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90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涉及醇醚聚合领域,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顶端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管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催化剂瓶、稀释剂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物料在封闭状态下进入反应釜;其次,上料组件上连接搅拌架,在上料的同时能够对催化剂与稀释剂的混合物进行搅拌,使物料均匀混合后进入反应釜,提高催化剂在反应釜中的扩散效率及催化效率;最后,连接管两侧分别连接的独立的催化剂瓶、稀释剂瓶,在加料完成后,可单独添加稀释剂,对连接管内部进行冲洗,避免加料组件及连接内部残留催化剂,保证催化剂的添加量与预计添加量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醇醚聚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
技术介绍
醇醚聚合物广泛应用于纺织除油,工业清洗剂,污水处理,润滑剂等诸多领域。在除油,布草洗涤方面,属世界一流原料,醇醚聚合物是在反应釜中采用高温高压催化的方式合成的,其中催化剂使能够加速聚合反应的速率,但催化剂的量需要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在反应过程中采用痕量添加的方式添加催化剂,所谓痕量是指物质中含量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的组分,即催化剂含量不足反应釜中物料量的百万分之一。但是由于在反应釜反应过程中,内部为高压状态,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添加催化剂难度较高,且催化剂的量较小,在添加过程中催化剂分量难以控制,添加装置内部残留量难以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顶端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管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催化剂瓶、稀释剂瓶。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管,所述插管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插管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插管顶端外侧设有与螺纹连接套连接的外螺纹,所述螺纹连接套与连接管底部外侧的限位盘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插管包括位于连接盘下端的下半管,所述下半管直径大于螺纹盘上侧连接的上半管直径,所述上半管内设有滑动连接的阀塞,位于上半管内壁阀塞上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阀塞底端通过弹簧与下半管内部固定连接的支架连接。优选的,所述阀塞截面为梯形。优选的,所述加料组件包括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位于连接管内,所述丝杆与螺纹套内侧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外侧设有与连接管内壁上滑轨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螺纹套底端转动连接有搅拌架,所述搅拌架与丝杆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搅拌架包括套于丝杆外侧的套管,所述套管内径大于丝杆直径,所述套管内壁固定连接有与丝杆上滑道滑动连接的滑块,套管外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优选的,所述螺纹套包括金属架,所述金属架内部固定有橡胶块,所述金属架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搅拌架顶端连接的固定盘。优选的,所述催化剂瓶、稀释剂瓶分别与连接管两侧螺纹连接,且催化剂瓶、稀释剂瓶形状相同,催化剂瓶内部滑动连接有上料塞,上料塞底端与上料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杆与催化剂瓶底端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首先通过连接组件与反应釜连接,在插管中设置单向阀,在未添加药剂状态下使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反应釜内部气压泄漏,在天机过程中,使加料组件相对于连接管滑动,至螺纹套滑动至连接管上连接的催化剂瓶、稀释剂瓶下方,使加料组件与单向阀接触,从而使物料在封闭状态下进入反应釜;其次,上料组件上连接搅拌架,在上料的同时能够对催化剂与稀释剂的混合物进行搅拌,使物料均匀混合后进入反应釜,提高催化剂在反应釜中的扩散效率及催化效率;最后,连接管两侧分别连接的独立的催化剂瓶、稀释剂瓶,在加料完成后,可单独添加稀释剂,对连接管内部进行冲洗,避免加料组件及连接内部残留催化剂,保证催化剂的添加量与预计添加量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管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套管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连接组件;2、连接管;201、滑轨;202、限位盘;3、螺纹连接套;4、稀释剂瓶;5、催化剂瓶;6、电机;7、连接盘;8、插管;801、下半管;802、上半管;803、支架;804、弹簧;805、限位柱;806、阀塞;807、限位块;9、丝杆;901、滑道;10、螺纹套;1001、金属架;1002、橡胶块;1003、滑槽;11、套管;1101、滑块;12、搅拌杆;13、搅拌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连接组件1与连接管2连通,连接管2内设置有加料组件,加料组件顶端与电机6传动连接,连接管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催化剂瓶5、稀释剂瓶4,连接组件1包括插管8,插管8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7,插管8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插管8顶端外侧设有与螺纹连接套3连接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套3与连接管2底部外侧的限位盘202转动连接,插管8包括位于连接盘7下端的下半管801,下半管801直径大于螺纹盘上侧连接的上半管802直径,上半管802内设有滑动连接的阀塞806,位于上半管802内壁阀塞806上侧设有限位块807,阀塞806底端通过弹簧804与下半管801内部固定连接的支架803连接,阀塞806截面为梯形。在连接时,将连接盘7与反应釜固定连接,插管8的下半管801插入反应釜内部,在加料时,由电机6控制加料组件运动使加料组件与单向阀接触,位于上半管802内的阀塞806受压力后相对于上半管802向下滑动,弹簧804在滑塞与支架803之间被压缩,支架803上固定连接的限位柱805用于保证弹簧804被压缩过程中保持竖直,避免弹簧804侧向弯曲,至阀塞806滑动到内径较大的下半管801时,可使连接管2内的催化剂混合液由阀塞806与下半管801之间的缝隙流入反应釜中,加料完成后,电机6反向转动使加料组件向上移动,在弹簧804弹性势能下,使阀塞806重新移动至上半管802内,至阀塞806顶端与上半管802内的限位块807抵触,连接管2与插管8通过螺纹连接套3连接,可将连接管2与连接组件1分离,此时由于连接组件1内部设置有单向阀,能够避免反应釜中内部的压力泄漏,截面为梯形的阀塞806在回复过程中更易于复位。实施例2如图1-4所示,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连接组件1与连接管2连通,连接管2内设置有加料组件,加料组件顶端与电机6传动连接,连接管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催化剂瓶5、稀释剂瓶4,加料组件包括与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9,丝杆9位于连接管2内,丝杆9与螺纹套10内侧螺纹连接,螺纹套10外侧设有与连接管2内壁上滑轨201滑动连接的滑槽1003,螺纹套10底端转动连接有搅拌架13,搅拌架13与丝杆9滑动连接,搅拌架13包括套于丝杆9外侧的套管11,套管11内径大于丝杆9直径,套管11内壁固定连接有与丝杆9上滑道901滑动连接的滑块1101,套管11外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2,螺纹套10包括金属架1001,金属架1001内部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与连接管(2)连通,所述连接管(2)内设置有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顶端与电机(6)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管(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催化剂瓶(5)、稀释剂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与连接管(2)连通,所述连接管(2)内设置有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顶端与电机(6)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管(2)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催化剂瓶(5)、稀释剂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插管(8),所述插管(8)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7),插管(8)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插管(8)顶端外侧设有与螺纹连接套(3)连接的外螺纹,所述螺纹连接套(3)与连接管(2)底部外侧的限位盘(20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8)包括位于连接盘(7)下端的下半管(801),所述下半管(801)直径大于螺纹盘上侧连接的上半管(802)直径,所述上半管(802)内设有滑动连接的阀塞(806),位于上半管(802)内壁阀塞(806)上侧设有限位块(807),所述阀塞(806)底端通过弹簧(804)与下半管(801)内部固定连接的支架(80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补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塞(806)截面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醚带压聚合反应过程中痕量催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艳洪王文凯谢乐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联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