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36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属于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防护绳,第一支架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并列设置,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防护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用于挂设安全带,并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用于装拆脚手架的操作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施工工人悬挂安全带,无需频繁对安全带进行拆挂,有利于提升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同时,即使脚手架拆装过程中出现连接不稳的情况,也不影响安全防护效果;而在本层脚手架拆装完成后,可以直接将整个工装拆下后移动至下一层的位置,继续对下一层进行拆装,结构简单,使用起来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安全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稳定可靠的特点。但是在脚手架在安装拆卸时,施工工人由于没有其他倚靠物,安全带悬挂十分不方便,唯一的方式就是将安全带挂在已经搭设的脚手架上,但是由于脚手架的横纵分布导致安全带的移动范围过小,就需要频繁拆挂安全带,既存在安全隐患,又比较麻烦,影响施工效率地提高,而且会致使一些工人不悬挂或忘记悬挂安全带,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脚手架拆装时施工人员安全带悬挂不便导致的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影响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防护绳,第一支架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并列设置,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防护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用于挂设安全带,并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形成用于装拆脚手架的操作空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平面结构,且下部均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脚手架连接的连接点。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下部分别用于通过脚手架扣件与脚手架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连接杆,第一支撑杆下端用于与脚手架连接;第二支撑杆下端用于与脚手架连接,且与第一支撑杆铰接;连接杆两端分别用于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以形成稳定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上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铰接;连接杆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套设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的滑套,滑套上设有紧固螺栓。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上设有过线孔和收放线组件,过线孔设在第一支架上部,用于防护绳穿过;收放线组件设在第一支架上,与防护绳穿过过线孔的一端连接,用于对防护绳进行收放和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上还设有过线孔内或过线孔一侧的导轮;收放线组件包括用于收放防护绳的收卷轴和设在收卷轴上的棘轮组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还包括拉绳,拉绳一端与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以向外拉拽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还包括安全带延长绳,安全带延长绳一端与防护绳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挂设安全带的挂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还包括两个延长支架,两个延长支架上部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下部可拆卸连接,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安装脚手架待拆装区域的两侧,并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置高于脚手架待拆装区域的防护绳,能够方便施工工人悬挂安全带,而且其行动不受脚手架本身的影响,无需频繁对安全带进行拆挂,有利于提升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同时,整个工装与脚手架待拆装区域之间没有直接连接关系,即使脚手架拆装过程中出现连接不稳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安全防护效果;而在本层脚手架拆装完成后,可以直接将整个工装拆下后移动至下一层的位置,继续对下一层进行拆装,结构简单,使用起来灵活方便,有利于提高脚手架的拆装安全性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的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第一支架;11、过线孔;12、收放线组件;13、导轮;20、第二支架;21、第一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3、连接杆;24、滑套;30、防护绳;40、拉绳;50、安全带延长绳;51、挂环;60、延长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20和防护绳30,第一支架10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第二支架20与第一支架10并列设置,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防护绳30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连接,用于挂设安全带,并与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形成用于装拆脚手架的操作空间。本技术提供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分别安装脚手架待拆装区域的两侧,并在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之间设置高于脚手架待拆装区域的防护绳30,能够方便施工工人悬挂安全带,而且其行动不受脚手架本身的影响,无需频繁对安全带进行拆挂,有利于提升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率;同时,整个工装与脚手架待拆装区域之间没有直接连接关系,即使脚手架拆装过程中出现连接不稳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安全防护效果;而在本层脚手架拆装完成后,可以直接将整个工装拆下后移动至下一层的位置,继续对下一层进行拆装,结构简单,使用起来灵活方便,有利于提高脚手架的拆装安全性和效率。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均为平面结构,以便于移动和存放运输,且下部均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脚手架连接的连接点,以增强连接稳定性,防止向外倾倒。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防护绳30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固定连接,以提升连接可靠性,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下部分别用于通过脚手架扣件与脚手架连接,以方便拆卸和安装。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均包括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和连接杆23,第一支撑杆21下端用于与脚手架连接;第二支撑杆22下端用于与脚手架连接,且与第一支撑杆21铰接;连接杆23两端分别用于与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连接、以形成稳定结构。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铰接连接能够方便在移动或运输储放时收起,以节省空间,方便运输和移动。请参阅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架,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n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并列设置,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以及/n防护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用于挂设安全带,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形成用于装拆脚手架的操作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
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并列设置,下部用于与工作面或脚手架连接;以及
防护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用于挂设安全带,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形成用于装拆脚手架的操作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为平面结构,且下部均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脚手架连接的连接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下部分别用于通过脚手架扣件与脚手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
第一支撑杆,下端用于与脚手架连接;
第二支撑杆,下端用于与脚手架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
连接杆,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以形成稳定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施工安全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孙广彩郄铜钉冯露超李同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