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98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具体设计断路器的布局结构改进,通过将触头系统大致布置在中心位置,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和灭弧系统大致以环绕触头系统的方式布置在外周,充分地利用了断路器壳体的长度空间,使灭弧栅片的排布数量最大化,灭弧能力更强,提高了跳扣片受力的杠杆比,降低了锁扣解扣力矩,进而提高了脱扣的可靠性,并通过单极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拼接成多极产品,提高了零部件通用程度,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产品应用的柔性化程度及应用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更具体涉及断路器的布局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在配电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开关电器,断路器主要由脱扣器、操作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组成,目前常见的断路器结构中,存在着因各种机构间的布置不合理而造成的普遍缺陷,如灭弧能力差、空间占用大、隔离性能不佳、通用性差等。在公告号为CN108695124A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优化的断路器布局结构,其中选择将触头系统和操作机构设置在断路器的上部,灭弧系统设置在断路器的下部,脱扣器则设置在操作机构附近,借此来增大灭弧室的长度,增加灭弧栅片的排布数量。然而,在该专利中,因为脱扣器位于灭弧室的布置方向其中一端部的位置上,该脱扣器以及脱扣器的固定结构占用了断路器的长度空间,使得灭弧系统不能继续往向着脱扣器一侧的方向继续延伸排布灭弧栅片,灭弧室的容量受到了硬件上的限制,并且,在该专利中,脱扣器和操作机构的位置比较接近,二者间空间较小,为了保证跳扣脱扣的可靠性,对跳扣结构的设计要求(如位置、尺寸精度等)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断路器。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二者的相对运动构建出用于实现导通或分断的运动轨迹,所述触头系统大致布置在中心位置,所述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和灭弧系统大致以环绕所述触头系统的方式布置在外周,其中:以所述触头系统的运动轨迹位于所述触头系统的下方,所述锁扣机构横跨在所述触头系统上方,所述脱扣器和所述操作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触头系统的两侧,所述灭弧系统以至少部分涵盖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触头系统的下方。其中,为提高锁扣性能,降低锁扣解扣力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机构至少包括脱扣半轴和能够与之搭接配合的跳扣片,以所述跳扣片横跨在所述触头系统上方进行布置,则所述脱扣器联动地设置在靠近所述脱扣半轴的一侧,所述操作机构联动地设置在靠近所述跳扣片的另一侧。其中,为提高使用安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壳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具有大致密闭的安装空间,所述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其中,为便于维护和安装所述锁扣机构和操作机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断路器壳体还包括位于基座上的基板,所述基板形成敞口空间,所述锁扣机构位于敞口空间。其中,为提高灭弧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弧系统以全部涵盖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触头系统的下方,所述灭弧系统的长度大致等于所述断路器壳体的最大长度。其中,为提高增加电弧的跑弧距离,提高灭弧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弧系统包括与所述动触头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跑弧道、与所述静触头相对靠近所述第二跑弧道、和灭弧栅片组,其中:所述第一跑弧道具有让位于所述动触头沿所述运动轨迹进行运动的让位空间,所述灭弧栅片组设置在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的下方,所述灭弧栅片组的长度大致等于所述断路器壳体的最大长度,所述第一跑弧道终止于所述灭弧栅片组的一末端,所述第二跑弧道终止于所述灭弧栅片组的另一末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极的断路器,包括N个单极断路器,则N个单极断路器并排布置称为所述多极的断路器,2≤N≤4,其中至少一个单极断路器是如上所述的断路器。其中,为了整体效果保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极断路器是至少包括如上所述的断路器中的断路器壳体、脱扣器、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即其中的一部分单极断路器可以省略如上所述断路器结构中的锁扣机构和操作机构。其中,为提高多极断路器的通用程度,减少零部件数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单极断路器的所述触头系统以连接结构串联,以实现各个所述单极断路器中的所述触头系统的同步运动。其中,为提高隔离性能,保证安全性,防止串弧,在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单极断路器的所述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以所述断路器壳体隔离。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断路器内部结构的布局,充分地利用了断路器壳体的长度空间,使灭弧栅片的排布数量最大化,灭弧能力更强,增加了跳扣片在锁扣端的方向尺寸,提高了跳扣片受力的杠杆比,降低了锁扣解扣力矩,进而提高了脱扣的可靠性,同时其设计空间较大,也利于设计和安装。并通过单极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拼接成多极产品,提高了零部件通用程度,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产品应用的柔性化程度及应用场合,并且密封性和隔离性能良好,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断路器的立体图(角度一);图2是实施例中断路器的立体图(角度二);图3是实施例中断路器的结构爆炸图(角度一);图4是实施例中断路器的结构爆炸图(角度二);图5是实施例中断路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断路器壳体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中多极断路器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中多极断路器的触头系统通过连接销串联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中断路器动端子、静端子以及触头系统的布置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中触头系统的结构分解图;图11是实施例中动触头与动端子通过软导线连接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中断路器动端子、静端子以及触头系统的立体图;图13是实施例中转盘的立体图;图14是实施例中第二连杆、转盘以及基座装配的示意图;图15是实施例中静端子和动端子导通的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中静端子和动端子断开的示意图;图17是实施例中灭弧系统的布置示意图;图18是实施例中灭弧系统的结构爆炸图;图19是实施例中第一跑弧道的立体图;图20是实施例中第二跑弧道的立体图;图21是实施例中第一跑弧道、第二跑弧道以及灭弧栅片组装配的示意图;图22是实施例中第一跑弧道、第二跑弧道以及灭弧栅片组装配完成的示意图;图23是实施例中第一增磁块的立体图;图24是实施例中第二增磁块的立体图;图25是实施例中增磁组件的布置示意图(其一);图26是实施例中增磁组件的布置示意图(其二);图27是实施例中增磁组件的布置示意图(其三);图28是实施例中增磁组件的布置示意图(其四);图29是实施例中增磁组件的布置示意图(其五);图30是实施例中电弧在第一跑弧阶段的示意图;图31是实施例中电弧在第二跑弧阶段的示意图;图32是实施例中断路器内部结构(不包括灭弧系统)的立体图(其一);图33是实施例中断路器内部结构(不包括灭弧系统)的立体图(其二);图34是实施例中操作机构、锁扣机构以及触头系统的结构爆炸图;图35是实施例中手柄的立体图;图36是实施例中第一连杆的立体图;图37是实施例中第二连杆的立体图;图38是实施例中跳扣片的立体图;图39是实施例中脱扣半轴的立体图(其一);图40是实施例中操作机构、锁扣机构以及触头系统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二者的相对运动构建出用于实现导通或分断的运动轨迹,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大致布置在中心位置,所述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和灭弧系统大致以环绕所述触头系统的方式布置在外周,其中:以所述触头系统的运动轨迹位于所述触头系统的下方,则所述锁扣机构横跨在所述触头系统上方,所述脱扣器和所述操作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触头系统的两侧,所述灭弧系统以至少部分涵盖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触头系统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壳体,以及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二者的相对运动构建出用于实现导通或分断的运动轨迹,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大致布置在中心位置,所述脱扣器、锁扣机构、操作机构和灭弧系统大致以环绕所述触头系统的方式布置在外周,其中:以所述触头系统的运动轨迹位于所述触头系统的下方,则所述锁扣机构横跨在所述触头系统上方,所述脱扣器和所述操作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触头系统的两侧,所述灭弧系统以至少部分涵盖所述运动轨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触头系统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至少包括脱扣半轴和能够与之搭接配合的跳扣片,以所述跳扣片横跨在所述触头系统上方进行布置,则所述脱扣器联动地设置在靠近所述脱扣半轴的一侧,所述操作机构联动地设置在靠近所述跳扣片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壳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具有大致密闭的安装空间,所述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位于所述安装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断路器壳体还包括位于基座上的基板,所述基板形成敞口空间,所述锁扣机构和所述操作机构位于敞口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系统以全部涵盖所述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德王应波林耀国黄蔚偈卓江海张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