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17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5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包括:差分放大电路,其包括可调电阻电路、构成输入差分对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可调电阻电路耦接于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之间;高频增益补偿电路,其包括可调电容电路、交叉耦合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输出端相连,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二输出端相连,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输出端相连;可调电容电路耦接于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之间,实现了线性均衡电路中直流增益和高频补偿增益的独立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
技术介绍
均衡性能和线性度是线性均衡电路的两个重要设计指标,线性均衡电路的均衡性能由高频补偿增益这一参数来体现,线性度由直流增益这一参数来体现。而现有的线性均衡电路中直流增益与高频补偿增益之间存在相关性,从而导致在调节直流增益的同时,高频补偿增益对应发生变化,导致线性均衡电路中无法单独进行直流增益或者高频补偿增益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现有技术中线性均衡电路中直流增益和高频补偿增益之间的相关性导致无法独立进行直流增益或者高频补偿增益的调节的问题。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包括:差分放大电路,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包括可调电阻电路、构成输入差分对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端的漏极作为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作为第二输出端;所述可调电阻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之间;高频增益补偿电路,其包括可调电容电路、交叉耦合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可调电容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之间。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调电阻电路是可编程电阻阵列,所述可编程电阻阵列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可编程电阻阵列的接入电阻值;所述可编程电阻阵列包括并联的Z条可选电阻支路,Z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可选电阻支路中设有开关管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管导通或截止,在所述开关管导通时,所述开关管所在的可选电阻支路被选通。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共栅极,且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耦接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之间。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差分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流源和第二电流源,所述第一电流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流源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流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二电流源的另一端接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差分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负载电阻和第二负载电阻;所述第一负载电阻耦接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供电端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之间;所述第二负载电阻耦接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供电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之间。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高频增益补偿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流源和第四电流源;所述第三电流源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三电流源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流源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流源的源极相连,所述第四电流源的另一端接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还包括偏置支路,所述偏置支路用于提供偏置电压;所述第一电流源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二电流源包括第八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三电流源包括第九晶体管,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四电流源包括第十晶体管,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极、第八晶体管的源极、第九晶体管的源极和第十晶体管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均与所述偏置支路的输出端相连。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偏置支路包括电流源和第十一晶体管,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均与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源极接地,由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漏极输出偏置电压。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调电容电路为可编程电容阵列,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的接入电容值;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包括并联的N条电容支路,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电容支路包括第十二晶体管和第十三晶体管,所述第十二晶体管和第十三晶体管共源极且共漏极,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第十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串并转换接口芯片,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性均衡电路。在本申请的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中,采用差分放大电路和高频增益补偿电路在输出端并联的结构,通过调节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可调电阻电路的接入电阻值可以独立实现直流增益的调节,通过调节高频增益补偿电路中的可调电容电路的接入电容值和交叉耦合晶体管的跨导可以独立实现高频补偿增益的调节,弱化了现有线性均衡电路中直流增益与高频补偿增益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直流增益和高频补偿增益的需求进行独立调节,而不需要二者之间折中。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可编程电阻阵列的电路图;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可编程电容阵列的电路图;图4是线性均衡电路中高频补偿增益曲线图。附图标记如:100-差分放大电路;200-高频增益补偿电路;300-偏置支路;R1-第一负载电阻;R2-第二负载电阻;R0-第三电阻;R1a、R2a......RZa-第一电阻;M1-第一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NM1a、NM2a......NMZa-第五晶体管;NM1b、NM2b......NMZb-第六晶体管;M7-第七晶体管;M8-第八晶体管;M9-第九晶体管;M10-第十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差分放大电路,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包括可调电阻电路、构成输入差分对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端的漏极作为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作为第二输出端;所述可调电阻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之间;/n高频增益补偿电路,其包括可调电容电路、交叉耦合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可调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差分放大电路,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包括可调电阻电路、构成输入差分对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端的漏极作为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作为第二输出端;所述可调电阻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之间;
高频增益补偿电路,其包括可调电容电路、交叉耦合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可调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阻电路是可编程电阻阵列,所述可编程电阻阵列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可编程电阻阵列的接入电阻值;
所述可编程电阻阵列包括并联的Z条可选电阻支路,Z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可选电阻支路中设有开关管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管导通或截止,在所述开关管导通时,所述开关管所在的可选电阻支路被选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和所述第六晶体管共栅极,且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耦接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流源和第二电流源,所述第一电流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流源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流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二电流源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可编程线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负载电阻和第二负载电阻;
所述第一负载电阻耦接于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供电端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震唐重林刘寅
申请(专利权)人:牛芯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