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东佐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及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25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5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包括若干纵向支撑板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纵向支撑板的横向支撑板,纵向支撑板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横梁固定部。一种采用前述预制建筑单元的拼接式建筑,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以及竖直方向上堆叠的预制建筑单元以及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和立柱。上述方案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现场施工工作量小、施工成本低、外形美观以及强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及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及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建筑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加上后续的刷漆、贴砖等工序,现场施工量大,发达国家人工成本高,国内的人工成本也日益高涨,造成建筑的施工成本高。另外,现有的框架式结构建筑中,利用柱和楼板在两者之间的连接节点处进行支撑受力,受力面积小,因此强度较低,在特别是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容易造成崩塌,造成生命财产的侵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建筑单元、拼装式建筑及带屋顶的拼装式建筑,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现场施工工作量小、施工成本低、外形美观以及强度高的特点,尤其是改变了传统建筑框架结构或钢结构的梁柱式节点连接方式,使结构达到更好的荷载受力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建筑单元,包括若干纵向支撑板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纵向支撑板的横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边角处,所述纵向支撑板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所述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横梁固定部。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建筑单元为矩形体,预制建筑单元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纵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第一纵向支撑子板,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且槽口朝向预制建筑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一立柱容纳槽为立柱固定部,位于底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底部的横向支撑板包括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与位于预制室内空间外侧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为横梁固定部;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的截面为L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包括所述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底端并向预制室内空间外侧延伸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与第二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为所述横梁固定部。进一步的,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还包括另一个第二横向支撑子板,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建筑单元为矩形体,预制建筑单元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纵向支撑板,其中至少一个纵向支撑板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弧心朝向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和第一立柱容纳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孔。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钢筋,所述钢筋的端部放置在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楼板钢管和若干间隔设置的钢管连接板,所述钢管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楼板钢管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钢管连接板相互垂直组装。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还包括钢筋,所述钢管连接板上设有钢筋安装槽,钢筋依次安装在每个钢管连接板的钢筋安装槽中。进一步的,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同一侧面的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隔断空间。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隔断空间内设有预制隔断单元,所述预制隔断单元为窗单元、面板单元以及墙单元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隔断空间内设有墙单元,所述墙单元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两墙板组件、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中间连接件以及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竖直设置的墙板钢管,所述墙板组件包括若干墙板、连接上下两墙板的横向连接条以及连接左右两墙板的纵向连接条,所述横向连接条包括上卡槽、下卡槽以及内卡槽,位于横向连接条上方的墙板的下侧边插入上卡槽中,位于横向连接条下方的墙板的上侧边插入下卡槽中,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第一连接条与设在两第一连接条之间并连接两第一连接条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供墙板钢管插入的钢管安装孔,两第一连接条分别设在两侧的两横向连接条上的内卡槽中,位于墙单元上方的横向支撑板上设有浇筑口。一种采用前述预制建筑单元的拼装式建筑,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以及竖直方向上堆叠的预制建筑单元以及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和立柱,位于上方的预制建筑单元的楼板形成位于下方的预制建筑单元的天花板,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立柱容纳槽内,所述横梁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横梁容纳槽内,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在上下两第一横梁容纳槽中,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的底面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的上表面相贴,位于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的顶面与位于上方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的下表面相贴,所述立柱穿过位于同一纵向的一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立柱容纳槽,所述横梁穿过位于同一横向的一个以上的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横梁容纳槽。进一步的,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还包括另一个第二横向支撑子板,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上下两预制建筑单元的横向支撑板相互固定。进一步的,各预制建筑单元相接处的第一横梁容纳槽形成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位于建筑外侧面的中间位置的横梁以及位于建筑内部的横梁设在第一中间横梁容纳槽中。进一步的,位于建筑同一层内部的四个相互接触的第一立柱容纳槽形成第一中间立柱容纳槽,位于建筑内部的立柱固设在第一中间立柱容纳槽中。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预制建筑单元,所述第二预制建筑单元包括若干支撑单元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支撑单元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支撑单元的所述横向支撑板,所述支撑单元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边角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可拆式的和横向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单元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所述横梁固定部。进一步的,还包括覆盖在建筑外侧边角处立柱的外侧的第一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覆盖在建筑外侧中间位置立柱的外侧的第二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以及覆盖在建筑外侧中间位置横梁的外侧的第三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所述第一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包括两条第一安装条以及第一装饰板,两条第一安装条分别固设在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相互远离的一端,第一装饰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第一安装条上并与纵向支撑板之间形成矩形的容纳空间,所述立柱设在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隔热防腐蚀装饰结构包括两条第二安装条以及第二装饰板,两条第二安装条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靠近外侧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纵向支撑板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纵向支撑板的横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边角处,所述纵向支撑板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所述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横梁固定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纵向支撑板以及分别设在相邻两纵向支撑板的顶部以及底部并连接两纵向支撑板的横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边角处,所述纵向支撑板与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室内空间,位于下方的横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楼板空间,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所述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部分形成横梁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建筑单元为矩形体,预制建筑单元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纵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包括两相互垂直的第一纵向支撑子板,两第一纵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立柱容纳槽且槽口朝向预制建筑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一立柱容纳槽为立柱固定部,位于底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底部的横向支撑板包括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的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与位于预制室内空间外侧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为横梁固定部;
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的截面为L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包括所述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以及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底端并向预制室内空间外侧延伸的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与第二横向支撑子板形成L型的第一横梁容纳槽,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为所述横梁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截面为Z型,位于顶部的横向支撑板还包括另一个第二横向支撑子板,两第二横向支撑子板设在第一横向支撑子板两端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两所述第二横向支撑子板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建筑单元为矩形体,预制建筑单元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所述纵向支撑板,其中至少一个纵向支撑板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弧心朝向预制室内空间的外侧,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形成立柱固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容纳槽和第一立柱容纳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纵横交错设置的钢筋,所述钢筋的端部放置在横向支撑板位于预制建筑单元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空间内设置有预制楼板加强组件,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楼板钢管和若干间隔设置的钢管连接板,所述钢管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楼板钢管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钢管连接板相互垂直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加强组件还包括钢筋,所述钢管连接板上设有钢筋安装槽,钢筋依次安装在每个钢管连接板的钢筋安装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位于预制建筑单元同一侧面的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之间形成预制隔断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隔断空间内设有预制隔断单元,所述预制隔断单元为窗单元、面板单元以及墙单元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隔断空间内设有墙单元,所述墙单元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两墙板组件、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中间连接件以及设在两墙板组件之间的若干竖直设置的墙板钢管,所述墙板组件包括若干墙板、连接上下两墙板的横向连接条以及连接左右两墙板的纵向连接条,所述横向连接条包括上卡槽、下卡槽以及内卡槽,位于横向连接条上方的墙板的下侧边插入上卡槽中,位于横向连接条下方的墙板的上侧边插入下卡槽中,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第一连接条与设在两第一连接条之间并连接两第一连接条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供墙板钢管插入的钢管安装孔,两第一连接条分别设在两侧的两横向连接条上的内卡槽中,位于墙单元上方的横向支撑板上设有浇筑口。


1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建筑单元的拼装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在水平方向上拼接以及竖直方向上堆叠的预制建筑单元以及设在相邻两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横梁和立柱,位于上方的预制建筑单元的楼板形成位于下方的预制建筑单元的天花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佐
申请(专利权)人:杨东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