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桥本专利>正文

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76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梯台,每个梯台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该水平部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该液压缸的伸出轴上连接有升降板,还包括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包括顶板、导块和固定槽,顶板置于升降板的顶部,升降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的防护机构,使用时,拿起顶板,将顶板底部的导块插入升降板顶部开设的固定槽内,增加顶板放置时的导向,利用顶板起到对升降板的防护;通过设计的稳固机构,使得顶板安装稳固;竖直部的表面开设滑槽,且升降板的一端可在滑槽内滑动,滑槽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万向球,使得升降板在滑槽内滑动时利用万向球滑动更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楼梯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又称梯跑)、平台(休息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楼梯台阶可以升降的平步楼梯,优化了现有的传统楼梯。平步楼梯中的让台阶升降的装置,是平步楼梯中主要的部件。申请号为CN201621142549.5的平步楼梯及楼房建筑,升降装置包括多个升降台和自启装置,多个所述升降台与多个所述梯台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升降台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梯台的水平部上,所述自启装置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控制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多个所述升降台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台上,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多个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升降装置遍布于楼梯本体的每个梯台上,当用户在楼梯本体上行走时,每踏上一个梯台,相应位置的升降装置就会将用户往上托起,直到与相邻的更高的梯台齐平,这样用户在楼梯上行走就会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轻松,可以有效节省用户的体力,方便用户上下楼。上述专利中,升降通过液压缸进行控制,升降板缺少防护,不利于起到对升降板的防护。本技术提出了更先进、合理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升降板缺少防护,不利于起到对升降板的防护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梯台,每个梯台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该水平部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该液压缸的伸出轴上连接有升降板,还包括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包括顶板、导块和固定槽,所述顶板置于升降板的顶部,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置于固定槽内的导块。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为“U”型槽,所述导块为长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上设置有稳固机构,该稳固机构包括弹簧和抵块,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固定槽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和抵块连接,且抵块的端部可与导块相抵。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弹簧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竖直部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且升降板的一端可在滑槽内滑动。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万向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的防护机构,使用时,拿起顶板,将顶板底部的导块插入升降板顶部开设的固定槽内,增加顶板放置时的导向,利用顶板起到对升降板的防护;(2)通过设计的稳固机构,使得顶板安装稳固;(3)竖直部的表面开设滑槽,且升降板的一端可在滑槽内滑动,滑槽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万向球,使得升降板在滑槽内滑动时利用万向球滑动更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C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F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梯台;2、水平部;3、升降板;4、顶板;5、液压缸;6、竖直部;7、导块;8、弹簧;9、固定槽;10、抵块;11、滑槽;12、万向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梯台1,每个梯台1均包括水平部2和竖直部6,该水平部2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5,该液压缸5的伸出轴上连接有升降板3,通过液压缸5控制升降板3进行升降,还包括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包括顶板4、导块7和固定槽9,顶板4置于升降板3的顶部,升降板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9,顶板4的底部设置有置于固定槽9内的导块7,固定槽9为“U”型槽,导块7为长方体结构,使用时,拿起顶板4,将顶板4底部的导块7插入升降板3顶部开设的固定槽9内,增加顶板4放置时的导向,利用顶板4起到对升降板3的防护。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槽9上设置有稳固机构,该稳固机构包括弹簧8和抵块10,弹簧8的一端和固定槽9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和抵块10连接,且抵块10的端部可与导块7相抵,使用时,顶板4底部的导块7置于固定槽9内,导块7对抵块10施压,抵块10受压后压缩弹簧8,被压缩的弹簧8复位,并推动抵块10抵在导块7上,使得顶板4安装稳固,当顶板4磨损时,将顶板4上拔,顶板4上的导块7对抵块10施压,抵块10受压压缩弹簧8,从而将顶板4取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簧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弹簧8均匀分布,有助于通过多个弹簧8更好的进行作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竖直部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1,且升降板3的一端可在滑槽11内滑动,滑槽11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万向球12,使得升降板3在滑槽11内滑动时利用万向球12滑动更便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拿起顶板4,将顶板4底部的导块7插入升降板3顶部开设的固定槽9内,导块7对抵块10施压,抵块10受压后压缩弹簧8,被压缩的弹簧8复位,并推动抵块10抵在导块7上,使得顶板4安装稳固,利用顶板4起到对升降板3的防护;当顶板4磨损时,将顶板4上拔,顶板4上的导块7对抵块10施压,抵块10受压压缩弹簧8,从而将顶板4取下;竖直部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1,且升降板3的一端可在滑槽11内滑动,滑槽11的侧表面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万向球12,使得升降板3在滑槽11内滑动时利用万向球12滑动更便利;当用户在梯台1上行走时,每踏上一个顶板4,相应位置的液压缸5会将用户往上托起,直到与相邻的更高的顶板4齐平,这样用户在楼梯上行走就会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轻松。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梯台(1),每个梯台(1)均包括水平部(2)和竖直部(6),该水平部(2)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5),该液压缸(5)的伸出轴上连接有升降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包括顶板(4)、导块(7)和固定槽(9),所述顶板(4)置于升降板(3)的顶部,所述升降板(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9),所述顶板(4)的底部设置有置于固定槽(9)内的导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梯台(1),每个梯台(1)均包括水平部(2)和竖直部(6),该水平部(2)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5),该液压缸(5)的伸出轴上连接有升降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包括顶板(4)、导块(7)和固定槽(9),所述顶板(4)置于升降板(3)的顶部,所述升降板(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9),所述顶板(4)的底部设置有置于固定槽(9)内的导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9)为“U”型槽,所述导块(7)为长方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步楼梯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桥本武德起栗涛古高杰张笑王世政尚伟华周凤宽杨京广郭青春罗世康杨晓丽高培峰
申请(专利权)人:袁桥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