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04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盾构隧道壁连接且横向相对设置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顶部高于环形支架最低点位置,以及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轨枕,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轨枕构成基座组件,至少三个所述基座组件平行设置,所述基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环形支架两侧,所述基座组件上设有铁轨,所述铁轨与所述轨枕垂直设置,所述铁轨有两根,两根所述铁轨沿纵向并排设置。本申请提供的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能使得地铁轮胎式设备能从设有未拆除的环形钢支架的盾构隧道通过,保证隧道施工质量,且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建设
,尤其是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大量地进行地铁工程建设,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当地铁隧道所处地层为松软含水等恶劣地层时,或,由于城市空间限制传统的地面施工方法难以进行时,“冷冻法”以其技术安全可靠、不占地面等特殊优点以及不污染环境的优势,在地铁盾构隧道建设时得到广泛采用。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所处地层地质条件对施工影响非常巨大,而地铁旁通道施工是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风险最大的一个环节。盾构隧道旁通道是指地铁上行、下行线的两条大致平行隧道之间的连接通道,盾构隧道旁通道施工不仅要考虑自身结构安全,同时还会影响到隧道结构及地面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旁通道开始施工前通常会对其周围土体进行加固。具体地,在旁通道前后隧道结构内部临时设置环形钢支架以增强隧道结构的稳定性,由于环形钢支架位于隧道内侧,其内径小于盾构隧道内径。一些地铁建设中所必须的地铁轮胎式设备通过此处时,由于此处会形成台阶,台阶高度为盾构隧道内径与环形钢支架内径之差,因此,地铁轮胎式设备无法直接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能使得地铁轮胎式设备能从设有未拆除的环形钢支架的盾构隧道通过,保证隧道施工质量,且缩短工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包括与盾构隧道壁连接且横向相对设置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顶部高于环形支架最低点位置,以及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轨枕,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轨枕构成基座组件,至少三个所述基座组件平行设置,所述基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环形支架两侧,所述基座组件上设有铁轨,所述铁轨与所述轨枕垂直设置,所述铁轨有两根,两根所述铁轨沿纵向并排设置。优选地,还包括设有行走轮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铁轨配合,以使得所述行走机构在所述铁轨上移动。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所述行走轮连接的骨架,与所述骨架连接的钢板。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钢筋笼,所述钢筋笼通过混凝土与所述盾构隧道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钢筋笼包括架体,环箍所述架体的水平箍筋,用于拉紧所述水平箍筋横向和纵向的钩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两个支撑组件横向相对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方设置轨枕,两个支撑组件和一个轨枕构成基座组件,至少三个基座组件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且基座组件在环形支架两侧均设有,在基座上方设置铁轨,铁轨与轨枕垂直设置,铁轨有两根,两根沿铁轨纵向并排设置,由于支撑组件顶部高于环形支架,地铁轮胎式设备通过环形支架时,直接沿铁轨行走即可,进而使得地铁轮胎式设备能从设有未拆除的环形钢支架的盾构隧道通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中A-A靠近环形支架位置的断面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B-B无环形支架位置的断面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立面图。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支撑组件;2、轨枕;3、基座组件;4、铁轨;5、水平箍筋;6、钩筋;7、环形支架;8、盾构隧道;9、骨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现有技术中,通过环形支架7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施工至环形支架7时停工,等待环形支架7拆除后再继续施工道床和轨道。二是,施工至环形支架7时,不管轨道是否稳定,直接将环形支架7前后的道床和轨道施工完,然后利用轨道车将轮胎式设备运输通过旁通道位置,继续向前施工。采用第一种方式所导致的问题是,旁通道位置结构稳定一般需要3至6个月,这种方法浪费几个月的工期。采用第二种施工方式所导致的问题是,不管隧道是否稳定,直接将环形支架7前后的道床和轨道施工,一旦隧道结构发生大的沉降或位移,可能会存在严重的质量风险以及安全风险。请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两个支撑组件1横向相对设置,在支撑组件1上方设置轨枕2,两个支撑组件1和一个轨枕2构成基座组件3,至少三个基座组件3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且基座组件3在环形支架7两侧均设有,在基座上方设置铁轨4,铁轨4与轨枕2垂直设置,铁轨4有两根,两根沿铁轨4纵向并排设置,由于支撑组件1顶部高于环形支架7,地铁轮胎式设备通过环形支架7时,直接沿铁轨4行走即可,进而使得地铁轮胎式设备能从设有未拆除的环形钢支架的盾构隧道8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由于支撑组件1顶部高于环形支架7,轮胎式设备在通行的过程中不对环形支架7施加压力,因此,环形支架7处的隧道结构不稳定时,也不会影响轮胎式设备从环形支架7上通过,故而可保证隧道施工质量时还能缩短工期。其中,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还包括设有行走轮的行走机构,行走轮与铁轨4配合,以使得行走机构在铁轨4上移动。当轮胎式设备没有与铁轨4相匹配的行走轮时,可将轮胎式设备放置在行走机构上,再由行走机构承托轮胎式设备通过环形支架7,行走机构作为辅助手段,协助轮胎式设备甚至是其他施工材料以及器具通过环形支架7,均不会对环形支架7施加压力,提高了在施工过程中,环形支架7的通行效率,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地,行走机构包括与行走轮连接的骨架9,与骨架9连接的钢板。当轮胎式设备通行时,适用于轮胎式设备需要行走机构提供辅助支撑的情况下,例如,当轮胎式设备为轮胎式铺轨吊,通行时,将行走机构的行走轮放置在铁轨4上,将轮胎式铺轨吊的四个支腿放下,支撑到钢板上,将轮胎式铺轨吊的轮胎升高,再缓慢通行。此时,钢板通过四个支腿,支撑轮胎式铺轨吊整体重量。又或者,在需要搬运一些细小的零部件或工量器具时,可将多个细小零部件或工量器具均放置在钢板上,使得行走机构通行一次,搬运物品最多,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盾构隧道壁连接且横向相对设置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顶部高于环形支架最低点位置,/n以及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轨枕,/n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轨枕构成基座组件,至少三个所述基座组件平行设置,所述基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环形支架两侧,/n所述基座组件上设有铁轨,所述铁轨与所述轨枕垂直设置,所述铁轨有两根,两根所述铁轨沿纵向并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盾构隧道壁连接且横向相对设置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顶部高于环形支架最低点位置,
以及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方的轨枕,
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轨枕构成基座组件,至少三个所述基座组件平行设置,所述基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环形支架两侧,
所述基座组件上设有铁轨,所述铁轨与所述轨枕垂直设置,所述铁轨有两根,两根所述铁轨沿纵向并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旁通道通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有行走轮的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轮与所述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启军赵洪洋林海斌夏伟毕路时宇陈宪陈实张书攀高伟曲良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