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323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壳体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其中振动系统包括音圈、沿该音圈短轴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振膜、隔膜和第二振膜、夹设于第一振膜和隔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一连接件、以及夹设于隔膜与第二振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二连接件;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均固持于壳体上,隔膜固持于支撑板上且盖设于第一通孔,第一振膜与音圈连接;第一振膜与壳体、支撑板和隔膜围设形成第一振膜前腔,隔膜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振膜上设有第三通孔,该第一振膜前腔依次通过第一连接件的中空结构、第二通孔、第二连接件的中空结构和第三通孔与外界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型扬声器能够实现更强的低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扬声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
技术介绍
现有侧面发音微型扬声器中,振动系统一般只包含一个设置于微型扬声器侧面的振膜,该设置方式使得微型扬声器的有效辐射面积有限,导致在相同振幅下提供的低音性能有限。也就是说,在相同低音输出情况下,该设置方式要求微型扬声器具有更高的振幅,不仅不利于延长微型扬声器寿命,还使得对手机后腔的体积要求更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微型扬声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所述微型扬声器中设置了由多音膜组成的气流增强系统,以解决现有侧面发音微型扬声器的有效辐射面积有限,导致在相同振幅下提供的低音性能有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了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振动系统、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磁路系统,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自所述第一侧壁边缘弯折延伸的第二侧壁、以及自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沿所述音圈短轴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振膜、隔膜和第二振膜、夹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隔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一连接件、以及夹设于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二连接件;由所述音圈长轴边和短轴边构成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振膜所在平面、所述隔膜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二振膜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均固持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隔膜固持于所述支撑板上且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音圈连接;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隔膜围设形成第一振膜前腔,所述隔膜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振膜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振膜前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空结构、以及所述第三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支撑板、所述隔膜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周壁围设形成封闭的第二振膜后腔;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中空的支撑柱、自所述支撑柱的边缘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相对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柱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端的两个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自所述支撑柱边缘延伸的支撑臂以及自所述支撑臂的远离所述支撑柱端弯折延伸的支撑台;所述第一固定部夹设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隔膜的内周侧之间,所述支撑台夹设于所述支撑臂和所述第一振膜的内周侧之间。优选的,所述隔膜的外周侧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隔膜的内周侧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隔膜的内周侧上,所述隔膜还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振膜方向凸起的第一折环部。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自所述支撑板边缘弯折延伸的第一接合环、以及自所述第一接合环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端弯折延伸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一接合环固定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三固定部夹设于所述第二振膜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用于固持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二接合环。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结合于所述第一振膜一侧用于连接所述音圈和所述第一振膜的骨架组件,所述骨架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音圈长轴边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骨架,所述骨架包括沿所述音圈长轴边方向间隔设置的用于夹持所述音圈短轴边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的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振膜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振膜包括第一音膜、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一音膜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第一球顶;所述第一球顶贴设于所述第一音膜的内周侧,所述第一音膜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振膜方向凸起的第二折环部。优选的,所述第二振膜包括第二音膜、以及贴设于所述第二音膜内周侧的远离所述第二侧壁侧的第二球顶;所述第二音膜包括远离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凸起的第三折环部。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柔性电路板组件,所述柔性电路板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音圈长轴边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音圈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沿所述音圈短轴边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所述第二磁体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接合环夹设于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第一振膜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装配口和对称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口两侧的第二装配口,所述第一夹板嵌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口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部分结构分别嵌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装配口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微型扬声器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沿所述音圈短轴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振膜、隔膜和第二振膜、夹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隔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一连接件、以及夹设于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均固持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隔膜固持于所述支撑板上且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音圈连接;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壳体、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隔膜围设形成第一振膜前腔,所述隔膜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振膜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振膜前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空结构和所述第三通孔与外界连通。通过上述方式,使得在相同振幅下可以推动更多的空气发声,提高了所述微型扬声器有效辐射面积,实现更强的低音性能;同时在相同低音输出情况下,降低了对所述微型扬声器的振幅要求,不仅有利于延长所述微型扬声器的寿命,还降低了对手机后腔的体积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微型扬声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微型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微型扬声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微型扬声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微型扬声器100;壳体1;收容空间10;第一侧壁11;第一装配口111;第二装配口112;第二侧壁12;支撑板13;第一通孔131;第二接合环14;第一接合环15;第三固定部16;振动系统2;音圈21;第一振膜22;第一音膜221;第一球顶222;隔膜23;第二通孔231;第二振膜24;第三通孔241;第二音膜242;第二球顶243;第一连接件25;支撑柱251;第一固定部252;第二固定部253;支撑臂2531;支撑台2532;第二连接件26;骨架组件27;骨架271;第一接合部271a;第二接合部271b;第一主体部271c;第三接合部271d;柔性电路板组件28;柔性电路板281;第二主体部281a;弹性连接部281b;固持部2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振动系统、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磁路系统,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自所述第一侧壁边缘弯折延伸的第二侧壁、以及自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通孔;/n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沿所述音圈短轴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振膜、隔膜和第二振膜、夹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隔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一连接件、以及夹设于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二连接件;由所述音圈长轴边和短轴边构成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振膜所在平面、所述隔膜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二振膜所在平面相互垂直;/n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均固持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隔膜固持于所述支撑板上且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音圈连接;/n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隔膜围设形成第一振膜前腔,所述隔膜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振膜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振膜前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空结构和所述第三通孔与外界连通;/n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支撑板、所述隔膜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周壁围设形成封闭的第二振膜后腔;/n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振动系统、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磁路系统,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自所述第一侧壁边缘弯折延伸的第二侧壁、以及自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沿所述音圈短轴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振膜、隔膜和第二振膜、夹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隔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一连接件、以及夹设于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的中空的第二连接件;由所述音圈长轴边和短轴边构成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振膜所在平面、所述隔膜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二振膜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均固持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隔膜固持于所述支撑板上且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音圈连接;
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隔膜围设形成第一振膜前腔,所述隔膜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振膜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振膜前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空结构和所述第三通孔与外界连通;
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支撑板、所述隔膜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周壁围设形成封闭的第二振膜后腔;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所述音圈设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中空的支撑柱、自所述支撑柱的边缘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相对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柱的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端的两个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自所述支撑柱边缘延伸的支撑臂以及自所述支撑臂的远离所述支撑柱端弯折延伸的支撑台;所述第一固定部夹设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隔膜的内周侧之间,所述支撑台夹设于所述支撑臂和所述第一振膜的内周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外周侧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隔膜的内周侧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隔膜的内周侧上,所述隔膜还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振膜方向凸起的第一折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自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波令狐荣林孔晨亮章统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