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色服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95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角色服务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还包括自动伸缩架、置物台、显示屏、语音交互模块、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舵机、供电模块和摄像头;所述显示屏通过转轴与置物台连接,且在显示屏处于放倒状态时,该显示屏位于显示屏容纳腔内;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的显示框上;语音交互模块设置在置物台上;自动伸缩架包括伸缩架本体和第一电机,置物台与扫地机器人本体之间通过伸缩架本体连接在一起;舵机与显示屏的转轴连接;第一电机和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扫地机器人本体、电机驱动模块、显示屏、舵机、语音交互模块、供电模块和摄像头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扫地、搬运和陪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角色服务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智能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多角色服务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机器人的种类较多,比如常见的有扫地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其中,扫地机器人仅能用于扫地;搬运机器人仅能用于搬运东西;陪伴机器人仅能用于与人进行语音交流或展示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但现有机器人均为单角色,不能同时完成多角色任务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多角色服务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角色服务机器人,能实现扫地、搬运和陪伴功能。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角色服务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还包括自动伸缩架、置物台、显示屏、语音交互模块、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舵机、供电模块、摄像头和电源启动按钮;所述置物台上开设有显示屏容纳腔,所述显示屏上设有转轴,该显示屏通过转轴与置物台连接,且在显示屏处于放倒状态时,该显示屏位于显示屏容纳腔内;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的显示框上;所述语音交互模块设置在置物台上;所述自动伸缩架包括伸缩架本体和第一电机,所述置物台与扫地机器人本体之间通过伸缩架本体连接在一起;所述舵机与显示屏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电机驱动模块、显示屏、舵机、语音交互模块、供电模块和摄像头、电源启动按钮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进一步,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包括底座、两个第二电机、两个第三电机和吸尘装置,所述底座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万向轮和两个驱动轮,且万向轮和两个驱动轮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底座的底部上在万向轮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与底座底部转动连接的边刷旋转机构,且边刷旋转机构的四周安装有若干边刷;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防跌落传感器;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主刷容纳槽、吸尘孔和集尘盒,且所述主刷容纳槽内安装有清扫刷;两个第二电机分别与两个驱动轮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三电机分别与两个边刷旋转机构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二电机和两个第三电机分别与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两个防跌落传感器和吸尘装置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进一步,所述伸缩架本体包括铰接杆、绕线轴、滑轮和绳,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限制滑轮在槽内滚动;所述铰接杆设置有多个,铰接杆两两交叉铰接,且上方铰接杆的下端与下方铰接杆的上端铰接,最上端的铰接杆与置物台的底部铰接,最下端的铰接杆与滑轮铰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底座上端,且第一电机驱动绕线轴转动;所述绳的一端与绕线轴拴连,绳的另一端与最下方的铰接杆的下端拴连;所述绕线轴转动缠绕绳使绳拉动下端的两个铰接杆并使两铰接杆夹角变小。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声光传感器,所述声光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两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联网监控模块,该联网监控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它具有扫地、搬运和陪伴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充当搬运机器人);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充当陪伴机器人);图3为本技术中置物台、显示屏、摄像头和语音交互模块的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扫地机器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原理框图;图中:1、置物台,2、铰接杆,3、声光传感器,4、第一电机,5、绕线轴,6、绳,7、超声波传感器,8、驱动轮,9、底座,10、显示屏,11、摄像头,12、语音交互模块,13、万向轮,14、主刷容纳槽,15、清扫刷,16、吸尘孔,17、集尘盒,18、边刷,19、边刷旋转机构,20、防跌落传感器,21、第二电机、22、第三电机,23、控制模块,24、电机驱动模块,25、供电模块,26、吸尘装置,27、联网监控模块,28、舵机,29、电源启动按钮,30、滑轮,3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多角色服务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还包括自动伸缩架、置物台1、显示屏10、语音交互模块12、控制模块23、电机驱动模块24、舵机28、供电模块25、摄像头11和电源启动按钮29。所述置物台1上开设有显示屏容纳腔,所述显示屏10上设有转轴,该显示屏10通过转轴与置物台1连接,且在显示屏10处于放倒状态时,该显示屏10位于显示屏容纳腔内。所述摄像头11设置在显示屏10的显示框上。所述语音交互模块12设置在置物台1上。所述自动伸缩架包括伸缩架本体和第一电机4,所述置物台1与扫地机器人本体之间通过伸缩架本体连接在一起。所述舵机28与显示屏10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与电机驱动模块24电连接。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电机驱动模块24、显示屏10、舵机28、语音交互模块12、供电模块25、摄像头11和电源启动按钮29分别与控制模块2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包括底座9、两个第二电机21、两个第三电机22和吸尘装置26。所述底座9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万向轮13和两个驱动轮8,且万向轮13和两个驱动轮8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底座9的底部上在万向轮13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与底座9底部转动连接的边刷旋转机构19,且边刷旋转机构19的四周安装有若干边刷18。所述底座9的底部还设有两个防跌落传感器20。所述底座9的底部还设有主刷容纳槽14、吸尘孔16和集尘盒17,且所述主刷容纳槽14内安装有清扫刷15。两个第二电机21分别与两个驱动轮8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三电机22分别与两个边刷旋转机构19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二电机21和两个第三电机22分别与电机驱动模块24电连接;两个防跌落传感器20和吸尘装置26分别与控制模块2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源启动按钮29设置在置物台1上,亦可设置在底座9上。使用时,通过电源启动按钮29启动多角色服务机器人,然后通过显示屏10(显示屏的操作界面上配置有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按钮能够设置相关参数和选择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搬运模式、陪伴模式和扫地模式)设置相关参数并选择工作模式为扫地模式后,在将其放在地面上后,多角色服务机器人便开始扫地。工作时,通过万向轮13和驱动轮8实现转向和移动,在移动的同时,边刷18在边刷旋转机构19的带动下,实现起尘的作用,同时清扫刷15也对底面灰尘进行起尘,此时,设置在吸尘孔16内部的吸尘装置26开始工作,将灰尘从吸尘孔16吸入集尘盒17内。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伸缩架本体包括铰接杆2、绕线轴5、滑轮30和绳6,所述底座9的上端面设置有滑槽31;所述滑槽31限制滑轮30在槽内滚动;所述铰接杆2设置有多个,铰接杆2两两交叉铰接,且上方铰接杆2的下端与下方铰接杆2的上端铰接,最上端的铰接杆2与置物台1的底部铰接,最下端的铰接杆2与滑轮30铰接;所述第一电机4固定于底座9上端,且第一电机4驱动绕线轴5转动;所述绳6的一端与绕线轴5拴连,绳6的另一端与最下方的铰接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角色服务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伸缩架、置物台(1)、显示屏(10)、语音交互模块(12)、控制模块(23)、电机驱动模块(24)、舵机(28)、供电模块(25)、摄像头(11)和电源启动按钮(29);/n所述置物台(1)上开设有显示屏容纳腔,所述显示屏(10)上设有转轴,该显示屏(10)通过转轴与置物台(1)连接,且在显示屏(10)处于放倒状态时,该显示屏(10)位于显示屏容纳腔内;/n所述摄像头(11)设置在显示屏(10)的显示框上;/n所述语音交互模块(12)设置在置物台(1)上;/n所述自动伸缩架包括伸缩架本体和第一电机(4),所述置物台(1)与扫地机器人本体之间通过伸缩架本体连接在一起;/n所述舵机(28)与显示屏(10)的转轴连接;/n所述第一电机(4)与电机驱动模块(24)电连接;/n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电机驱动模块(24)、显示屏(10)、舵机(28)、语音交互模块(12)、供电模块(25)、摄像头(11)和电源启动按钮(29)分别与控制模块(2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角色服务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伸缩架、置物台(1)、显示屏(10)、语音交互模块(12)、控制模块(23)、电机驱动模块(24)、舵机(28)、供电模块(25)、摄像头(11)和电源启动按钮(29);
所述置物台(1)上开设有显示屏容纳腔,所述显示屏(10)上设有转轴,该显示屏(10)通过转轴与置物台(1)连接,且在显示屏(10)处于放倒状态时,该显示屏(10)位于显示屏容纳腔内;
所述摄像头(11)设置在显示屏(10)的显示框上;
所述语音交互模块(12)设置在置物台(1)上;
所述自动伸缩架包括伸缩架本体和第一电机(4),所述置物台(1)与扫地机器人本体之间通过伸缩架本体连接在一起;
所述舵机(28)与显示屏(10)的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4)与电机驱动模块(24)电连接;
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电机驱动模块(24)、显示屏(10)、舵机(28)、语音交互模块(12)、供电模块(25)、摄像头(11)和电源启动按钮(29)分别与控制模块(2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色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包括底座(9)、两个第二电机(21)、两个第三电机(22)和吸尘装置(26),所述底座(9)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万向轮(13)和两个驱动轮(8),且万向轮(13)和两个驱动轮(8)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底座(9)的底部上在万向轮(13)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与底座(9)底部转动连接的边刷旋转机构(19),且边刷旋转机构(19)的四周安装有若干边刷(18);所述底座(9)的底部还设有防跌落传感器(20);所述底座(9)的底部还设有主刷容纳槽(14)、吸尘孔(16)和集尘盒(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苗兰晓红贺转玲李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