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Si覆膜的纯铜粉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纯铜粉得到的增材制造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Si覆膜的纯铜粉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纯铜粉得到的增材制造产品。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进行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复杂形状、被认为成型困难的立体结构的金属部件的尝试。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AM)法,其为如下方法:在基板上薄薄地铺设纯铜粉而形成金属粉末层,对该金属粉末层利用电子束、激光进行扫描而使其熔融,并使其凝固,再在其上薄薄地铺设新的粉末,同样地使其熔融并使其凝固,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由此制作复杂形状的金属成型物。在利用电子束(EB)方式的增材制造中,在对金属粉照射电子束时,由于金属粉的电阻高,因此有时发生充电。因此,进行如下操作:对金属粉进行预热,从而使相邻的金属粉发生颈缩而形成导电路径。但是,此时由于预热而导致金属粉部分烧结,当进行烧结时存在粉末不易从成型物的孔内部脱离等问题。鉴于这样的情况,为了抑制烧结并形成尽可能弱的颈缩,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实施了表面处理的金属粉。具体而言,记载了如下技术:在金属粉的表面上使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铜粉,其为形成有Si覆膜的纯铜粉,其特征在于,Si附着量为5重量ppm以上且200重量ppm以下,C附着量为15重量ppm以上,并且C附着量与Si附着量的重量比率C/Si为3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7 JP 2018-244933;20190905 JP 2019-162389;201.一种纯铜粉,其为形成有Si覆膜的纯铜粉,其特征在于,Si附着量为5重量ppm以上且200重量ppm以下,C附着量为15重量ppm以上,并且C附着量与Si附着量的重量比率C/Si为3以下。
2.一种纯铜粉,其为形成有Si覆膜的纯铜粉,其特征在于,通过WDX分析对Si进行分析时最大信号强度的1/10以上的部分为整个粒子的40%以上,C附着量为15重量ppm以上,并且C附着量与Si附着量的重量比率C/Si为3以下。
3.一种纯铜粉,其为形成有Si覆膜的纯铜粉,其特征在于,Si覆膜的膜厚为5nm以上且300nm以下,C附着量为15重量ppm以上,并且C附着量与Si附着量的重量比率C/Si为3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裕文,山本浩由,涩谷义孝,
申请(专利权)人:捷客斯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