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43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提供一种作业性高、且能够抑制因进行穿刺的针部导致的误穿刺而确保安全性的导丝及医疗器械。一种用于对插入于生物体内的扩张器(40)进行引导的导丝(10),具有:轴部(11)、固定于轴部(11)的远位部且在生物体组织上形成孔的穿刺部(15)、和能够弹性变形且覆盖穿刺部(15)的罩部(30),当罩部(30)从扩张器(40)露出时,罩部(30)覆盖穿刺部(15),并且罩部(30)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丝及医疗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穿刺生物体组织的导丝及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通过使电流流过被称为刺激传导系统的心肌组织,而使心脏在适当的时机重复进行收缩及扩张,从而使血液循环。若从该刺激传导系统流过的电信号的产生或传递变得不正常,则无法再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收缩及扩张,会发生心律失常。作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已知一种通过加热或冷却使引起心律失常的信号的传导路径消融(Ablation)而将其阻断的方法。作为用于进行该治疗方法的器械,已知一种经皮插入至左心房并能够将位于肺静脉口的信号的传导路径消融的器械。这种消融器械因微创且能够获得高效果而被积极使用。当在左心房进行消融时,需要进行被称为房间隔穿刺(Brockenbrough法)的手术,即、将针从右心房向房间隔的卵圆窝这种薄隔膜刺入来打通从右心房通向左心房的孔。作为用于进行该房间隔穿刺的器械的房间隔穿刺针(TransseptalNeedle),包括机械穿刺针(MechanicalNeedle)和高频能量穿刺针(RadioFrequencyNeedle)。机械穿刺针由于廉价而成为主流。机械穿刺针使用锋利的针进行穿刺。当使用机械穿刺针时,因针的过度推压而产生误穿刺的风险。当因针误穿刺时,有可能伴随心包填塞(血液在心包与心肌之间积存而引起心力衰竭的状态)这种严重的并发症。另一方面,高频能量穿刺针是通过输出从另行设置的装置即控制台供给的高频能量而使房间隔贯穿的方法。因此,高频能量穿刺针没有误穿刺的风险,但是昂贵、且还需要控制台。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管状外针的内侧配置有作为机械穿刺针的内针的器械。内针的前端以朝向近位侧的方式弯曲。内针的前端以呈直线状伸长的状态收容于外针。内针通过从外针突出而从右心房侧在房间隔上开孔,并在到达左心房之后弯曲而朝向近位侧。由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器械抑制了因内针导致的误穿刺的发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992556号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穿刺生物体组织的器械,要求高作业性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性高且能够抑制因进行穿刺的针部导致的误穿刺而确保安全性的导丝及医疗器械。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导丝是用于对插入于生物体内的管状的长尺寸体进行引导的导丝,具有:具备挠性的长尺寸的轴部;配置于上述轴部的远位部且在生物体组织上形成孔的穿刺部;和能够弹性变形且覆盖上述穿刺部的罩部,当上述罩部从上述长尺寸体露出时,上述罩部将上述穿刺部覆盖,并且上述罩部及轴部的至少一方弯曲。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医疗器械为用于在生物体内的生物体组织上形成孔的医疗器械,具有:插入于生物体内的管状的长尺寸体;和能够插入于上述长尺寸体的导丝,上述导丝具有:具备挠性的长尺寸的轴部;配置于上述轴部的远位部且在生物体组织上形成孔的穿刺部;和能够弹性变形且覆盖上述穿刺部的罩部,当上述罩部从上述长尺寸体露出时,上述罩部将上述穿刺部覆盖,并且上述罩部及轴部的至少一方弯曲。专利技术效果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导丝及医疗器械无需具有穿刺功能的其他器械,因此具有高作业性。另外,抑制了因进行穿刺的针部导致的误穿刺而得到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导丝的图,(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图4是用于对使用医疗器械的手术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心脏内部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利用医疗器械进行穿刺时的状态的剖视图,(A)表示沿着导丝将鞘组装体插入到右心房的状态,(B)表示将扩张器推压到卵圆窝的状态。图7是表示利用医疗器械进行穿刺时的状态的剖视图,(A)表示利用穿刺部对卵圆窝进行了穿刺的状态,(B)表示将穿刺部收容于罩部的状态。图8是表示利用医疗器械进行穿刺时的状态的剖视图,(A)表示在卵圆窝的孔内插入了鞘组装体的状态,(B)表示从外鞘拔出了扩张器及插入物的状态。图9是表示在卵圆窝的孔中插入了导丝后,扩张器从卵圆窝分离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第1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俯视图,(A)表示使导丝的罩部收缩前的状态,(B)表示使导丝的罩部的疏螺距部收缩后的状态。图12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俯视图,(A)表示使导丝的罩部沿轴向收缩前的状态,(B)表示使导丝的罩部沿轴向收缩后的状态。图13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剖视图,(A)表示使导丝的罩部收缩前的状态,(B)表示使导丝的罩部的疏螺距部收缩后的状态。图14是表示第5变形例的导丝的图,(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图15是表示变形例的剖视图,(A)表示使第5变形例的导丝的罩部沿轴向收缩后的状态,(B)表示使第6变形例的导丝的罩部沿轴向收缩后的状态。图16是表示第7变形例的导丝的剖视图。图17是表示第8变形例的剖视图,(A)表示使导丝的罩部沿轴向收缩前的状态,(B)表示使导丝的罩部沿轴向收缩后的状态。图18是表示利用第9变形例进行穿刺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第10变形例的导丝的剖视图。图20是表示第11变形例的导丝的俯视图。图21是表示第12变形例的导丝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第13变形例的导丝的剖视图。图23是表示第14变形例的导丝的剖视图。图24是表示第15变形例的导丝的剖视图。图25是表示利用第15变形例进行穿刺时的状态的剖视图,(A)表示对卵圆窝进行了穿刺的状态,(B)表示使导丝弯曲后的状态。图26是表示第15变形例的导丝的剖视图。图27是表示第16变形例的导丝的剖视图。图28是表示导丝的变形例的剖视图,(A)表示第17变形例,(B)表示第18变形例,(C)表示第19变形例。图29是表示第20变形例的导丝的剖视图。图30是表示利用第20变形例进行穿刺时的状态的剖视图,(A)表示对卵圆窝进行了穿刺的状态,(B)表示使导丝弯曲后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附图的尺寸比例有时会被夸大而与实际比例不同。在本说明书中,将器械的插入血管的一侧称为“远位侧”,将进行操作的手边侧称为“近位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1用于利用具有穿刺功能的导丝10在卵圆窝O上形成从右心房R通向左心房L(参照图5)的孔。孔可以是切缝。在卵圆窝O上有孔的情况下,能够将经皮插入到腔静脉的消融导管在引向右心房R之后经由孔向左心房L插入,并将肺静脉口的周围消融。即,医疗器械1是用于在卵圆窝上形成消融导管的通路(accessroute)的器械。如图1~3所示,医疗器械1具有具备进行穿刺的功能的导丝10、和能够插入导丝10的鞘组装体20。鞘组装体20具有供导丝10插入的插入物60、供插入物60插入的扩张器40、和供扩张器40插入的外鞘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丝,用于对插入于生物体内的管状的长尺寸体进行引导,其特征在于,具有:/n具备挠性的长尺寸的轴部;/n配置于所述轴部的远位部且在生物体组织上形成孔的穿刺部;和/n能够弹性变形且覆盖所述穿刺部的罩部,/n当所述罩部从所述长尺寸体露出时,所述罩部将所述穿刺部覆盖,并且所述罩部及轴部中的至少一方弯曲。/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2 JP 2018-0376261.一种导丝,用于对插入于生物体内的管状的长尺寸体进行引导,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备挠性的长尺寸的轴部;
配置于所述轴部的远位部且在生物体组织上形成孔的穿刺部;和
能够弹性变形且覆盖所述穿刺部的罩部,
当所述罩部从所述长尺寸体露出时,所述罩部将所述穿刺部覆盖,并且所述罩部及轴部中的至少一方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及轴部中的至少一方能够通过收容于所述长尺寸体而变形为直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固定于所述轴部,
所述罩部在收容于长尺寸体的内部的状态下,在远位端受到朝向近位侧的力而弹性收缩,使所述穿刺部露出,
所述罩部在位于长尺寸体的外部的状态下,维持将所述穿刺部覆盖并收容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及轴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在自然状态下弯曲的曲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状部的近位端位于所述穿刺部的远位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状部的远位端位于所述穿刺部的近位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部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为螺旋状部件,所述罩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以形成螺旋的方式排列的线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浩一深见一成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