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187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包括井具主体,井具主体由用于相合以保持形成密闭腔室的上井具和下井具组成,位于上井具和下井具的对接处通过具有卸力作用的密闭部闭合,采用了密闭部闭合作为闭锁部分,密闭部具有良好的抗垂直力冗余量,在抵抗垂直力过程中,纹路单元扩张并拉扯凸出部分指向部凹处外扩或保持垂直,收缩率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复合检查井
本技术属于用于通讯、电力、水利(水表井、阀门井)、路灯、天网监控等抗腐蚀密封式地埋井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复合检查井。
技术介绍
地埋井具是指的用于通讯、电力、水利(水表井、阀门井)、路灯、天网监控等环境下用于地埋的的用于保护电子器具、线缆接头和重要器件枢纽的闭合箱体,现有技术的地埋箱体具有以下缺陷:①箱体预埋的地下,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长期浸泡和金属腐蚀,其表面硬度会下降,在低温和高温情况下会出现开裂变形造成密封环境破坏而导致的内部环境损伤,因此需要保证器具本身良好的抗腐蚀性、提升冷热耐受程度。②地埋井具还存在一个问题即,产品皆为在工厂中批量生产,并且往往具备一定空间量,在高度宽度方面无法进一步压缩,这就制约了产品易运输性能,因此需要保证的易运输性。③产品的使用环境在地下,预埋箱在地下环境垂直于侧壁会始终施加垂直力,尤其是长期承压的比如路面井具,垂直力不可控,对于密闭式密封井具而言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隐患,在保证造价的基础上采用,塑性材料作为井具,并且保证其易运输性即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对于地埋井具而言其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其实现了易于运输,抗垂直施压,密封性能优良,高硬度的良好效能。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包括井具主体,井具主体由用于相合以保持形成密闭腔室的上井具和下井具组成,位于上井具和下井具的对接处通过具有卸力作用的密闭部闭合;所述的密闭部包括设置在下井具口沿的卸力凹纹及设置在上井具口沿的卸力凸纹,所述的卸力凹纹与卸力凸纹纹路走向相同且嵌合以闭合所述的井具主体,位于所述的密闭部的走向曲线中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口沿边侧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凹凸状的纹路单元,两个纹路单元互成镜像对称。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的口沿的长方向侧各形成多个纹路单元,每位于同一侧的纹路单元依次串联,且所述的双侧的纹路单元互成镜像对称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的口沿的宽方向侧各形成一过渡纹单元,过渡纹单元中部向内凸起,所述的过渡纹单元向内凸起部分的两端分别向外凹出,所述的纹路单元与所述的过渡纹单元首尾相接形成封闭的曲线轮廓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井具和下井具长方向壁面都具有凹凸状肋部,所述的凹凸状肋部的顶沿即为所述的纹路单元,位于上井具和下井具长方向壁面形成交错的凹凸状。进一步的,位于上井具的侧沿具有向外伸出的折弯,上井具扣合后折弯位于所述的密闭部外周。进一步的,位于上井具顶部具有作为顶部开口的井具口部,位于井具口部扣合有用于防止液体渗入所述的密闭腔室的顶盖。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井具和下井具都为矩形扩口状箱体,上井具和下井具口沿对角线最大。进一步的,位于卸力凹纹与卸力凸纹的对接处通过结构胶密封固连。进一步的,井具主体内包含用于提高硬度和抗挤压性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为包括联苯二酐单体、共轭/绝缘聚合物热电高分子、异氰酸酯化物材料、芳纶纤维、玄武岩限位的其中一种或者其中任意多种的组合。一种多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包括井具主体,井具主体由用于相合以保持形成密闭腔室的上井具、中间井具、下井具组成,位于上井具、中间井具、下井具自上而下的依次对接,所述的每个对接处都设置通过具有卸力作用的密闭部闭合;所述的密闭部包括设置在下井具口沿的卸力凹纹及设置在口沿上井具卸力凸纹,所述的卸力凹纹与卸力凸纹纹路走向相同且嵌合以闭合所述的井具主体;位于所述的密闭部的走向曲线中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口沿边侧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凹凸状的纹路单元,两个纹路单元互成镜像对称。进一步的,述的中间井具为矩形,中间井具由组成中间井具且依次首尾相拼合的边面板组成,每个边面板与相邻的边面板的嵌合对接处通过构胶密封固连。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密闭部闭合作为闭锁部分,密闭部具有良好的抗垂直力冗余量,在抵抗垂直力过程中,纹路单元扩张并拉扯凸出部分指向部凹处外扩或保持垂直,收缩率可靠。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后,本机构的硬度达到现有技术中的箱体的八倍以上,机构的抗裂性能得到提升,可以有效防止机构在挤压过程中的抗裂性。本机构所提出的密闭部,除了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还与机构构型的肋部相连通,受力部分与机构整体相关联,整体抗压性能优良,具备良好的可推广性和良好的实时性。附图说明图1为整体结构图。图2为下井具俯视图。图3为密闭部的走向曲线。图4为密闭部的匹配结构。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多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结构图。附图中的标记为:上井具1、下井具2、凹凸状肋部3、折弯4、卸力凹纹5、卸力凸纹6、纹路单元a、过渡纹单元b、密闭部ab、中间井具1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根据附图1-5进行说明:提供如图1-3所示,一种双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包括井具主体,井具主体由用于相合以保持形成密闭腔室的上井具和下井具组成,位于上井具和下井具的对接处通过具有卸力作用的密闭部闭合,所述的上井具和下井具长方向壁面都具有凹凸状肋部,位于上井具的侧沿具有向外伸出的折弯,上井具扣合后折弯位于所述的密闭部外周。所述的密闭部包括设置在下井具口沿的卸力凹纹及设置在上井具口沿的卸力凸纹,所述的卸力凹纹与卸力凸纹纹路走向相同且嵌合以闭合所述的井具主体,位于卸力凹纹与卸力凸纹的对接处通过结构胶密封固连。位于所述的密闭部的走向曲线中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口沿边侧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凹凸状的纹路单元,两个纹路单元互成镜像对称。如图3-5所示,位于所述的口沿的长方向侧各形成多个纹路单元,每位于同一侧的纹路单元依次串联,且所述的双侧的纹路单元互成镜像对称,位于所述的口沿的宽方向侧各形成一过渡纹单元,过渡纹单元中部向内凸起,所述的过渡纹单元向内凸起部分的两端分别向外凹出,所述的纹路单元与所述的过渡纹单元首尾相接形成封闭的曲线轮廓,所述的凹凸状肋部的顶沿即为所述的纹路单元,位于上井具和下井具长方向壁面形成交错的凹凸状。位于上井具顶部具有作为顶部开口的井具口部,位于井具口部扣合有用于防止液体渗入所述的密闭腔室的顶盖,所述的上井具和下井具都为矩形扩口状箱体,上井具和下井具口沿对角线最大。井具主体内包含用于提高硬度和抗挤压性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为包括联苯二酐单体、共轭/绝缘聚合物热电高分子、异氰酸酯化物材料、芳纶纤维、玄武岩限位的其中一种或者其中任意多种的组合。实施例2,以下根据附图6进行说明:提供如图6所示,一种双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包括包括井具主体,井具主体由用于相合以保持形成密闭腔室的上井具、中间井具、下井具组成,位于上井具、中间井具、下井具自上而下的依次对接,所述的每个对接处都设置通过具有卸力作用的密闭部闭合;所述的密闭部包括设置在下井具口沿的卸力凹纹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其特征在于:/n包括井具主体,井具主体由用于相合以保持形成密闭腔室的上井具和下井具组成,位于上井具和下井具的对接处通过具有卸力作用的密闭部闭合;/n所述的密闭部包括设置在下井具口沿的卸力凹纹及设置在上井具口沿的卸力凸纹,所述的卸力凹纹与卸力凸纹纹路走向相同且嵌合以闭合所述的井具主体,/n位于所述的密闭部的走向曲线中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口沿边侧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凹凸状的纹路单元,两个纹路单元互成镜像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其特征在于:
包括井具主体,井具主体由用于相合以保持形成密闭腔室的上井具和下井具组成,位于上井具和下井具的对接处通过具有卸力作用的密闭部闭合;
所述的密闭部包括设置在下井具口沿的卸力凹纹及设置在上井具口沿的卸力凸纹,所述的卸力凹纹与卸力凸纹纹路走向相同且嵌合以闭合所述的井具主体,
位于所述的密闭部的走向曲线中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位于口沿边侧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凹凸状的纹路单元,两个纹路单元互成镜像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口沿的长方向侧各形成多个纹路单元,每位于同一侧的纹路单元依次串联,且所述的双侧的纹路单元互成镜像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口沿的宽方向侧各形成一过渡纹单元,过渡纹单元中部向内凸起,所述的过渡纹单元向内凸起部分的两端分别向外凹出,所述的纹路单元与所述的过渡纹单元首尾相接形成封闭的曲线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井具和下井具长方向壁面都具有凹凸状肋部,所述的凹凸状肋部的顶沿即为所述的纹路单元,位于上井具和下井具长方向壁面形成交错的凹凸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体装配式复合检查井,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井具的侧沿具有向外伸出的折弯,上井具扣合后折弯位于所述的密闭部外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益泽电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