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桥本专利>正文

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84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包括楼梯、升降机构、升降台;升降台的表面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下底块、上盖盒,下底块的表面设有一列第一弹簧与第一定位柱、一列第二弹簧与第二定位柱、一列第三弹簧与第三定位柱,上盖盒与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对立的表面上均设有一列限位柱;上下楼时,升降台受到的作用力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缓冲,降低了升降台受到的作用力,降低了升降机构受到不同的作用力而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了升降台的减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
本技术属于楼房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高层楼房而言,楼梯不再适用,因为老弱病残者通常爬到4层左右,腿脚就会出现酸软等不适反应,一般身体健康者爬到10层左右,身体也就不适应了。现代的高层建筑配备的电梯确实有效解决了普通楼梯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上下楼,但是,电梯存在超重、失重等情况,由于容纳人数有限,因此运输效率低,在一些特殊时段(比如上下班高峰)使用不够方便,故而建筑建造平步楼梯(201610095865.X申请号专利的平步楼梯)解决上下楼腿脚酸软等不适的问题。现有的平步楼梯在使用时,存在升降台受到的作用力不均匀易导致升降机构发生故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以便使人们在使用平步楼梯(201610095865.X申请号专利的平步楼梯)时,更加优化和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平步楼梯在使用时,存在升降台受到的作用力不均匀易导致升降机构发生故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包括楼梯、升降机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表面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下底块、上盖盒,所述下底块的表面设有一列第一弹簧与第一定位柱、一列第二弹簧与第二定位柱、一列第三弹簧与第三定位柱,所述上盖盒与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对立的表面上均设有一列限位柱。优选的,所述下底块的表面开设有一列第一圆槽、一列第二圆槽、一列第三圆槽,一列为三十,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的底端分别对应位于第一圆槽、第二圆槽、第三圆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三者的弹力依次减半。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均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的顶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的顶部均开设有第四圆槽,所述限位柱与第四圆槽匹配。优选的,所述上盖盒两侧对立的表面上均开设有三十个卡槽,所述下底块两侧相背的表面上均开设有三十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卡槽匹配。优选的,所述楼梯的底端与顶端均设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顶部设有手扶杆,所述手扶杆的外侧设有滑筒,所述滑筒上设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手扶杆处于倾斜状态且顶端、底端为水平状态,所述滑筒套设在手扶杆的外侧,所述把手与滑筒转动连接,所述滑筒的内表面设有半圆的凸柱,所述手扶杆倾斜部的表面开设有半圆的凹槽,所述凸柱与凹槽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的减震机构,上下楼时,升降台受到的作用力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缓冲,降低了升降台受到的作用力,降低了升降机构受到不同的作用力而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了升降台的减震性。2.通过设计的手扶杆、滑筒、把手,在上楼时手握持把手,避免失神、晃身后仰而发生摔倒受伤的情况,提高了上楼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底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底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手扶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楼梯;2、升降机构;3、升降台;4、减震机构;5、固定杆;6、手扶杆;7、滑筒;8、把手;9、下底块;10、上盖盒;11、第一定位柱;12、第二定位柱;13、第三定位柱;14、限位柱;15、限位块;16、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包括楼梯1、升降机构2、升降台3,升降台3的表面设有减震机构4,减震机构4包括下底块9、上盖盒10,下底块9、上盖盒10滑动连接,下底块9的表面设有一列第一弹簧16与第一定位柱11、一列第二弹簧17与第二定位柱12、一列第三弹簧18与第三定位柱13,上盖盒10与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第三定位柱13对立的表面上均设有一列限位柱14,上下楼时,升降台3受到的作用力通过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缓冲,降低了升降台3受到的作用力,降低了升降机构2受到不同的作用力而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了升降台3的减震性,楼梯1的底端与顶端均设有固定杆5,两个固定杆5的顶部设有手扶杆6,手扶杆6的外侧设有滑筒7,滑筒7上设有把手8。本实施例中,下底块9的表面开设有一列第一圆槽、一列第二圆槽、一列第三圆槽,一列为三十,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的底端分别对应位于第一圆槽、第二圆槽、第三圆槽内,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三者的弹力依次减半,第一弹簧16靠近楼梯1上台阶的边侧位置,使台阶边侧位置受到的最大作用力得到缓冲减弱。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第三定位柱13均为“T”型结构,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的顶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第三定位柱13的外侧,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第三定位柱13的顶部均开设有第四圆槽,限位柱14与第四圆槽匹配,使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第三定位柱13与上盖盒10连接紧密,且便于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的收缩与伸展。本实施例中,上盖盒10两侧对立的表面上均开设有三十个卡槽,下底块9两侧相背的表面上均开设有三十个限位块15,限位块15与卡槽匹配,使下底块9与上盖盒10滑动卡合连接且连接的紧密。本实施例中,手扶杆6处于倾斜状态且顶端、底端为水平状态,滑筒7套设在手扶杆6的外侧,把手8与滑筒7转动连接,滑筒7的内表面设有半圆的凸柱,手扶杆6倾斜部的表面开设有半圆的凹槽,凸柱与凹槽匹配,使滑筒7沿既定的位置于手扶杆6的外侧滑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于楼台梯阶上行走时,上楼时,脚后跟先着地并落在上盖盒10与台阶同一的边侧的位置上,第一定位柱11受到作用力且第一弹簧16处于收缩状态,上盖盒10边侧受到的作用力大且通过具有最大弹力的第一弹簧16缓冲,另外下楼时,脚尖处先落在上盖盒10与台阶同一的边侧的位置上,上下楼时,升降台3受到的作用力通过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缓冲,降低了升降台3受到的作用力,降低了升降机构2受到不同的作用力而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了升降台3的减震性;另外在上楼时,握住把手8,并且随着上台阶的动作将滑筒7、把手8沿手扶杆6的长度方向滑动,在上楼时手握持把手8,避免失神、晃身后仰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包括楼梯(1)、升降机构(2)、升降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3)的表面设有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下底块(9)、上盖盒(10),所述下底块(9)的表面设有一列第一弹簧(16)与第一定位柱(11)、一列第二弹簧(17)与第二定位柱(12)、一列第三弹簧(18)与第三定位柱(13),所述上盖盒(10)与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第三定位柱(13)对立的表面上均设有一列限位柱(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包括楼梯(1)、升降机构(2)、升降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3)的表面设有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下底块(9)、上盖盒(10),所述下底块(9)的表面设有一列第一弹簧(16)与第一定位柱(11)、一列第二弹簧(17)与第二定位柱(12)、一列第三弹簧(18)与第三定位柱(13),所述上盖盒(10)与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第三定位柱(13)对立的表面上均设有一列限位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块(9)的表面开设有一列第一圆槽、一列第二圆槽、一列第三圆槽,一列为三十,所述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的底端分别对应位于第一圆槽、第二圆槽、第三圆槽内,所述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三者的弹力依次减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步楼梯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第三定位柱(13)均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8)的顶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桥本尚伟华李鹏宋秋岭李祉娴李树成王富生周凤宽杨京广郭青春杨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袁桥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