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式机头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98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机式机头底板,包括座板、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工位三角组、齿轮排组件、工位电机及翘翘杆。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及工位三角组由前至后依次布置,齿轮排组件装配于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与工位三角组之间;翘翘杆的中部与座板铰接,前摆臂与翻针三角连动设置,后摆臂与编织三角连动设置,且后摆臂的臂长大于前摆臂的臂长;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还安装有凸轮,凸轮与编织三角顶推配合;其中,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在转动过程中通过齿轮排组件带动工位三角组做上下升降的同时,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还通过凸轮连动编织三角做上下升降,由上下升降的编织三角通过翘翘杆带动翻针三角做协调的上下升降;以减少电机负荷而提高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式机头底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脑横机中的电机式机头底板。
技术介绍
电脑横机的机头底板的设计结构可使织针完成编织、吊目、翻针、接针以及不织五个基础动作。在这五个基础动作上所延伸的动作有挑半目等。挑半目动作是在织针执行翻针动作的同时也进行编织动作。其中,对于现有的机头底板来说,它包含有座板、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工位三角组、齿轮排组件及工位电机等,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在旋转过程中通过齿轮排组件驱使工位三角组做上下的升降同时,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还设有用于与翻针三角顶推配合的翻针凸轮和与编织三角顶推配合的编织凸轮,以在输出转轴转动的过程中,还通过翻针凸轮和编织凸轮带动翻针三角和编织三角做协调的升降。但是,在现有的机头底板中,由于工位电机需要通过翻针凸轮和编织凸轮去带动翻针三角和编织三角做协调的升降,这样会增加了工位电机的负荷,使得工位电机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工作,相应地缩短了工位电机的正常寿命。因此,亟需一种由同一工位电机对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及工位三角组三者的升降提供动力且能减少工位电机负荷以相应地提高寿命的电机式机头底板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同一工位电机对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及工位三角组三者的升降提供动力且能减少工位电机负荷以相应地提高寿命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式机头底板,包括座板、翘翘杆及装配于所述座板上的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工位三角组、齿轮排组件及工位电机。所述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及工位三角组在所述座板上由前至后依次布置,所述齿轮排组件装配于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工位三角组之间,所述翘翘杆沿所述座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翘翘杆的中部与所述座板铰接,以使所述翘翘杆界定出一前摆臂和后摆臂,所述前摆臂与所述翻针三角连动设置,所述后摆臂与所述编织三角连动设置,且所述后摆臂的臂长大于所述前摆臂的臂长,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还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编织三角顶推配合;其中,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齿轮排组件带动所述工位三角组做上下升降的同时,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还通过所述凸轮连动所述编织三角做上下升降,由上下升降的所述编织三角通过所述翘翘杆带动所述翻针三角做协调的上下升降。较佳地,所述编织三角的顶端被加工出弧形的拱起结构,所述凸轮的侧面与所述拱起结构相互顶推配合。较佳地,所述翻针三角及编织三角两者的顶端之侧壁各开设有嵌接连动槽,所述前摆臂的端部装配于所述翻针三角的嵌接连动槽内,所述后摆臂的端部装配于所述编织三角的嵌接连动槽内。较佳地,所述凸轮在轴向投影的外轮廓包含优弧、与所述优弧所在的圆之第一直径相垂直的中间直线及两相对所述第一直径倾斜并呈对称布置的倾斜直线,所述倾斜直线分别与所述中间直线与所述优弧的末端对接,且所述优弧与所述倾斜直线之间设有平滑过渡的第一倒圆弧,所述倾斜直线与所述中间直线之间设有平滑过渡的第二倒圆弧,所述第一倒圆弧和第二倒圆弧两者的弧径相同。较佳地,所述优弧的圆心角为267度,所述倾斜直线相对所述第一直径的倾斜角度为70度。较佳地,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还包括换向电机、推针三角及装配于所述换向电机与所述推针三角之间的中间连动组件,所述推针三角装配于所述座板上并位于所述工位三角组对应的后方,所述换向电机装配于所述座板上并位于所述工位电机对应的后方,所述换向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的朝向相反。较佳地,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翻针三角运动是否到位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装配于所述座板上,所述翻针三角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感应器的触发结构,所述触发结构位于所述感应器的正下方。较佳地,所述感应器为霍尔感应器,所述触发结构为磁钢。较佳地,所述齿轮排组件包含在所述座板上做左右位移的双工位齿条及与所述双工位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套装于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上,所述工位三角组与所述双工位齿条连动,所述工位三角组在所述双工位齿条的左右位移过程中做上下的升降。较佳地,所述工位三角组包含左工位三角、中工位三角及右工位三角,所述双工位齿条包含双槽工位齿条和单槽工位齿条,所述双槽工位齿条和单槽工位齿条在所述座板上呈前后彼此间隔开的并排设置,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双槽工位齿条和单槽工位齿条两者的直齿条啮合,所述左工位三角通过固定轴承装配于所述双槽工位齿条的左条槽内,所述右工位三角通过固定轴承装配于所述双槽工位齿条的右条槽内,所述中工位三角通过固定轴承装配于所述单槽工位齿条的条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还包括沿座板前后方向布置的翘翘杆,翘翘杆的中部与座板铰接,以使翘翘杆界定出一前摆臂和后摆臂,前摆臂与翻针三角连动设置,后摆臂与编织三角连动设置,且后摆臂的臂长大于前摆臂的臂长,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还安装有凸轮,凸轮与编织三角顶推配合;故,翻针三角的升降是由编织三角通过翘翘杆所带动,而编织三角的升降是由凸轮所带动,且后摆臂的臂长大于前摆臂的臂长,起到加杠杆原理,从而使得编织三角带动翻针三角升降的力相比由工位电机再额外采用一个凸轮去带动翻针三角的要小,因此,达到“由同一工位电机对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及工位三角组三者的升降提供动力且能减少工位电机负荷以相应地提高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机式机头底板被翻转180度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工位电机、齿轮排组件、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工位三角组、凸轮和感应器在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在隐藏工位电机、感应器及部分座板后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换向电机、推针三角及中间连动组件在装配一起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凸轮在轴向投影后的投影图。图8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工位三角组、工位齿条及凸轮在右行紧编织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工位三角组、工位齿条及凸轮在右行紧吊目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工位三角组、工位齿条及凸轮在吊目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工位三角组、工位齿条及凸轮在零位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工位三角组、工位齿条及凸轮在翻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工位三角组、工位齿条及凸轮在左行紧编织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中的工位三角组、工位齿条及凸轮在左行紧吊目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的电机式机头底板100包括座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式机头底板,包括座板及装配于所述座板上的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工位三角组、齿轮排组件及工位电机,所述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及工位三角组在所述座板上由前至后依次布置,所述齿轮排组件装配于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工位三角组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式机头底板还包括沿所述座板前后方向布置的翘翘杆,所述翘翘杆的中部与所述座板铰接,以使所述翘翘杆界定出一前摆臂和后摆臂,所述前摆臂与所述翻针三角连动设置,所述后摆臂与所述编织三角连动设置,且所述后摆臂的臂长大于所述前摆臂的臂长,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还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编织三角顶推配合;其中,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齿轮排组件带动所述工位三角组做上下升降的同时,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还通过所述凸轮连动所述编织三角做上下升降,由上下升降的所述编织三角通过所述翘翘杆带动所述翻针三角做协调的上下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式机头底板,包括座板及装配于所述座板上的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工位三角组、齿轮排组件及工位电机,所述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及工位三角组在所述座板上由前至后依次布置,所述齿轮排组件装配于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工位三角组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式机头底板还包括沿所述座板前后方向布置的翘翘杆,所述翘翘杆的中部与所述座板铰接,以使所述翘翘杆界定出一前摆臂和后摆臂,所述前摆臂与所述翻针三角连动设置,所述后摆臂与所述编织三角连动设置,且所述后摆臂的臂长大于所述前摆臂的臂长,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还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编织三角顶推配合;其中,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齿轮排组件带动所述工位三角组做上下升降的同时,所述工位电机的输出转轴还通过所述凸轮连动所述编织三角做上下升降,由上下升降的所述编织三角通过所述翘翘杆带动所述翻针三角做协调的上下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式机头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三角的顶端被加工出弧形的拱起结构,所述凸轮的侧面与所述拱起结构相互顶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式机头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针三角及编织三角两者的顶端之侧壁各开设有嵌接连动槽,所述前摆臂的端部装配于所述翻针三角的嵌接连动槽内,所述后摆臂的端部装配于所述编织三角的嵌接连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式机头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在轴向投影的外轮廓包含优弧、与所述优弧所在的圆之第一直径相垂直的中间直线及两相对所述第一直径倾斜并呈对称布置的倾斜直线,所述倾斜直线分别与所述中间直线与所述优弧的末端对接,且所述优弧与所述倾斜直线之间设有平滑过渡的第一倒圆弧,所述倾斜直线与所述中间直线之间设有平滑过渡的第二倒圆弧,所述第一倒圆弧和第二倒圆弧两者的弧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金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