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丝
本技术涉及对向生物体内插入的长尺寸的医疗器具进行引导的导丝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进行从下肢、胳膊或手腕等的血管插入长尺寸的医疗器具(例如导管)以进行治疗的操作。在这样的操作中,导丝向比导管靠前的病变部位附近插入。接下来导管沿着导丝被推入至病变部位。然后,手术者通过导管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导丝通常包括芯材、将线材卷绕在芯材的外周而形成的线圈及对芯材和线圈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线圈存在由两个以上线圈构成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前端侧线圈和基端侧线圈的导丝。前端侧线圈的基端部与基端侧线圈的前端部以使各线圈的线材交替配置并相互缠结的状态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14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使两个以上线圈的线材相互缠结时,存在线材的末端面彼此相互碰撞且线圈产生变形、破损的可能性。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两个以上的线圈无损伤且容易地缠绕的导丝及其制造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丝,其特征在于,具有:/n长尺寸的芯材,其具有前端部及基端部;/n前端线圈,其卷绕第1线材而形成并包围所述芯材的前端部;以及/n基端线圈,其卷绕第2线材而形成,并在所述前端线圈的基端侧包围所述芯材的前端部,/n所述前端线圈在所述第1线材的基端具有第1末端面,/n所述基端线圈在所述第2线材的前端具有第2末端面,/n所述第1线材的基端部及所述第2线材的前端部以交替配置的方式连接,/n所述第1末端面的正投影面积最大的面即第1最大投影面的法线向量相对于第1正交面的法线向量倾斜,其中,该第1正交面通过所述第1末端面与所述第1线材的第1轴心相交的第1交点并与所述第1轴心正交,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3 JP 2019-0454181.一种导丝,其特征在于,具有:
长尺寸的芯材,其具有前端部及基端部;
前端线圈,其卷绕第1线材而形成并包围所述芯材的前端部;以及
基端线圈,其卷绕第2线材而形成,并在所述前端线圈的基端侧包围所述芯材的前端部,
所述前端线圈在所述第1线材的基端具有第1末端面,
所述基端线圈在所述第2线材的前端具有第2末端面,
所述第1线材的基端部及所述第2线材的前端部以交替配置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1末端面的正投影面积最大的面即第1最大投影面的法线向量相对于第1正交面的法线向量倾斜,其中,该第1正交面通过所述第1末端面与所述第1线材的第1轴心相交的第1交点并与所述第1轴心正交,
所述第2末端面的正投影面积最大的面即第2最大投影面的法线向量相对于第2正交面的法线向量倾斜,其中,该第2正交面通过所述第2末端面与所述第2线材的第2轴心相交的第2交点并与所述第2轴心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正交面及第2正交面中,分别将朝向所述前端线圈或基端线圈的中心线并与所述中心线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内部方向,将所述内部方向的相反方向定义为外部方向,将与所述内部方向正交并具有朝向基端侧的分量的方向定义为基端方向,将所述基端方向的相反方向定义为前端方向,
将所述第1最大投影面的法线向量中的朝向远离所述第1末端面的方向的法线向量投影到所述第1正交面上的向量定义为第1倾斜方向向量,将所述第2最大投影面的法线向量中的朝向远离所述第2末端面的方向的法线向量投影到所述第2正交面上的向量定义为第2倾斜方向向量,
在使所述第1正交面及第2正交面以各面的所述内部方向、所述外部方向、所述前端方向及所述基端方向一致的方式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1倾斜方向向量与第2倾斜方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