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57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包括集装袋侧袋和集装袋底袋,所述集装袋侧袋设置在集装袋底袋侧壁上,所述集装袋侧袋、集装袋底袋和竖直阻隔带材质均为PP编织布,所述集装袋侧袋和集装袋底袋连接方式为缝纫连接,所述集装袋底袋设置有底部环形保护垫,所述相邻两个集装袋侧袋连接处设置有竖直阻隔带,所述集装袋侧袋顶部设置有提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圆柱杆对集装袋侧袋的连接,提把设置在圆柱杆端部,且提把与固定在集装袋侧袋侧壁的侧壁保护板固定连接,能够有效地将提拉过程中的力均匀地施加在侧壁保护板上,侧壁保护板带动集装袋侧袋抬升,避免了提拉部位与集装袋侧袋发生扯断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
本技术涉及外阻隔防泄漏
,尤其涉及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
技术介绍
目前集装袋与小编织袋相比,具有容量大、便于装卸、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等特点,但一般的集装袋都是缝制而成,在使用过程中,在缝制部位容易出现物料泄漏现象。而且集装袋的吊带强度不够,在提拉的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极易导致提拉部位与集装袋侧袋发生扯断现象,集装袋发生结构性破坏,导致装在集装袋内的物件洒落,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了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使用过程中,在缝制部位容易出现物料泄漏现象的问题,而提出的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包括集装袋侧袋和集装袋底袋,所述集装袋侧袋设置在集装袋底袋侧壁上,所述集装袋底袋设置有底部环形保护垫,所述相邻两个集装袋侧袋连接处设置有竖直阻隔带,所述集装袋侧袋顶部设置有提拉装置。优选地,所述底部环形保护垫由第一环形保护圈和第二环形保护圈所组成,所述第二环形保护圈设置在第一环形保护圈顶部,所述第二环形保护圈内径小于第一环形保护圈内径,所述第二环形保护圈内侧壁和第一环形保护圈顶部形成放置槽。优选地,所述提拉装置由提把、顶部保护圈、侧壁保护板和圆柱杆所组成,所述圆柱杆通过集装袋侧袋开设的通孔与集装袋侧袋固定连接,所述集装袋侧袋顶部均与顶部保护圈固定连接,所述侧壁保护板设置在顶部保护圈外侧壁,所述提把与侧壁保护板和圆柱杆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集装袋侧袋、集装袋底袋和竖直阻隔带材质均为PP编织布。优选地,所述集装袋侧袋和集装袋底袋连接方式为缝纫连接。优选地,所述竖直阻隔带和集装袋侧袋以及竖直阻隔带和底部环形保护垫连接方式均为缝纫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圆柱杆对集装袋侧袋的连接,提把设置在圆柱杆端部,且提把与固定在集装袋侧袋侧壁的侧壁保护板固定连接,能够有效地将提拉过程中的力均匀地施加在侧壁保护板上,侧壁保护板带动集装袋侧袋抬升,避免了提拉部位与集装袋侧袋发生扯断现象。2、本技术通过对集装袋底袋设置底部环形保护垫,竖直阻隔带两端与顶部保护圈和底部环形保护垫连接,能够有效地保证了在缝制部位不会出现物料泄漏现象,同时不再提拉过程竖直阻隔带、顶部保护圈和底部环形保护垫起到了保护集装袋不会被扯断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的底部环形保护垫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的上下二等角轴侧图。图中:1集装袋侧袋、2集装袋底袋、3底部环形保护垫、31第一环形保护圈、32第二环形保护圈、33放置槽、4竖直阻隔带、5提把、6顶部保护圈、7侧壁保护板、8圆柱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包括集装袋侧袋1和集装袋底袋2,集装袋侧袋1设置在集装袋底袋2侧壁上,集装袋侧袋1、集装袋底袋2和竖直阻隔带4材质均为PP编织布,其中PP编织布防水、可洗,实用性较好。集装袋侧袋1和集装袋底袋2连接方式为缝纫连接,当出现破损时,可以拆下,便于拆卸更换。集装袋底袋2设置有底部环形保护垫3,底部环形保护垫3由第一环形保护圈31和第二环形保护圈32组成,第二环形保护圈32设置在第一环形保护圈31顶部,第二环形保护圈32内径小于第一环形保护圈31内径,第二环形保护圈32内侧壁和第一环形保护圈31顶部形成放置槽33,其中集装袋侧袋1与第二环形保护圈32内侧壁相接,集装袋底袋2与第一环形保护圈31顶部相接。相邻两个集装袋侧袋1连接处设置有竖直阻隔带4,竖直阻隔带4和集装袋侧袋1以及竖直阻隔带4和底部环形保护垫3连接方式均为缝纫连接,通过对集装袋底袋2设置底部环形保护垫3,竖直阻隔带4两端与顶部保护圈6和底部环形保护垫3连接,能够有效地保证了在缝制部位不会出现物料泄漏现象,同时不再提拉过程竖直阻隔带4、顶部保护圈6和底部环形保护垫3起到了保护集装袋不会被扯断的作用。集装袋侧袋1顶部设置有提拉装置,提拉装置由提把5、顶部保护圈6、侧壁保护板7和圆柱杆8组成,圆柱杆8通过集装袋侧袋1开设的通孔与集装袋侧袋1固定连接,集装袋侧袋1顶部均与顶部保护圈6固定连接,侧壁保护板7设置在顶部保护圈6外侧壁,提把5与侧壁保护板7和圆柱杆8固定连接,通过圆柱杆8对集装袋侧袋1的连接,提把5设置在圆柱杆8端部,且提把5与固定在集装袋侧袋1侧壁的侧壁保护板7固定连接,能够有效地将提拉过程中的力均匀地施加在侧壁保护板7上,侧壁保护板7带动集装袋侧袋1抬升,避免了提拉部位与集装袋侧袋1发生扯断现象。本技术中,首先通过圆柱杆8对集装袋侧袋1的连接,提把5设置在圆柱杆8端部,且提把5与固定在集装袋侧袋1侧壁的侧壁保护板7固定连接,能够有效地将提拉过程中的力均匀地施加在侧壁保护板7上,侧壁保护板7带动集装袋侧袋1抬升,避免了提拉部位与集装袋侧袋1发生扯断现象,其中竖直阻隔带4两端与顶部保护圈6和底部环形保护垫3连接,能够有效地保证了在缝制部位不会出现物料泄漏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包括集装袋侧袋(1)和集装袋底袋(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袋侧袋(1)设置在集装袋底袋(2)侧壁上,所述集装袋底袋(2)设置有底部环形保护垫(3),相邻两个所述集装袋侧袋(1)连接处设置有竖直阻隔带(4),所述集装袋侧袋(1)顶部设置有提拉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包括集装袋侧袋(1)和集装袋底袋(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袋侧袋(1)设置在集装袋底袋(2)侧壁上,所述集装袋底袋(2)设置有底部环形保护垫(3),相邻两个所述集装袋侧袋(1)连接处设置有竖直阻隔带(4),所述集装袋侧袋(1)顶部设置有提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环形保护垫(3)由第一环形保护圈(31)和第二环形保护圈(32)所组成,所述第二环形保护圈(32)设置在第一环形保护圈(31)顶部,所述第二环形保护圈(32)内径小于第一环形保护圈(31)内径,所述第二环形保护圈(32)内侧壁和第一环形保护圈(31)顶部形成放置槽(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由提把(5)、顶部保护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汝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全德润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