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井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582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申请涉及一种阀门井,包括上部呈开口设置的井体、安装于井体的上方且控制井体开口启闭的井盖以及安装于井体下端的减震座机构,所述井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管道孔和第二管道孔,所述第一管道孔和第二管道孔均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包括具有弹性且一端密封连接于第一管道孔或者第二管道孔的伸缩管以及连接于伸缩管的另一端的连接管,两根所述伸缩管远离井体的一端分别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于预埋在地层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两根连接管之间连接有内置于井体且带有阀门的控制管道。本申请具有提高阀门井的抗震防水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井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阀门井
,尤其是涉及一种阀门井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阀门井是地下管道(如自来水、油、天然气管道等)的阀门为了在需要进行开启和关闭部分管网操作或者检修作业时方便,就设置类似小房间的一个坑(或井),将阀门等安装布置在这个坑里,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管道,防止管道堵塞的枢纽,这个坑就叫阀门井。现有技术的阀门井砖砌阀门井和钢筋混泥土阀门井,通常预埋管道与阀门井的连接方式是刚性密封连接,抗震系数较低,我国部分地区处于多地震发生带,经常发生地震导致预埋管道与阀门井的连接处以及阀门井侧壁容易发生破裂现象,导致地层内的水渗入至阀门井内致使阀门井积水,管道、阀门长期浸泡在水中,容易发生腐蚀现象,影响管道、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阀门井的抗震防水性能,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阀门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阀门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阀门井,包括上部呈开口设置的井体、安装于井体的上方且控制井体开口启闭的井盖以及安装于井体下端的减震座机构,所述井体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管道孔和第二管道孔,所述第一管道孔和第二管道孔均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包括具有弹性且一端密封连接于第一管道孔或者第二管道孔的伸缩管以及连接于伸缩管的另一端的连接管,两根所述伸缩管远离井体的一端分别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于预埋在地层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两根连接管之间连接有内置于井体且带有阀门的控制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伸缩管,安装管与预埋于地层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连接方式为柔性连接,使得井体与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变化量,减少因为地基沉降导致进水管道与井体的连接处或者出水管道与井体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下降的可能,地层的水由第一管道孔或者第二管道孔渗透进入井体内,井体设置有减震座机构,提高井体的抗震能力,有效减少因为地震导致井体侧壁发生断裂的可能,从而进一步减少地层的水由第一管道孔或者第二管道孔渗透进入井体内的可能。优选的,所述减震座机构包括设置于井体下端面的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连接板下方的第二连接板、两根呈相互交叉设置且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减震杆以及限制两根减震杆之间的夹角的第一减震弹簧,两根所述减震杆中部铰接且位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减震杆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减震杆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并且两根减震杆相互交叉铰接设置,两根减震杆的转角变化使得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上下高度距离具有一定的变化空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当发生地震时,井体受到竖向的作用力,从而挤压两根减震杆,两根减震杆的端部产生分别向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两边张开的趋势,迫使第一减震弹簧发生弹簧形变,第一减震弹簧产生形变力,用于抵消部分冲击力,从而达到提高井体的抗震能力。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面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和一对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滑动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分别铰接于两根减震杆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面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和一对滑移连接于第二滑槽的第二滑动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铰接于两根减震杆的下端,第一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第一滑动块之间或者固定连接于两第二滑动块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于第一连接板的第一滑槽和开设于第二连接板上端面的第二滑槽分别供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平稳滑移,实现两根减震杆的转动角度调节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高度变化调节,当井体受到竖向的冲击力,两根减震杆的夹角增大,导致两第一滑动块、两第二滑动块分别朝相互远离方向滑移,从而对第一减震弹簧进行拉伸,从而实现第一减震弹簧对部分冲击力进行抵消。优选的,所述井体的下端面开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凸出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与第三滑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三滑槽以及第三滑动块,使得井体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能够沿横向发生相对滑移运动,设置于第三滑动块与第三滑槽内侧壁之间的第二减震弹簧能够对于横向波产生减震的作用,在地震结束后,第二减震弹簧提供回复力,使结构恢复。优选的,所述减震座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二连接板下方且固定安装于地层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四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凸出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所述第四滑槽的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与第四滑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减震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第四滑槽以及第四滑动块,使得基座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能够沿纵向发生相对滑移运动,设置于第四滑动块与第四滑槽内侧壁之间的第三减震弹簧能够对于纵向波产生减震的作用,在地震结束后,第三减震弹簧提供回复力,使结构恢复。优选的,所述基座穿设有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远离基座的一端深入到地层内,且在混凝土柱位于地层内的一端上一体化设置有呈圆锥状的防脱块,所述防脱块靠近混凝土柱的端面直径大于混凝土柱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混凝土柱以及防脱块,实现将基座固定于地层上,增加井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优选的,所述伸缩管设置有密封安装于第一管道孔或者第二管道孔的连接端套,所述第一管道孔、第二管道孔均浇筑有掺入膨胀剂的细砂混凝土,所述连接端套的外周壁凸出设置有提高连接端套与其周边掺入膨胀剂的细砂混凝土咬合强度的止水环,所述止水环同轴凸出设置有嵌设于细砂混凝土的限位环,所述连接端套与连接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细砂混凝土浇筑连接端盖外壁与第一管道孔、第二管道孔的内壁之间,浇筑有掺入膨胀剂的细砂混凝土确保安装管与井体之间的抗渗效果,设置有止水环,进一步提高伸缩管与井体之间的抗渗性,设置有限位环,提高伸缩管与其周边掺入膨胀剂的细砂混凝土咬合强度,增强安装管置于井体的管道孔中的牢固性。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靠近控制管道的一端沿轴向滑移密封连接有滑动套管,所述滑动套管靠近连接管的端部外周壁环设有推动环,所述滑动套管与控制管道通过法兰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滑动套管,使得连接管与控制管道之间具有一定的补偿量,便于控制管道与连接管的安装,提高管道之间安装的便捷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阀门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测量定位,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定位,轴线位置、基点高程、平面尺寸作出明显标记;步骤S2、井室开挖,井室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按设计图纸对井室进行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延伸,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步骤S3、井室内壁抹面处理,在井室的内侧壁以及底壁涂抹1:2.5的水泥砂浆层,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则用1:3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达到强度后进行下道工序;步骤S4、吊装阀门井,通过吊机将预制的阀门井吊装于井室,井室与井体之间留有间隙;步骤S5、各管道安装连接;步骤S6、井圈及井盖安装。通过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呈开口(11)设置的井体(1)、安装于井体(1)的上方且控制井体(1)开口(11)启闭的井盖(2)以及安装于井体(1)下端的减震座机构(3),所述井体(1)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管道孔(12)和第二管道孔(13),所述第一管道孔(12)和第二管道孔(13)均设有安装管(7),所述安装管(7)包括具有弹性且一端密封连接于第一管道孔(12)或者第二管道孔(13)的伸缩管(71)以及连接于伸缩管(71)的另一端的连接管(72),两根所述伸缩管(71)远离井体(1)的一端分别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于预埋在地层的进水管道(4)和出水管道(5),两根连接管(72)之间连接有内置于井体(1)且带有阀门的控制管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呈开口(11)设置的井体(1)、安装于井体(1)的上方且控制井体(1)开口(11)启闭的井盖(2)以及安装于井体(1)下端的减震座机构(3),所述井体(1)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管道孔(12)和第二管道孔(13),所述第一管道孔(12)和第二管道孔(13)均设有安装管(7),所述安装管(7)包括具有弹性且一端密封连接于第一管道孔(12)或者第二管道孔(13)的伸缩管(71)以及连接于伸缩管(71)的另一端的连接管(72),两根所述伸缩管(71)远离井体(1)的一端分别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于预埋在地层的进水管道(4)和出水管道(5),两根连接管(72)之间连接有内置于井体(1)且带有阀门的控制管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机构(3)包括设置于井体(1)下端面的第一连接板(31)、位于第一连接板(31)下方的第二连接板(32)、两根呈相互交叉设置且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的减震杆(33)以及限制两根减震杆(33)之间的夹角的第一减震弹簧(34),两根所述减震杆(33)中部铰接且位于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3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下端面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313)和一对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313)的第一滑动块(314),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314)分别铰接于两根减震杆(33)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上端面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321)和一对滑移连接于第二滑槽(321)的第二滑动块(322),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322)铰接于两根减震杆(33)的下端,第一减震弹簧(3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第一滑动块(314)之间或者固定连接于两第二滑动块(3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31)凸出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的第三滑动块(311),所述第三滑动块(311)与第三滑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3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机构(3)还包括位于第二连接板(32)下方且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向林叶青李晔蒋翀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兴港建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