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07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包括桁架,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横管、第二横管、第三横管、斜向底管、第一中间斜管、第二中间斜管、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三竖管,所述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二竖管的上端,所述第二横管另一端和第三横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竖管的上端,所述第三横管另一端通过角梁安装在第三竖管上,所述斜向底管一端安装在第二竖管的下端,该斜向底管另一端与第三竖管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管下端通过连接角与斜向底管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斜管的一端连接第二横管和第一竖管的连接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管和斜向底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中间斜管一端与角梁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角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面钢混组合梁,具体的说,尤其是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
技术介绍
现有的桥面建设需要预先将制好的钢梁桥面板钢筋砼运输到现场进行吊装,拼装焊接钢箱梁的湿接缝钢筋后浇筑湿接缝混凝土形成整体,这个过程对于桥下交通十分繁忙的环境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道路进行交通疏导防护,同时也急需尽量缩短封闭交通施工时间,而且运输制好的钢梁桥面板钢筋砼成本较大,吊装难道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包括桁架,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横管、第二横管、第三横管、斜向底管、第一中间斜管、第二中间斜管、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三竖管,所述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二竖管的上端,所述第二横管另一端和第三横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竖管的上端,所述第三横管另一端通过角梁安装在第三竖管上,所述斜向底管一端安装在第二竖管的下端,该斜向底管另一端与第三竖管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管下端通过连接角与斜向底管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斜管的一端连接第二横管和第一竖管的连接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管和斜向底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中间斜管一端与角梁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角相连接,所述第一横管、第二横管和第三横管上方设有斜向的方木,所述方木上设有厚竹胶板,所述角梁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与厚竹胶板相连接的钢箱梁翼板,所述螺栓上设有钢管套。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中,所述第三竖管外侧设有腹板,该腹板上端与钢箱梁翼板相连接。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中,所述腹板包括钢箱梁外腹板和竖向肋板,该钢箱梁外腹板和竖向肋板相连接,该钢箱梁外腹板另一侧与第三竖管侧面相连接。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中,所述第三横管靠近角梁处的上方设有木楔槽,该木楔槽内设有第一木楔,所述第一竖管上端设有第一顶托,该第一顶托上端设有第二木楔,所述第二竖管上端设有第二顶托,该第二顶托上端设有第三木楔,该第一木楔、第二木楔和第三木楔上端顶着方木。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中,所述第一横管、第二横管、第三横管和斜向底管上均设有纵向连接钢管。上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中,所述第一横管的另一端设有竖向的栏杆立柱,该栏杆立柱上设有扶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结构可现场焊接成钢结构梁体,再整体现浇梁体混凝土形成桥面板,从而节约大量运输成本,减小运输难度及吊装难度,也缩短了现场封闭交通时间,施工灵活性强,拼装、拆除操作较为方便,选用材料较少造价低且施工速度快,不占用桥下施工空间,不受施工区域的制约,不影响桥下交通,支架结构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横管1、第二横管2、第三横管3、斜向底管4、第一中间斜管5、第二中间斜管6、第一竖管7、第二竖管8、第三竖管9、连接角10、角梁11、纵向连接钢管12、木楔槽13、第一木楔14、第一顶托15、第二木楔16、第二顶托17、第三木楔18、方木19、厚竹胶板20、钢箱梁外腹板21、竖向肋板22、螺栓23、钢箱梁翼板24、钢管套25、梁体混凝土26、栏杆立柱27、扶手28。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包括桁架,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横管1、第二横管2、第三横管3、斜向底管4、第一中间斜管5、第二中间斜管6、第一竖管7、第二竖管8和第三竖管9,所述第一横管1和第二横管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二竖管8的上端,所述第二横管2另一端和第三横管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竖管7的上端,所述第三横管3另一端通过角梁11安装在第三竖管9上,所述斜向底管4一端安装在第二竖管8的下端,该斜向底管4另一端与第三竖管9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管7下端通过连接角10与斜向底管4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斜管5的一端连接第二横管2和第一竖管7的连接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管8和斜向底管4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中间斜管6一端与角梁11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角10相连接,所述第一横管1、第二横管2和第三横管3上方设有斜向的方木19,所述方木19上设有厚竹胶板20,所述角梁11上端通过螺栓23安装有与厚竹胶板2相连接的钢箱梁翼板24,所述螺栓23上设有钢管套25。所述第三竖管9外侧设有腹板,该腹板上端与钢箱梁翼板24相连接,通过将第三竖管9于钢箱梁的腹板焊接即可,所述腹板包括钢箱梁外腹板21和竖向肋板22,该钢箱梁外腹板21和竖向肋板22相连接,该钢箱梁外腹板21另一侧与第三竖管9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三横管3靠近角梁11处的上方设有木楔槽13,该木楔槽13内设有第一木楔14,所述第一竖管7上端设有第一顶托15,该第一顶托15上端设有第二木楔16,所述第二竖管8上端设有第二顶托17,该第二顶托17上端设有第三木楔18,该第一木楔14、第二木楔16和第三木楔18上端顶着方木19,所述第一顶托15和第二顶托17可顶起木楔,从而使方木19形成斜面,方便浇梁体混凝土。所述第一横管1、第二横管2、第三横管3和斜向底管4上均设有纵向连接钢管12,使整体结构更稳定、安全,所述第一横管1的另一端设有竖向的栏杆立柱27,该栏杆立柱27上设有扶手28。本技术的结构可现场焊接成钢结构梁体,再整体现浇梁体混凝土26形成桥面板,从而节约大量运输成本,减小运输难度及吊装难度,也缩短了现场封闭交通时间,施工灵活性强,拼装、拆除操作较为方便,选用材料较少造价低且施工速度快,不占用桥下施工空间,不受施工区域的制约,不影响桥下交通,支架结构安全可靠。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包括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横管(1)、第二横管(2)、第三横管(3)、斜向底管(4)、第一中间斜管(5)、第二中间斜管(6)、第一竖管(7)、第二竖管(8)和第三竖管(9),所述第一横管(1)和第二横管(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二竖管(8)的上端,所述第二横管(2)另一端和第三横管(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竖管(7)的上端,所述第三横管(3)另一端通过角梁(11)安装在第三竖管(9)上,所述斜向底管(4)一端安装在第二竖管(8)的下端,该斜向底管(4)另一端与第三竖管(9)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管(7)下端通过连接角(10)与斜向底管(4)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斜管(5)的一端连接第二横管(2)和第一竖管(7)的连接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管(8)和斜向底管(4)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中间斜管(6)一端与角梁(11)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角(10)相连接,所述第一横管(1)、第二横管(2)和第三横管(3)上方设有斜向的方木(19),所述方木(19)上设有厚竹胶板(20),所述角梁(11)上端通过螺栓(23)安装有与厚竹胶板相连接的钢箱梁翼板(24),所述螺栓(23)上设有钢管套(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包括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第一横管(1)、第二横管(2)、第三横管(3)、斜向底管(4)、第一中间斜管(5)、第二中间斜管(6)、第一竖管(7)、第二竖管(8)和第三竖管(9),所述第一横管(1)和第二横管(2)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二竖管(8)的上端,所述第二横管(2)另一端和第三横管(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竖管(7)的上端,所述第三横管(3)另一端通过角梁(11)安装在第三竖管(9)上,所述斜向底管(4)一端安装在第二竖管(8)的下端,该斜向底管(4)另一端与第三竖管(9)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竖管(7)下端通过连接角(10)与斜向底管(4)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斜管(5)的一端连接第二横管(2)和第一竖管(7)的连接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管(8)和斜向底管(4)的连接处,所述第二中间斜管(6)一端与角梁(11)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角(10)相连接,所述第一横管(1)、第二横管(2)和第三横管(3)上方设有斜向的方木(19),所述方木(19)上设有厚竹胶板(20),所述角梁(11)上端通过螺栓(23)安装有与厚竹胶板相连接的钢箱梁翼板(24),所述螺栓(23)上设有钢管套(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径钢混组合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锐锋陈宗国范文远魏晓江丁文毅林高山廖正鸿朱韬郭康周鸿腾陈小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