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海强专利>正文

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及其交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688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及其交互方法,属于交互领域,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包括路线规划模块、箭头指示模块、导航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模块,通过对雨天和暴雨天的路径进行规划,可以有效分散易堵车十字路口的车流量,对于未开启导航的车辆,易堵车路段的箭头指示模块在遇到遇水的情况下,外防护层和直行箭头遇水变透明,从而显示转向箭头的箭头指向,即路面的箭头指向发生改变,直接分散易堵车路段的车流量,从而显著降低天气对于智慧城市交通的影响,同时在反渗引水杆和导水柱的设置下,可以有效加速箭头改变的速度,使得对于车流量的分散效果更好,有效降低雨天堵车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及其交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互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及其交互方法。
技术介绍
智慧城市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网动全媒体融合通信终端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下雨天,由于路面湿滑、可视度等问题,车辆的车速普遍较低,导致车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极易发生拥堵现象,影响智慧城市的城市交通的畅通性,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为了保证雨天的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该问题很难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及其交互方法,它通过对雨天和暴雨天的路径进行规划,可以有效分散易堵车十字路口的车流量,对于未开启导航的车辆,易堵车路段的箭头指示模块在遇到遇水的情况下,外防护层和直行箭头遇水变透明,从而显示转向箭头的箭头指向,即路面的箭头指向发生改变,直接分散易堵车路段的车流量,从而显著降低天气对于智慧城市交通的影响,同时在反渗引水杆和导水柱的设置下,可以有效加速箭头改变的速度,使得对于车流量的分散效果更好,有效降低雨天堵车现象的发生。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包括路线规划模块、箭头指示模块、导航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多个安装在多个不同车辆的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路段十字路口的摄像头信号连接,所述路线规划模块分别与信息采集模块以及导航系统信号连接,所述路线规划模块包括城市交通的电子地图以及城市交通各个路口的车流量的大数据,所述箭头指示模块包括箭头指向区,所述箭头指向区包括多个均匀分布且相互接触的箭头变向块,所述箭头指向区上涂覆有箭头,通过对雨天和暴雨天的路径进行规划,可以有效分散易堵车十字路口的车流量,对于未开启导航的车辆,易堵车路段的箭头指示模块在遇到遇水的情况下,外防护层和直行箭头遇水变透明,从而显示转向箭头的箭头指向,即路面的箭头指向发生改变,直接分散易堵车路段的车流量,从而显著降低天气对于智慧城市交通的影响,同时在反渗引水杆和导水柱的设置下,可以有效加速箭头改变的速度,使得对于车流量的分散效果更好,有效降低雨天堵车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箭头包括直行箭头以及转向箭头,所述直行箭头和转向箭头不同时显示,使得在不同的天气下,箭头显示不同的箭头指向,从而有效避免因天气造成的路段拥堵情况的发生,进而有效维持智慧城市的畅通交通。进一步的,所述箭头变向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外防护层、变色夹层和反渗储水层,且直行箭头涂覆在变色夹层上,所述转向箭头涂覆在反渗储水层上,所述变色夹层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水管,通过导水管,可以有效将在暴雨天气渗入到反渗储水层内的部分雨水向两侧排出,进而有效避免反渗储水层内部长期蓄水导致天气转晴后,变色夹层和反渗储水层内的箭头指向信息不能及时恢复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所述外防护层为透明材质制成,使其不易影响到反渗储水层和变色夹层上箭头信息的显示,所述直行箭头和变色夹层均为遇水变色材质制成,变色夹层和直行箭头遇水后均变透明,从而使其在雨天能够显示反渗储水层上的转向箭头的箭头信息,箭头指向信息的转变。进一步的,所述变色夹层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水柱,所述导水柱下端嵌入至反渗储水层内,所述反渗储水层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反渗引水杆,所述反渗引水杆上端嵌入至变色夹层内,且多个反渗引水杆分别与多个导水柱相间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反渗储水层为多孔网状结构,且孔型为通透孔,便于反渗储水层内部的蓄水性,从而在雨水量很大的情况下,一方面便于将地面的雨水向下引导,有效避免雨水在地面的沉积,另一方面反渗储水层在雨水量大的情况下,能够蓄积较多的雨水,从而使得雨水能够反渗入变色夹层内,从而有效加速变色夹层以及直行箭头饿变色,进而加速路面箭头指向信息的变化,使得对于车辆量的分散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导水柱包括空心管以及多个连接在空心管外端的均化外延杆,多个所述均化外延杆均位于变色夹层内,通过多个导水柱,一方面可以有效将下渗的雨水分散在变色夹层内,加速变色夹层和直行箭头变透明,另一当面有效辅助雨水下渗至反渗储水层内,有效降低路面雨水的蓄积。进一步的,所述反渗引水杆包括反渗主杆以及多个分别连接在反渗主杆两端的反渗支杆,上方的所述反渗支杆位于变色夹层内,通过反渗引水杆可以有效将反渗储水层内蓄积的雨水向上运输至变色夹层内,加速反渗,使得变色夹层和直行箭头的变色更快,使在雨水量大的情况下加速转向箭头的显示速度,使得对于车流量的分散效果更好,有效降低雨天堵车现象的发生。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其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信息采集模块分别采集多个十字路口在雨天、非雨天和暴雨天的车流通过速度的信息以及多个十字路口的车流量;S2、路线规划模块根据车流速和车流量的信息,对雨天和暴雨天的路径进行规划,分散易堵车十字路口的车流量;S3、路径规划模块将新规划的路径传输至导航系统,使得导航系统引导车辆避开易堵车的十字路口,通过天气、导航系统与司机的交互实现在雨天的畅通的城市交通;S4、对于未开启导航的车辆,易堵车路段的箭头指示模块在遇到遇水的情况下,箭头指向发生改变,直接分散易堵车路段的车流量,通过天气、路面箭头信息与司机的交互实现在雨天的畅通的城市交通。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对雨天和暴雨天的路径进行规划,可以有效分散易堵车十字路口的车流量,对于未开启导航的车辆,易堵车路段的箭头指示模块在遇到遇水的情况下,外防护层和直行箭头遇水变透明,从而显示转向箭头的箭头指向,即路面的箭头指向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包括路线规划模块、箭头指示模块、导航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多个安装在多个不同车辆的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路段十字路口的摄像头信号连接,所述路线规划模块分别与信息采集模块以及导航系统信号连接,所述路线规划模块包括城市交通的电子地图以及城市交通各个路口的车流量的大数据,所述箭头指示模块包括箭头指向区(1),所述箭头指向区(1)包括多个均匀分布且相互接触的箭头变向块(2),所述箭头指向区(1)上涂覆有箭头(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包括路线规划模块、箭头指示模块、导航系统以及信息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多个安装在多个不同车辆的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路段十字路口的摄像头信号连接,所述路线规划模块分别与信息采集模块以及导航系统信号连接,所述路线规划模块包括城市交通的电子地图以及城市交通各个路口的车流量的大数据,所述箭头指示模块包括箭头指向区(1),所述箭头指向区(1)包括多个均匀分布且相互接触的箭头变向块(2),所述箭头指向区(1)上涂覆有箭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箭头(3)包括直行箭头(31)以及转向箭头(32),所述直行箭头(31)和转向箭头(32)不同时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箭头变向块(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外防护层(21)、变色夹层(22)和反渗储水层(23),且直行箭头(31)涂覆在变色夹层(22)上,所述转向箭头(32)涂覆在反渗储水层(23)上,所述变色夹层(22)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水管(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21)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直行箭头(31)和变色夹层(22)均为遇水变色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服务交互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夹层(22)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水柱(6),所述导水柱(6)下端嵌入至反渗储水层(23)内,所述反渗储水层(23)内部镶嵌有多个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韦海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