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门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06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肛门排气装置,属于医用引流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观察容器和导管;所述观察容器上端设有进液孔,用于注入液体,所述进液孔上设有端盖;进管孔,所述进管孔上设有连接件;挂钩,用于固定观察容器;所述导管的进气端设有沿导管长度方向的刻度线;所述导管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引流袋,所述导管的排气端穿过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引流袋中,当所述导管固定连接所述引流袋时,所述排气端的排气口位于所述液体的液面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肛门排气装置可避免导管从液体中脱出,防止插管操作中误伤病人,提高操作效率,降低失误率,可靠性高,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门排气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用引流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肛门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肛门排气是将肛管从肛门插入直肠以排尽肠腔内积气,减轻腹胀的治疗方法。使用该方法病人无痛苦,用后腹痛、腹胀症状消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对病人进行肛门排气时,由于没有专用的肛门排气工具,准备工作繁琐,需要准备系带水瓶、水瓶支承架、肛管、引流管、胶布、扣针等,准备过程中材料消耗较大,浪费较多,准备时间较长;治疗过程中,由于排气操作使肛管容易移动,甚至从水瓶中的水中脱出,影响排气观测;护理人员插管时,往往凭感觉感知插入深度,由于定位不准容易给病人带来创伤,增加病人的痛苦。因此,目前的肛门排气工具亟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肛门排气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肛门排气装置,包括观察容器和导管;所述观察容器上端设有进液孔,用于注入液体,所述进液孔上设有端盖;连接件安装孔,所述连接件安装孔内安装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径与所述连接件安装孔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件内设有进管孔;挂钩,用于固定观察容器;所述导管一端为设有进气口的进气端,另一端为设有排气口的排气端,所述导管上进气端侧设有沿导管长度方向的刻度线;所述导管的排气端穿过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观察容器中,所述导管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观察容器,当所述导管固定连接所述观察容器时,所述排气端的排气口位于所述液体的液面下部。所述连接件为设有内螺纹的固定环,靠近导管排气端沿导管外圆周设有管套,所述管套外设螺纹与所述固定环内螺纹相匹配。所述连接件采用快接插头。所述导管通过所述连接件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观察容器的连接件安装孔。所述刻度线所标示的最大刻度值不小于10cm且不大于20cm。所述观察容器采用引流袋,所述导管采用肛管。所述肛管的进气端侧壁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有相同的两个,所述两个进气孔分别沿所述肛管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交错设置。所述进气孔直径为1cm。本技术可固定观察容器位置,减小观察容器占用空间;可使护理人员准确定位导管在病人体内的插入深度,提高操作效率,避免误伤病人;固定连接导管和观察容器,使导管排气口不因引流袋外部的导管部分发生移动而移动,导管排气口始终位于液面以下位置,为排气操作和观测带来方便。本技术可避免导管从液体中脱出,防止操作中误伤病人,提高操作效率,降低失误率,可靠性高,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肛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肛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观察容器;11、进液孔;12、端盖;13、连接件安装孔;14、连接件;141、固定环;142、快接插头;15、进管孔;16、挂钩;17、引流袋;2、导管;21、刻度线;22、肛管;23、管套;24、进气口;25、排气口;26、进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肛门排气装置,包括观察容器1和导管2;观察容器1上端设有进液孔11,用于注入液体,进液孔11上设有端盖12;连接件安装孔13,连接件安装孔13内安装连接件14,连接件14外径与连接件安装孔13内径相匹配,连接件14内设有进管孔15;挂钩16,用于固定观察容器1;导管2一端为设有进气口24的进气端,另一端为设有排气口25的排气端,导管2上进气端侧设有沿导管2长度方向的刻度线21;导管2的排气端穿过连接件14伸入观察容器1中,导管2通过连接件14固定连接观察容器1,当导管2固定连接观察容器1时,排气端的排气口25位于液体的液面下部。如图1至图4所示,可通过挂钩16将观察容器1悬挂在床头、架子上等,固定观察容器1位置,减小观察容器1占用空间;可通过进液孔11往观察容器内注入液体,用端盖12可将观察容器盖紧,防止液体流出;沿导管2长度方向设置刻度线21,可使护理人员准确定位导管2在病人体内的插入深度,提高操作效率,避免误伤病人;导管2通过连接件14固定连接引流袋17,使导管2排气口25不因引流袋17外部的导管2部分发生移动而移动,导管2排气口25始终位于液面以下位置,为排气操作和观测带来方便。本设计中可避免导管2从液体中脱出,防止插管操作中误伤病人,提高操作效率,降低失误率,可靠性高,节约成本。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14为设有内螺纹的固定环141,靠近导管2排气端沿导管2外圆周设有管套23,管套23外设螺纹与固定环141内螺纹相匹配。如图1、图2所示,可参考引流袋17的尺寸确定管套23的位置,确保管套23螺装在固定环141中时,导管2的排气口25位于液体的液面下部,该设计便于引流袋17和导管2的装配,且操作方便,便于观察容器1固定导管2及将导管2取出引流袋17。固定环141与管套23还可采用其他连接关系,如卡接等可拆卸的连接,将管套23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环141中,可以方便地更换导管2或引流袋17,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14采用快接插头142。如图3、图4所示,快接插头142操作方便,可快速的将观察容器1与导管2固定及将导管2取出引流袋17。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管2通过所述连接件14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观察容器1的连接件安装孔13,如图3、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14可采用粘接、焊接等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实现导管2与连接件安装孔13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简化操作。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刻度线21所标示的最大刻度值不小于10cm且不大于20cm。如图1至图4所示,肛门插入深度在该最大刻度值的设定范围内可实现排气,不会误伤病人,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病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观察容器1采用引流袋17,导管2采用肛管22。该技术方案中,导管2优选采用肛管22,观察容器1优选采用引流袋17,本设计运用已有器材进行改进,既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又可减少设计制造成本。值得说明的是,导管2还可采用其他管件,其目的在于将肛门排出的气体传送到观察容器1的液体中;观察容器1也可采用其他透明容器,其目的在于便于观察液体内的有无气泡及气泡冒出情况。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肛管22的进气端侧壁设有进气孔26,所述进气孔26设有相同的两个,所述两个进气孔26分别沿所述肛管22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交错设置。如图1至图4所示,肛管的进气入口包括进气口24和进气孔26,进气孔26使肛管22的进气入口扩大,降低了肛管22入口堵塞的可能性,便于排气通畅。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26直径1cm,使进气孔26不易堵塞,便于排气通畅。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肛门排气装置,包括集液袋和肛管22;集液袋上端设有连接件安装孔13、用于注入液体的进液孔11和用于固定集液袋的挂钩16,进液孔11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肛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观察容器(1)和导管(2);/n所述观察容器(1)上端设有进液孔(11),用于注入液体,所述进液孔(11)上设有端盖(12);连接件安装孔(13),所述连接件安装孔(13)内安装连接件(14),所述连接件(14)外径与所述连接件安装孔(13)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件(14)内设有进管孔(15);挂钩(16),用于固定观察容器(1);/n所述导管(2)一端为设有进气口(24)的进气端,另一端为设有排气口(25)的排气端,所述导管(2)上进气端侧设有沿导管(2)长度方向的刻度线(21);所述导管(2)的排气端穿过所述连接件(14)伸入所述观察容器(1)中,所述导管(2)通过所述连接件(14)固定连接所述观察容器(1),当所述导管(2)固定连接所述观察容器(1)时,所述排气端的排气口(25)位于所述液体的液面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观察容器(1)和导管(2);
所述观察容器(1)上端设有进液孔(11),用于注入液体,所述进液孔(11)上设有端盖(12);连接件安装孔(13),所述连接件安装孔(13)内安装连接件(14),所述连接件(14)外径与所述连接件安装孔(13)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件(14)内设有进管孔(15);挂钩(16),用于固定观察容器(1);
所述导管(2)一端为设有进气口(24)的进气端,另一端为设有排气口(25)的排气端,所述导管(2)上进气端侧设有沿导管(2)长度方向的刻度线(21);所述导管(2)的排气端穿过所述连接件(14)伸入所述观察容器(1)中,所述导管(2)通过所述连接件(14)固定连接所述观察容器(1),当所述导管(2)固定连接所述观察容器(1)时,所述排气端的排气口(25)位于所述液体的液面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4)为设有内螺纹的固定环(141),靠近导管(2)排气端沿导管(2)外圆周设有管套(23),所述管套(23)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