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生产用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60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壳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有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第一上模板连接有冲压杆,第二上模板设有凹模,第二上模板设有第一定位通孔,定位通孔装配有第一定位杆,第一上模板设有第二定位通孔;下模包括有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第一下模板设有坯料槽,第一下模板设有空槽,第二下模板设有凸模,第二下模板设有装配槽,装配槽装配有第二定位杆,装配槽还装配有模具弹簧,第一下模板设有第一通孔,第一下模板设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具通常下模为凹模,上模为凸模,导致冲压成型后的圆筒形的毛坯件凹入凹模内部,不便于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生产用冲压模具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壳生产用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电机壳通常指各种电机加工装配所使用的外壳,通常采用合金材料制成,现有的电机壳形状通常为圆筒形,加工时,通常先将合金材料制成板形合金材料(如附图1中所示),再将合金材料经过切割形成坯料(如附图1中所示),最后通过冲压装置将坯料冲压为圆筒形的初始毛坯件(如附图1中所示)。冲压装置在进行圆筒形的毛坯件冲压作业时,由于现有的冲压模具通常下模为凹模,上模为凸模,导致冲压成型后的圆筒形的毛坯件凹入下模的凹模内部,不便于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电机壳生产用冲压模具,以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通常下模为凹模,上模为凸模,导致冲压成型后的圆筒形的毛坯件凹入凹模内部,不便于取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壳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有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所述第一上模板上侧可拆卸连接有冲压杆,所述第二上模板设有凹模,所述第二上模板设有若干第一定位通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有第一上模板(11)和第二上模板(12),所述第一上模板(11)上侧可拆卸连接有冲压杆(111),所述第二上模板(12)设有凹模(121),所述第二上模板(12)设有若干第一定位通孔(122),所述第一定位通孔(122)装配有第一定位杆(13),所述第一上模板(11)设有与第一定位杆(13)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通孔(112);/n所述下模(2)包括有第一下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22),所述第一下模板(21)设有坯料槽(211),所述第一下模板(21)中部设有空槽(212),所述第二下模板(22)设有与空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有第一上模板(11)和第二上模板(12),所述第一上模板(11)上侧可拆卸连接有冲压杆(111),所述第二上模板(12)设有凹模(121),所述第二上模板(12)设有若干第一定位通孔(122),所述第一定位通孔(122)装配有第一定位杆(13),所述第一上模板(11)设有与第一定位杆(13)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通孔(112);
所述下模(2)包括有第一下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22),所述第一下模板(21)设有坯料槽(211),所述第一下模板(21)中部设有空槽(212),所述第二下模板(22)设有与空槽(212)相匹配的凸模(221),所述第二下模板(22)设有若干装配槽(222),所述装配槽(222)装配有第二定位杆(23),所述第二定位杆(23)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定位杆(13)的直径尺寸,所述装配槽(222)还装配有模具弹簧(24),所述模具弹簧(24)与第二定位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崇钦刘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青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