施搭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4)包括定位套筒(441),所述定位套筒(441)内开设有沉头孔(4411),所述沉头孔(4411)内插设有定位杆(442),所述定位杆(442)上设置有定位凸台(4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碧忠李果川孙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高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