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153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其包括工作台,光敏树脂槽通过周边外翻边条上均匀间隔设置的手拧螺栓与工作台连接,光敏树脂槽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提放把手,工作台底壁上固定有原液罐、第一蠕动泵、回收罐和第二蠕动泵,原液罐通过第一蠕动泵与供液软管连通,供液软管上套设有第一塞体,回收罐通过第二蠕动泵与回收软管连通,回收软管上套设有第二塞体,外翻边条上还设有向上凸起的供液接口管和回收接口管,供液接口管及回收接口管分别通过开设于光敏树脂槽槽壁内的通道与槽底连通。优点为,光敏树脂槽易拆装维护,未用完的树脂液能够及时回收保存,软管上粘附的光敏树脂不会污染工作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易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
技术介绍
SLA打印技术,全称为立体光固化成型法(StereolithographyAppearance),是用激光聚焦到光固化材料表面(最常用的光固化材料为液态光敏树脂),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顺序凝固,周而复始,这样层层叠加构成一个三维实体。SLA3D打印机在工作过程中,光敏树脂槽中的液态光敏树脂逐渐被固化消耗,其中的液态光敏树脂逐渐减少,所以需要不断的向光敏树脂槽中补充液态树脂以保证打印工作不中断。打印完成后,光敏树脂槽中未用完的剩余光敏树脂应回收保存,但回收时标准要求是严禁将使用过的剩余树脂材料倒回瓶子内,因此需要另外的回收储存装置,同时每次打印完成后应对光敏树脂槽进行清洗,因此也要求光敏树脂槽便于拆装以便清洗维护方便。目前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缺乏有效的回收储存设备且拆装维护方面也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易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旨在方便打印过程中液态树脂的添加、方便打印完成后剩余树脂的回收储存以及树脂槽拆装清洗、便于液态树脂输送管道(橡胶软管)的安装拆卸等。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于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供光敏树脂槽放置的安装槽,所述光敏树脂槽通过周边外翻边条上均匀间隔设置的手拧螺栓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光敏树脂槽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提放把手,所述工作台前侧底壁上固定有原液罐、第一蠕动泵、回收罐和第二蠕动泵,所述原液罐通过第一蠕动泵与供液软管连通,所述供液软管上套设有第一塞体,所述回收罐通过第二蠕动泵与回收软管连通,所述回收软管上套设有第二塞体,所述光敏树脂槽的外翻边条上还设有向上凸起的供液接口管和回收接口管,所述供液接口管及所述回收接口管分别通过开设于所述光敏树脂槽槽壁内的通道与所述光敏树脂槽的槽底连通,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对应卡入所述供液接口管和回收接口管中且使所述供液软管和回收软管分别经相应的所述通道伸入所述光敏树脂槽的槽底。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光敏树脂槽的外翻边条上还设有第一放置口和第二放置口,所述第一放置口与所述原液罐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放置口与所述回收罐顶部连通,所述光敏树脂槽拆下清洗时,所述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对应卡入所述第一放置口和第二放置口中且使所述供液软管和回收软管分别伸入所述原液罐和回收罐中。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剩余树脂液回收后即可将供液接口管和回收接口管中的第一及第二塞体拔出并塞入第一及第二放置口内,外管壁粘附有树脂液的供液软管和回收软管的相应管段分别塞入了原液罐和回收罐中,方便了对从树脂槽底部拔出的供液软管和回收软管的放置,不会对工作台造成污染。进一步,所述光敏树脂槽的外翻边条为矩形环状,所述手拧螺栓有四个且分布于所述外翻边条的四角。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拆装且连接稳定。进一步,还包括两把水平尺,一把所述水平尺嵌设于所述外翻边条的长边上并与长边平行,另一把所述水平尺嵌设于所述外翻边条的宽边上并与宽边平行。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把位于长边和宽边上的水平尺,可保证光敏树脂槽安装水平,保证各手拧螺栓拧紧程度相当。进一步,两个所述提放把手对称设于所述外翻边条的两宽边上,所述供液接口管和回收接口管对称设于所述外翻边条的一条长边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光敏树脂槽提起和放下,供液接口管和回收接口管分开设置,空间分布合理,简洁美观。进一步,所述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均为橡胶塞或软木塞,所述供液软管与所述第一塞体沿中心轴线开设的轴孔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所述回收软管与所述第二塞体沿中心轴线开设的轴孔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供液软管及回收软管穿过相应的第一及第二塞体的中心轴孔后能够顺畅进出树脂液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光敏树脂槽通过多个手拧螺栓与工作台连接,拆装方便,可拆下后清洗;有原液罐和回收罐,第一蠕动泵可原液罐的光敏树脂液经供液软管送入光敏树脂槽中达到及时补液的目的,第二蠕动泵可在打印完成后将光敏树脂槽中的剩余树脂液回送至回收罐中保存,供液软管和回收软管分别通过第一及第二塞体与光敏树脂槽上的供液接口管和回收接口管插拔连接,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易于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沿剖切线剖开的示意图;图4为供液软管与第一塞体连接后的轴测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工作台;2、光敏树脂槽;3、手拧螺栓;4、提放把手;5、原液罐;6、第一蠕动泵;7、回收罐;8、第二蠕动泵;9、供液软管;10、回收软管;11、第一塞体;12、第二塞体;13、供液接口管;14、回收接口管;15、第一放置口;16、第二放置口;17、水平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用到“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的术语,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其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供光敏树脂槽2放置的安装槽,所述光敏树脂槽2通过周边外翻边条上均匀间隔设置的手拧螺栓3与所述工作台1连接,所述光敏树脂槽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提放把手4,所述工作台1前侧底壁上固定有原液罐5、第一蠕动泵6、回收罐7和第二蠕动泵8,所述原液罐5通过第一蠕动泵6与供液软管9连通,所述供液软管9上套设有第一塞体11,所述回收罐7通过第二蠕动泵8与回收软管10连通,所述回收软管10上套设有第二塞体12,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外翻边条上还设有向上凸起的供液接口管13和回收接口管14,所述供液接口管13及所述回收接口管14分别通过开设于所述光敏树脂槽2槽壁内的通道与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槽底连通,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塞体11和第二塞体12对应卡入所述供液接口管13和回收接口管14中且使所述供液软管9和回收软管10分别经相应的所述通道伸入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槽底。需要说明的是,原液罐和回收罐均通过螺栓可拆卸的与工作台连接,以便定期拆下清洗维护或更换,原液罐和回收罐优选使用不透光且不与光敏树脂液反应的材料制备,优选为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供光敏树脂槽(2)放置的安装槽,所述光敏树脂槽(2)通过周边外翻边条上均匀间隔设置的手拧螺栓(3)与所述工作台(1)连接,所述光敏树脂槽(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提放把手(4),所述工作台(1)前侧底壁上固定有原液罐(5)、第一蠕动泵(6)、回收罐(7)和第二蠕动泵(8),所述原液罐(5)通过第一蠕动泵(6)与供液软管(9)连通,所述供液软管(9)上套设有第一塞体(11),所述回收罐(7)通过第二蠕动泵(8)与回收软管(10)连通,所述回收软管(10)上套设有第二塞体(12),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外翻边条上还设有向上凸起的供液接口管(13)和回收接口管(14),所述供液接口管(13)及所述回收接口管(14)分别通过开设于所述光敏树脂槽(2)槽壁内的通道与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槽底连通,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塞体(11)和第二塞体(12)对应卡入所述供液接口管(13)和回收接口管(14)中且使所述供液软管(9)和回收软管(10)分别经相应的所述通道伸入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槽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供光敏树脂槽(2)放置的安装槽,所述光敏树脂槽(2)通过周边外翻边条上均匀间隔设置的手拧螺栓(3)与所述工作台(1)连接,所述光敏树脂槽(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提放把手(4),所述工作台(1)前侧底壁上固定有原液罐(5)、第一蠕动泵(6)、回收罐(7)和第二蠕动泵(8),所述原液罐(5)通过第一蠕动泵(6)与供液软管(9)连通,所述供液软管(9)上套设有第一塞体(11),所述回收罐(7)通过第二蠕动泵(8)与回收软管(10)连通,所述回收软管(10)上套设有第二塞体(12),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外翻边条上还设有向上凸起的供液接口管(13)和回收接口管(14),所述供液接口管(13)及所述回收接口管(14)分别通过开设于所述光敏树脂槽(2)槽壁内的通道与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槽底连通,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塞体(11)和第二塞体(12)对应卡入所述供液接口管(13)和回收接口管(14)中且使所述供液软管(9)和回收软管(10)分别经相应的所述通道伸入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槽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维护的3D打印光固化树脂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槽(2)的外翻边条上还设有第一放置口(15)和第二放置口(16),所述第一放置口(15)与所述原液罐(5)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放置口(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容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渡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