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体贮水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57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体贮水罐,包括罐盖、罐体、罐底和抽水泵,罐盖呈圆形位于贮水罐顶端,罐盖包括盖体和支撑结构,盖体覆盖于支撑结构上;罐体位于罐盖下方,罐体上端设有充气浮圈,充气浮圈周边设有拉链,充气浮圈通过拉链与罐盖连接;罐底位于罐体下方,罐底与罐体形成封闭性圆台状容器结构;抽水泵包括手压装置、软管和滤水器,滤水器和手压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分别位于罐体内部和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软体贮水罐,是对现有技术的软体贮水罐进行结构改进,可提高软体贮水罐的用水卫生性和装备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体贮水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贮水罐,尤其涉及一种软体贮水罐。
技术介绍
软体贮水罐是一种可折叠的软体贮水容器,它适用于野营或无固定贮水设施条件下使用,是军队保障部队生活用水的一种供水装备。目前采用的软体贮水罐在使用过程中的取水、用水的卫生安全问题较多,同时由于在野外恶劣环境下使用,贮水罐的安全系数偏低,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由于罐盖封口不严,容易有鼠类和昆虫类爬进罐中,污染水质;2.使用过程中,罐盖中间凹陷,常积有落叶、沙土和雨水等,也会污染水质;3.水罐无取水用具,使用时随手取水或借助任意的容器取水,易污染贮水罐中整体的水质;4.在炎热地区,尤其是昼夜温差大时,浮圈内部压力随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大,易发生爆炸现象,安全系数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软体贮水罐,是对现有技术的软体贮水罐进行结构改进,可提高软体贮水罐的用水卫生性和装备使用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包括罐盖、罐体、罐底和抽水泵,罐盖呈圆形位于贮水罐顶端,罐盖包括盖体和支撑结构,盖体覆盖于支撑结构上;罐体位于罐盖下方,罐体上端设有充气浮圈,充气浮圈周边设有拉链,充气浮圈通过拉链与罐盖连接;罐底位于罐体下方,罐底与罐体形成封闭性圆台状容器结构;抽水泵包括手压装置、软管和滤水器,滤水器和手压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分别位于罐体内部和外部。进一步的,支撑结构包括旋转通头、若干支杆和若干固定环,旋转通头位于盖体中心位置,所述支杆具有弯折功能,固定环安装在盖体圆周边缘处,支杆穿过旋转通头固定,且支杆的端部与固定环连接。进一步的,固定环包括圆环和圆环销。进一步的,罐体为由一片或多片软体结构拼合而成的圆台筒形状。进一步的,罐体的顶端与充气浮圈的下端粘合为一体。进一步的,充气浮圈外侧面上设有充气阀门和安全阀门。进一步的,罐底的底部铺设有地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的组合结构中,罐体上端设有充气浮圈,而充气浮圈又借助拉链结构与罐盖连接,形成密封型的封口方式,可提高罐体内水质质量;(2)另外,罐盖上设置支撑结构,具体通过支杆和固定环将本技术贮水罐的罐盖支撑为中间凸起四周低的盖体结构,防止罐盖上积落尘土落叶等杂质影响罐体中水质;(3)再者,借助抽水泵,取水者按压手压装置,罐体内水即可进入滤水器通过软管流出,方便取水,也防止取水者使用其他取水方式而污染罐体内水源;(4)最后,在充气浮圈外侧面上设有充气阀门和安全阀门,安全阀门可防止充气浮圈出现较大的压力变化时出现爆炸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的罐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的旋转通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的罐盖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的充气浮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的抽水泵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盖;11旋转通头;111旋转轴;112通孔;12固定环;13支杆;14盖体;15支撑结构;2罐体;21充气浮圈;22拉链;23充气阀门;24安全阀门;3罐底;4抽水泵;41手压装置;42软管;43滤水器;5地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软体贮水罐设有罐盖1、罐体2和罐底3,罐盖1位于贮水罐的顶端,罐盖1设有盖体14和支撑结构15,支撑结构15位于盖体14下方,支撑结构15将盖体14支撑为由上而下半径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状,罐体2为由一片或多片软体结构拼合成的圆台筒形状,便于收纳和携带,且罐体2形成封闭结构,罐体2位于罐盖1下方,罐体2上端设有充气浮圈21,罐体2的顶端与充气浮圈21的下端粘合为一体,充气浮圈21周边设有拉链22,具体结构为拉链22的下拉链固定在充气浮圈21的圆周外侧面,拉链22的上拉链固定在罐盖1的盖体14外周侧面,充气浮圈21通过拉链22与盖体14直接固定连接,罐底3位于罐体2下方,罐底3与罐体2形成封闭性圆台状容器结构,罐底3的底部铺设有地布5,配备的地布为防尘地布,扩展了本技术贮水罐在不同地理环境的使用范围。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罐盖1设有盖体14和支撑结构15,支撑结构15位于盖体14下方,支撑结构15将盖体14支撑为由上而下半径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状,支撑结构15设有旋转通头11、若干支杆13和若干固定环12,旋转通头11位于盖体14中心位置处,支杆13具有弯折功能,可为具有较大韧性的材质构成,固定环12安装在盖体14圆周边缘处,固定环12可由圆环和圆环销组成。请参阅图3所示,为旋转通头11的结构示意图,旋转通头11设有若干旋转轴111和通孔112,旋转轴111与支杆13的数量相等,各旋转轴111上分别设有一个通孔112,且旋转轴111为多角度旋转结构,旋转轴111可绕旋转通头11轴向方向进行任意角度旋转,请继续参阅图4,支杆13穿过旋转通头11然后将支杆13的端点与固定环12连接,进而将整个支杆13固定,支杆13在旋转通头11内形成弯折点,且支杆13的中心位于旋转通头11内,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旋转轴111和支杆13数量均为三个,各个支杆13分别穿设在不同的通孔112内,支杆1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环12连接,进而借助支杆13和旋转通头11将盖体14支撑为如图4所示的中间凸起四周低伏的盖体结构,便于使积落在盖体14上的落叶尘土自动滑落,一方面防止积压损坏罐盖1,另一方面防止杂质进入罐体2内部影响水质。请继续参阅5所示,为充气浮圈21的结构示意图,充气浮圈21外侧面上设有充气阀门23和安全阀门24,本技术贮水罐在非使用状态下,罐体2由于为柔性体,因而呈现出折叠坍塌状态,充气浮圈21也呈扁状体固定在在罐体2上,当需要进行贮水使用时,首先通过充气阀门23对充气浮圈21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填充了空气的充气浮圈21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环状贮水槽,则进行贮水,随着水量的增加,填充了空气的充气浮圈21会浮在罐体2内的水面上,随着罐体2水量的增加和水位的升高,充气浮圈21也逐渐升高,用以支撑罐体2形成一定深度,进而实现贮水功能,当罐体2内水位达到最大贮水量时,则停止继续注水,然后盖上罐盖1,拉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体贮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盖,位于贮水罐顶端,所述罐盖包括盖体和支撑结构,所述盖体覆盖于所述支撑结构上;/n罐体,位于所述罐盖下方,所述罐体上端设有充气浮圈,所述充气浮圈周边设有拉链,所述充气浮圈通过拉链与所述罐盖连接;/n罐底,位于所述罐体下方,所述罐底与所述罐体形成封闭性圆台状容器结构;/n抽水泵,包括手压装置、软管和滤水器,所述滤水器和所述手压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分别位于所述罐体内部和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体贮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盖,位于贮水罐顶端,所述罐盖包括盖体和支撑结构,所述盖体覆盖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罐体,位于所述罐盖下方,所述罐体上端设有充气浮圈,所述充气浮圈周边设有拉链,所述充气浮圈通过拉链与所述罐盖连接;
罐底,位于所述罐体下方,所述罐底与所述罐体形成封闭性圆台状容器结构;
抽水泵,包括手压装置、软管和滤水器,所述滤水器和所述手压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分别位于所述罐体内部和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体贮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旋转通头、若干支杆和若干固定环,所述旋转通头位于所述盖体中心位置,所述支杆具有弯折功能,所述固定环安装在所述盖体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锋王文坛梁翠娟郑保全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市傲森尔装具服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