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55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包括污染土壤修复箱,污染土壤修复箱通过送风管连接有鼓风装置,污染土壤修复箱的外壁上连接有排气管,滤网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环状的滤膜,顶盖的底部连接有若干均匀等距呈线性排列的通风管束,通风管束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污染土壤修复箱、插入土壤内的多组通风管束和鼓风装置,受污染土壤中强制通入空气,将易挥发的有机物一起抽出并从排气管排入大气中,可用于地下水层上部透气性较好而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也适用于结构疏松多孔的土壤,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应用于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一般采用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分离技术、翻土与客土技术、固化/填埋技术和热解吸修复技术等;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改良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修复技术、化学淋洗技术、溶剂浸提技术、电动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操作困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如今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操作困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包括污染土壤修复箱,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通过送风管连接有鼓风装置,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呈中空无盖的圆柱结构,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内套接有呈圆环状的滤网,所述滤网与污染土壤修复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间,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的外壁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污染土壤修复箱内部相连通,所述滤网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环状的滤膜,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的顶部安装有内部呈中空结构的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中心连接有进风管,所述顶盖的底部连接有若干均匀等距呈线性排列的通风管束,所述通风管束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管的顶端与所述送风管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鼓风装置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管与送风管的进风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鼓风机的底部对称安装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于固定底座上。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顶面边缘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上。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垫。作为优选,所述通风管束的长度小于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的深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中通过污染土壤修复箱、插入土壤内的多组通风管束和鼓风装置,受污染土壤中强制通入空气,将易挥发的有机物一起抽出并从排气管排入大气中,可用于地下水层上部透气性较好而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也适用于结构疏松多孔的土壤,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无二次污染2、本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中进风管的顶端与送风管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3、本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中顶盖的顶面边缘通过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于污染土壤修复箱上,便于安装和拆卸,顶盖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垫,提高密封效果,通风管束的长度小于污染土壤修复箱的深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污染土壤修复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污染土壤修复箱;11、排气管;12、滤网;13、滤膜;2、顶盖;21、橡胶密封垫;22、进风管;23、法兰盘;24、通风管束;25、通风孔;26、固定螺栓;3、送风管;4、鼓风装置;41、鼓风机;42、固定脚;43、固定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污染土壤修复箱1,污染土壤修复箱1通过送风管3连接有鼓风装置4,污染土壤修复箱1呈中空无盖的圆柱结构,污染土壤修复箱1内套接有呈圆环状的滤网12,滤网12与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间,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外壁上连接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与污染土壤修复箱1内部相连通,滤网12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环状的滤膜13,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顶部安装有内部呈中空结构的顶盖2,顶盖2的顶部中心连接有进风管22,顶盖2的底部连接有若干均匀等距呈线性排列的通风管束24,通风管束24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25。进一步的,进风管22的顶端与送风管3之间通过法兰盘23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具体的,如图4所示,鼓风装置4包括鼓风机41,鼓风机41的出风管与送风管3的进风端连接,鼓风机41的底部对称安装有固定脚42,固定脚42通过固定螺栓26连接于固定底座43上,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此外,顶盖2的顶面边缘通过固定螺栓26螺纹连接于污染土壤修复箱1上,便于安装和拆卸,顶盖2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垫21,提高密封效果,通风管束24的长度小于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深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中通过污染土壤修复箱1、插入土壤内的多组通风管束24和鼓风装置4,受污染土壤中强制通入空气,将易挥发的有机物一起抽出并从排气管11排入大气中,可用于地下水层上部透气性较好而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也适用于结构疏松多孔的土壤,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染土壤修复箱(1),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通过送风管(3)连接有鼓风装置(4),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呈中空无盖的圆柱结构,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内套接有呈圆环状的滤网(12),所述滤网(12)与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间,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外壁上连接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与污染土壤修复箱(1)内部相连通,所述滤网(12)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环状的滤膜(13),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顶部安装有内部呈中空结构的顶盖(2),所述顶盖(2)的顶部中心连接有进风管(22),所述顶盖(2)的底部连接有若干均匀等距呈线性排列的通风管束(24),所述通风管束(24)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染土壤修复箱(1),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通过送风管(3)连接有鼓风装置(4),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呈中空无盖的圆柱结构,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内套接有呈圆环状的滤网(12),所述滤网(12)与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间,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外壁上连接有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与污染土壤修复箱(1)内部相连通,所述滤网(12)的内壁上设置有呈环状的滤膜(13),所述污染土壤修复箱(1)的顶部安装有内部呈中空结构的顶盖(2),所述顶盖(2)的顶部中心连接有进风管(22),所述顶盖(2)的底部连接有若干均匀等距呈线性排列的通风管束(24),所述通风管束(24)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染土壤原位生物通风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2)的顶端与所述送风管(3)之间通过法兰盘(2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模李银光囊恩昌吴巍和满堂孔荣美姚世帆字雪梅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易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