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法龙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集输用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40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集输用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板、传动板和气泵,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壁焊接有固定轴,所述传动板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启动开关组,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盘,转盘上的固定轴旋转,固定轴滑动在第二滑槽的内部,使得传动板左右晃动,传动板的底部带动螺杆移动,螺杆带动处理箱左右移动,通过晃动,油气的密度不同,使气体上升从而达到油气分离的效果,启动气泵,将分离的气体排出到过滤箱中,气体经过活性炭吸附网的吸附,使分离的气体达到净化的作用,通过排气管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集输用油气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分离
,具体为一种油田集输用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单一地质构造因素控制下的、同一产油气面积内的油气藏总和,一个油气田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油气藏,在同一面积内主要为油藏的称油田,主要为气藏的称气田,按控制产油气面积内的地质因素,将油气田分为3类构造型油气田,指产油气面积受单一的构造因素控制,如褶皱和断层,地层型油气田,区域背斜或单斜构造背景上由地层因素控制的含油面积,复合型油气田,产油气面积内不受单一的构造或地层因素控制,而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的油气田。油气集输是把地层开采出来的油、气、水等复杂的混合物经济有效地进行分离,处理成合格的原油、天然气,并外输销售,它是油田地面工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油气分离又是油气集输流程中的关键工艺之一,现有的油气分离装置,油分离率低不能很好的进行油气分离,油气分离后的气体无法进行净化,在排放时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为此,提出一种油田集输用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集输用油气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集输用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板(1)、传动板(13)和气泵(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前表面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131),所述转盘(131)的外侧壁焊接有固定轴(15),所述传动板(13)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固定轴(15)的一端贯穿第二滑槽(12)的内部,所述传动板(13)远离固定轴(15)的一侧通过销轴(11)铰接于固定板(16)的前表面,所述固定板(16)靠近销轴(11)的前表面两侧均焊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部贯穿有螺杆(7),所述传动板(13)的底部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集输用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底板(1)、传动板(13)和气泵(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前表面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131),所述转盘(131)的外侧壁焊接有固定轴(15),所述传动板(13)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固定轴(15)的一端贯穿第二滑槽(12)的内部,所述传动板(13)远离固定轴(15)的一侧通过销轴(11)铰接于固定板(16)的前表面,所述固定板(16)靠近销轴(11)的前表面两侧均焊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部贯穿有螺杆(7),所述传动板(13)的底部啮合连接于所述螺杆(7)的外侧壁,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20),所述处理箱(20)的顶部分别贯穿有第二管体(18)和第三管体(21),所述螺杆(7)远离套筒(8)的一端贯穿于底座(6)的一侧,所述第三管体(21)的一端连通于气泵(22)的进气端,所述气泵(22)的出气端连通有第四管体(23),所述第四管体(23)远离气泵(22)的一端连通有过滤箱(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法龙高才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法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