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16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包括导丝输出部、导丝引导部、调节控制部和牵引线,所述导丝输出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导丝引导部弯折,所述导丝输出部设有导丝输出孔,牵引线一端连接在导丝输出部的近端,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在调节控制部的弯折控制件上,所述调节控制部通过牵引线控制所述导丝输出部的弯折角度,所述牵引线数量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且多根所述牵引线一端与沿所述导丝输出部均布设置。通过牵引线位置和数量的设置,使得具有远端可调节弯折度的医疗器械可以在多个方向根据需求调节相应角度,操作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为一体的新兴学科,由于其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介入器材导入人体病灶进行微创治疗,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同时又没有大的创伤,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能够采用介入治疗的疾病种类非常多,几乎包括了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主要疾病。介入治疗的技术很多,首先可以分为血管性介入技术和非血管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技术包括各种经皮穿刺活检术、各种非血管性腔道的成形术(包括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胆道等狭窄的扩张和支架)、实体瘤局部灭能术(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射频消融术)、囊肿脓肿引流术、造瘘术(胃、膀胱等)、胆道结石和肾结石微创取石术、骨转移或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慢性疼痛等。然而,普通植入器进入人体腔道弯角处时无法继续通过,导致手术风险大增或手术失败。指引导丝可以作为人体自然腔道内的“轨道”,便于在使用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在人体自然腔道内输送体内医疗器械,例如支架、球囊等。指引导丝通过狭长的人体自然孔道后,为球囊导管或支架等微型医疗器械送达狭窄病变处加压扩展提供“轨道”,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具体地,现有技术导丝输送原理及过程可参考公开号CN209004990U、CN208851536U、CN208582446U和CN106823106A等相关专利。以其中一篇现有技术为例,公开号为CN106823106A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导丝输送装置,包括注射器连接部,注射器连接部的上方设前输送部和后输送部,前输送部和后输送部之间留有距离形成助推空间;前输送部内部设前输送通道,后输送部内部设后输送通道;前输送部前端与三通鲁尔接头的第一接头连接,三通鲁尔接头与前输送通道连通;第一接头与前输送通道之间设密封垫,密封垫上设十字形或一字形的切口;三通鲁尔接头的第二接头用于连接针头,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前输送通道和后输送通道在一条直线上;三通鲁尔接头的第三接头连接连接管;后输送部的后端连接导丝鞘,导丝鞘与后输送通道连通。然而在导丝输送过程,常常需要对导丝的输入角度进行调节,现有技术中的角度调节方式只能够单纯的调节一个方向的角度,在角度调节完成后,也不能将执行端的角度实现很好地固定。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多方位调节导丝输入的角度,并且方便固定的医疗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包括导丝输出部、导丝引导部、调节控制部和牵引线,所述导丝输出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导丝引导部弯折,所述导丝输出部设有导丝输出孔,牵引线一端连接在导丝输出部的近端,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在调节控制部的弯折控制件上,所述调节控制部通过牵引线控制所述导丝输出部的弯折角度,即往何处弯折以及弯折的角度大小,所述牵引线数量为N,N为正整数且N≥3,且N根所述牵引线一端与沿所述导丝输出部均布设置,优选的为4根。当牵引线数量为两根且均布时,仅能够调节一个方向上的角度,而通过设大于等于3根牵引线,优选地为4根时,可以进行多方位角度的控制,通过多根牵引线的配合实现360度方向上的弯折。进一步地,导丝引导部包括引导壳体,引导壳体一端设有第一柔性弯折件,所述第一柔性弯折件一端连接所述导丝输出部,第一柔性弯折件的设置使得弯折过程更加平滑柔和。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壳体内设有供牵引线通过的牵引通孔和供导丝输送的导丝输送通孔。进一步地,调节控制部包括旋转外壳,旋转外壳有供导丝穿过的通道,所述旋转外壳一端与引导壳体固定连接,旋转外壳外接有旋转轮,使得导丝输出部不仅能够相对所述导丝引导部在各个方向上弯折,还能同时实现沿中心轴的360度旋转。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外壳另一端通过第二柔性弯折件与弯折控制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控制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一端具有手柄卡套,所述手柄卡套与所述手柄的外壳一体成型,所述弯折控制件的卡接部设于所述手柄卡套内。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控制部还包括锁紧环和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设于所述手柄卡套上,所述限位套的内表面与所述手柄卡套的外表面相匹配,所述锁紧环套设于所述限位套且所述锁紧环的锥形内表面和所述限位套的锥形外表面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卡套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锁紧环的锥形内表面和所述限位套的锥形外表面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壳体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牵引线另一端到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所述牵引线一端到中心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线另一端到中心轴的距离与所述牵引线一端到中心轴的距离比例范围为大于等于3至小于等于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通过设两根以上的牵引线控制导丝输出部,可以进行多方位角度的控制,通过多根牵引线的配合实现导丝输出部360度方向上的弯折。2)同时设置一旋转外壳,还能同时实现导丝输出部沿中心轴的360度旋转,旋转外壳同时相对于手柄是可以相对转动的,因此旋转外壳旋转时,不影响弯折控制的部件。3)使得当所述导丝输出部弯折到某个特定角度需要固定时,通过控制所述调节限位套的位移,可以使得所述手柄卡套向内收缩后固定在卡接部上,解放了操作者的用于控制角度的手。4)通过设第一、第二柔性弯折件,使得弯折过程更加平滑柔和。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导丝输出部与导丝引导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导丝输出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导丝输出部去除外壳后的线路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远端的牵引线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调节控制部去掉固定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牵引线在调节控制部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图7去掉手柄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输入输出端在调节控制部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输入输出端部件放大图;附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调节控制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远端是指操作该器械时原理操作者的一端,近端为操作该器械时离操作者近的一端,中心轴线大致为引导壳体的中心轴线,但也不局限于该轴线,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中中心轴线为整个器械主体部件相对形成对称的中心轴线。实施例中提及的导丝即手术中常用的指引导丝(或称为引导导丝)。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通过牵引线位置和数量的设置,使得具有远端可调节弯折度的医疗器械可以在多个方向根据需求调节相应角度,操作灵活方便。具体结合实施例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输出部(1)、导丝引导部(2)、调节控制部(3)和牵引线(4),所述导丝输出部(1)能够相对于所述导丝引导部(2)弯折,所述导丝输出部(1)设有导丝输出孔(11),牵引线(4)一端连接在导丝输出部(1)的近端,牵引线(4)的另一端连接在调节控制部(3)的弯折控制件(31)上,所述调节控制部(3)通过牵引线(4)控制所述导丝输出部(1)的弯折角度,所述牵引线(4)数量为N,N为正整数且N≥3,且N根所述牵引线(4)一端与沿所述导丝输出部(1)均布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输出部(1)、导丝引导部(2)、调节控制部(3)和牵引线(4),所述导丝输出部(1)能够相对于所述导丝引导部(2)弯折,所述导丝输出部(1)设有导丝输出孔(11),牵引线(4)一端连接在导丝输出部(1)的近端,牵引线(4)的另一端连接在调节控制部(3)的弯折控制件(31)上,所述调节控制部(3)通过牵引线(4)控制所述导丝输出部(1)的弯折角度,所述牵引线(4)数量为N,N为正整数且N≥3,且N根所述牵引线(4)一端与沿所述导丝输出部(1)均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导丝引导部(2)包括引导壳体(21),引导壳体(21)一端设有第一柔性弯折件(22),所述第一柔性弯折件(22)一端连接所述导丝输出部(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壳体(21)内设有供牵引线(4)通过的牵引通孔(211)和供导丝输送的导丝输送通孔(2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调节控制部(3)包括旋转外壳(33),旋转外壳(33)有供导丝穿过的通道,所述旋转外壳(33)一端与引导壳体(21)固定连接,旋转外壳(33)外接有旋转轮(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装置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外壳(33)另一端通过第二柔性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长林金富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