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10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阻车桩安全使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包括不锈钢柱、导向柱和外筒,所述不锈钢柱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外沿设有第一斜坡,所述不锈钢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导向柱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法兰,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置第二法兰,所述下固定法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不锈钢柱沿导向柱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法兰滑动装配于导向柱上;所述外筒顶端设置有不锈钢法兰,所述不锈钢法兰的内沿设有第二斜坡,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可密封配合,当车辆通过阻车桩碾压到盖体,由于盖体和不锈钢法兰的斜度拼接方式,从而阻止了盖体的下沉,避免压到机芯,导致机芯损坏,减轻设备本身的损伤,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
本技术涉及阻车桩安全使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
技术介绍
阻车桩主要是用于控制车辆通行的一种装置,现有的阻车桩主要由不锈钢盖、升降不锈钢柱、连接法兰盘、导向柱、导向柱固定法兰盘、升降机芯、机芯底座、设备外筒、红外感应等组成,当车辆到达阻车桩附近时,红外感应将会接受到来车信号,控制机箱接受到来车信号后给升降机芯指令,升降机芯发生工作将升降不锈钢柱下降,升降不锈钢柱降到最低点后,车辆通过阻车桩,当车辆离开阻车桩红外感应范围后,升降不锈钢柱升起,现有的阻车桩的缺点是当车辆通过阻车桩时,车辆会压到阻车桩的不锈钢盖,造成阻车桩不锈钢盖下沉,压到机芯,导致机芯损坏,对阻车桩本身造成严重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通过将盖体和法兰的连接方式设计成斜度拼接方式,当车辆碾压到盖体时,就阻止了盖体的下沉。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包括不锈钢柱、导向柱和外筒,所述不锈钢柱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外沿设有第一斜坡,所述不锈钢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设置有滑孔,所述导向柱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法兰,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置第二法兰,所述下固定法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不锈钢柱沿导向柱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法兰通过滑孔滑动装配于导向柱上;所述外筒顶端设置有不锈钢法兰,所述不锈钢法兰的内沿设有第二斜坡,所述盖体的第一斜坡和不锈钢法兰的第二斜坡可密封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坡的角度为70度,所述第二斜坡的角度为20度。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内设置有与不锈钢柱相连接的上固定法兰,所述上固定法兰与驱动装置的上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法兰上设置有低位限高支撑管,当不锈钢柱和第一法兰相对导向柱向下滑动到预定位置,所述低位限高支撑管与第一法兰抵接。进一步的,所述低位限高支撑管上设置有尼龙垫。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法兰上设置有尼龙套。进一步的,所述滑孔处设置有导向套。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泵和升降油缸。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法兰与盖体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法兰和不锈钢柱之间、所述外筒与不锈钢法兰之间均通过螺丝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通过将盖体的外沿和不锈钢法兰的内沿设计为斜坡结构,两者通过斜度拼接方式密封配合,阻止了盖体的下沉现象发生,避免压到机芯,导致机芯损坏,减轻设备本身的损伤,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阻车桩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不锈钢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包括不锈钢柱3、导向柱8和外筒9,所述不锈钢柱3的顶部设置有盖体1,所述盖体1的外沿设有第一斜坡11,所述盖体1内设置有与不锈钢柱3相连的上固定法兰2,所述不锈钢柱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法兰4,所述第一法兰4上设置有滑孔,所述导向柱8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法兰10,所述导向柱8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5,所述下固定法兰10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上端连接上固定法兰2,由于上固定法兰2与不锈钢柱3相连接,当驱动装置顶着上固定法兰上下运动,从而驱动不锈钢柱3和第一法兰4沿导向柱8上下运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泵15和升降油缸14,所述第一法兰4通过滑孔滑动装配于导向柱8上;所述外筒9的顶端设置有不锈钢法兰6,所述不锈钢法兰6的内沿设有第二斜坡,所述盖体1的第一斜坡11和不锈钢法兰6的第二斜坡61可密封配合。本技术的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当不锈钢柱3降到最低点后,盖体1的外沿卡入不锈钢法兰6的内沿内,此时由于盖体1的外沿设有第一斜坡11,不锈钢法兰6的内沿设有第二斜坡61,当车辆通过阻车桩时,碾压到盖体1,盖体1的第一斜坡11和不锈钢法兰6的第二斜坡61之间的斜度拼接密封配合,从而阻止了盖体1的下沉,避免压到机芯,导致机芯损坏,减轻设备本身的损伤,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斜坡11的角度为70度,所述第二斜坡61的角度为20度,这种斜度拼接方式所能实现的防沉效果更优。其中,所述下固定法兰10上设置有低位限高支撑管12,当不锈钢柱3和第一法兰4相对导向柱8向下滑动到预定位置,所述低位限高支撑管12与第一法兰4抵接,所述低位限高支撑管12是为了从底部对不锈钢柱3和第一法兰4起到支撑作用,限制不锈钢柱3和第一法兰4继续向下滑动,防止车辆压过该阻车桩装置时造成盖体的下沉现象发生,避免压到机芯,导致机芯损坏,减轻设备本身的损伤,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其中,所述低位限高支撑管12上设置有尼龙垫13,当第一法兰4和不锈钢柱3下降到低位限高支撑管12时,尼龙垫13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防止第一法兰4和低位限高支撑管12的刚性接触,从而造成两者的磨损和损坏。其中,所述第二法兰5上设置有尼龙套7,当不锈钢柱3在升降过程中穿过第二法兰5和尼龙套7,减少了不锈钢柱3的磨损。其中,所述滑孔处设置有导向套16,当第一法兰4在导向柱8上滑动时,导向套16防止第一法兰4和导向柱8之间的摩擦。其中,所述上固定法兰2与盖体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便固定法兰2与盖体1的拆卸。其中,所述上固定法兰2和不锈钢柱3之间以及外筒9与不锈钢法兰6之间均通过螺丝固定,主要是为了固定法兰2和不锈钢法兰6在装置中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移位或脱落。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不锈钢柱,所述不锈钢柱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外沿设有第一斜坡,所述不锈钢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设置有滑孔;/n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法兰,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下固定法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不锈钢柱沿导向柱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法兰通过滑孔滑动装配于导向柱上;/n外筒,所述外筒的顶端设置有不锈钢法兰,所述不锈钢法兰的内沿设有第二斜坡,所述盖体的第一斜坡和不锈钢法兰的第二斜坡可密封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不锈钢柱,所述不锈钢柱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外沿设有第一斜坡,所述不锈钢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上设置有滑孔;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法兰,所述导向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下固定法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不锈钢柱沿导向柱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法兰通过滑孔滑动装配于导向柱上;
外筒,所述外筒的顶端设置有不锈钢法兰,所述不锈钢法兰的内沿设有第二斜坡,所述盖体的第一斜坡和不锈钢法兰的第二斜坡可密封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的角度为70度,所述第二斜坡的角度为2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碾压的阻车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设置有与不锈钢柱相连接的上固定法兰,所述上固定法兰与驱动装置的上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传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欧力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