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树脂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626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判断回收的树脂的劣化状态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树脂再利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为使用荧光剂来评价树脂的劣化度的试验方法,其至少包括下述步骤(2)以及(3),步骤(2):使用在所述树脂表面具有荧光剂的树脂,对所述树脂的所述荧光剂照射紫外线并测定荧光发光量,所述荧光剂是在照射紫外线时单独地显示荧光的荧光剂,步骤(3):从所述荧光发光量评价所述树脂的劣化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树脂再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树脂再利用系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简单地判断回收的树脂的劣化状态的树脂劣化评价试验方法及树脂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回收的塑料部件根据产品使用情况不同而劣化状态而不同。例如,已经长时间在屋外使用的物质,由紫外线所致的劣化程度严重,相比之下,在室内远离窗户的位置的短时间使用的物质劣化程度小。由于难以从视觉上判断劣化状态,对劣化程度严重的塑料部件进行再利用,再生后的树脂和部件的强度等降低。对此,若预先对各塑料部件的劣化程度进行调查,必须进行的树脂的分子量测定以及强度评价,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再利用系统难以实现。因此,需要一种简单判断回收的树脂的劣化状态的手段。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树脂(聚丙烯类(PP)或聚苯乙烯类(PS)等)分解时产生羰基,该技术通过将与该羰基反应而发出荧光的发光物质预先混入到树脂中。然而,该方法仅适用生成羰基的树脂,因此树脂受限制,而且由于将发光物质预先捏合到树脂,部件表面的所述发光物质的量少,发光量少,因此有必要提高添加量等,限制事项多缺乏通用性。而且无法直接使用市售的成形材料,也并未考虑到发出荧光的发光物质本身的劣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树脂的劣化度评价方法,其使树脂(聚酰胺类(PA)或聚酯类(PEs))的劣化而生成的官能团与标记试剂反应,测定该发光强度或荧光发光量,由此判断该树脂劣化度。然而,存在如下缺点:由于必须根据官能团选择标记试剂,生成的官能团的量少而发光量小。因此,对可以简单判断回收的树脂的劣化状态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的需求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279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757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问题和情况而完成,其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判断回收的树脂的劣化状态的树脂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树脂再利用系统。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讨论所述问题的原因等的过程中发现:在产品的生产工序中,使用在树脂部件表面具有荧光剂的树脂、或者将荧光剂涂布于树脂,将已使用的产品从市场回收而分解成单独部件时,照射紫外线以测定所述荧光剂发出的光量,由此,得到判断所述树脂部件的劣化状态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进行分离的再利用系统。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解决。1、一种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为使用荧光剂来评价树脂的劣化度的试验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步骤(2)以及(3),步骤(2):使用在所述树脂表面具有荧光剂的树脂,对所述树脂的所述荧光剂照射紫外线并测定荧光发光量,所述荧光剂是在照射紫外线时单独显示荧光的荧光剂,步骤(3)根据所述荧光发光量来评价所述树脂的劣化度。2、根据第1项所述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步骤(1),所述步骤(1)是在使用树脂的产品的生产工序中,将所述荧光剂涂布于所述树脂表面的步骤。3、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是基于预先准备的荧光发光量与树脂劣化度之间的关系信息来评价树脂劣化度的步骤。4、根据第1项~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中,所述荧光剂在下述光照射实验后的荧光发光量与光照射前的荧光发光量相比在10%~80%的范围内,所述光照射实验是使用氙弧光源,并相当于在屋外暴露10年的光照射实验。5、一种树脂的再利用系统,其具有再造粒工序,其中,所述再造粒工序至少包括:步骤(4):基于第1项~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方法的结果而分离树脂的工序,以及步骤(7):确定分离后的树脂的混合比并进行混合的工序。6、根据第5项所述的树脂的再利用系统,其中,所述再造粒工序中,包括步骤(5):去除劣化度为一定程度以上的树脂的工序。7、根据第5项或第6项所述的树脂的再利用系统,其中,所述再造粒工序中,包括步骤(6):从树脂中去除荧光剂和其他杂质的工序。8、根据第5项~第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的再利用系统,其中,所述再造粒工序中,包括步骤(8):添加金属稳定剂的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手段,可以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判断所回收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树脂再利用系统。尽管本专利技术效果的表现机理或者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但推测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如下判断所述树脂部件的劣化状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荧光剂涂布于树脂部件表面上,或者将荧光剂涂布于树脂上,将已使用完毕的产品从市场回收并分解制成单独部件时,照射紫外线并测量所述荧光剂发出的光量。由此,与所述专利文献1以及2所公开的方法相比,推测其提供了一种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由于具有下述效果,可以简单地判断回收的树脂的劣化状态:不受树脂的种类限制,没有官能团的种类及标记试剂的限制,由于对部件表面的一部分选择性地进行涂布,可以以少量的荧光剂确保发光量等。并且,可以推测得知本专利技术的再利用系统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评价后去除荧光剂,再生树脂几乎未混入异物,无法除尽的荧光剂也由于混炼时添加金属稳定剂而能够抑制再生树脂的劣化等。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再利用系统的处理流程的示意图。图2显示了以紫外线照射回收树脂的荧光剂而测量荧光发光量的测量装置的一个例子。图3是用于说明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的原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是使用荧光剂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至少包括下述步骤(2)以及(3),步骤(2):使用在所述树脂表面具有荧光剂的树脂,对所述树脂的所述荧光剂照射紫外线并测定荧光发光量,所述荧光剂是在照射紫外线时单独地显示荧光的荧光剂,步骤(3):从所述荧光发光量评价所述树脂的劣化度。该特征是与以下实施例共通或对应的技术特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表达的观点出发,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1),其中,所述步骤(1)是在使用树脂的产品的生成过程中,将所述荧光剂涂布于所述树脂表面上的步骤,其作为工序的一个实施方式而优选。此外,所述步骤(3)是基于预先制备的荧光发光量与树脂劣化度之间的关系信息而评价树脂劣化度的步骤,从简单且正确评价劣化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另外,使用的所述荧光剂在下述光照射实验后的荧光发光量与光照射前的荧光发光量相比在10%~80%的范围内,所述光照射实验是使用氙弧光源,并相当于在屋外暴露10年的光照射实验,从提高评价精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的再利用系统具有再造粒工序,所述再造粒工序至少包括以下工序:基于所述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方法的结果来对树脂进行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为使用荧光剂来评价树脂的劣化度的试验方法,其中,/n该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步骤(2)以及(3),/n步骤(2):使用在所述树脂表面具有荧光剂的树脂,对所述树脂的所述荧光剂照射紫外线并测定荧光发光量,所述荧光剂是在照射紫外线时单独地显示荧光的荧光剂,/n步骤(3):根据所述荧光发光量来评价所述树脂的劣化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6 JP 2019-0775001.一种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为使用荧光剂来评价树脂的劣化度的试验方法,其中,
该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步骤(2)以及(3),
步骤(2):使用在所述树脂表面具有荧光剂的树脂,对所述树脂的所述荧光剂照射紫外线并测定荧光发光量,所述荧光剂是在照射紫外线时单独地显示荧光的荧光剂,
步骤(3):根据所述荧光发光量来评价所述树脂的劣化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步骤(1),
所述步骤(1)是在使用树脂来生产产品的工序中,将所述荧光剂涂布于所述树脂表面上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是基于预先准备的荧光发光量与树脂劣化度之间的关系信息来评价树脂劣化度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的劣化度评价试验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田靖治塚本宗夫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