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轴承及球轴承用保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007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球轴承及球轴承用保持器,降低被外圈引导的角接触球轴承的保持器因与外圈接触而产生的杂音。角接触球轴承(10)具备外圈(12)、内圈(11)、多个球(13)及保持器(14),保持器(14)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具有用于收容球(13)的多个收容部(23),并且通过作为引导圈的外圈(12)或内圈(11)引导保持器(14)旋转,在收容部(23)的内表面设有朝向该收容部(23)内突出的卡合部(25),在保持器(14)在径向上移动时,卡合部(25)在该保持器与引导圈接触之前与收容部(23)内的球(13)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轴承及球轴承用保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球轴承及球轴承用保持器。
技术介绍
球轴承用于机床的主轴支撑用等各种用途。另外,作为球轴承,存在具备内圈、外圈、球及保持器等的角接触球轴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55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球轴承中使用的保持器由外圈、内圈或球引导,抑制伴随着旋转产生的径向的振动。例如,在为旋转由外圈引导(以下,也称为“外圈引导”)的保持器的情况下,通过保持器的外周面与外圈的内周面接触,抑制径向的振动。但是,存在由于保持器与外圈接触时的接触声、碰撞声而导致杂音的问题,所支撑的轴的旋转越高速,该问题越显著。另外,在为角接触球轴承的情况下,保持器的旋转由外圈的轴向一侧的肩部的内周面引导,所以保持器的旋转变得不稳定,易于产生杂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降低因球轴承的保持器与引导圈接触产生的杂音。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球轴承具备:外圈,在内周具有轨道;内圈,配置于所述外圈的径向内侧,在外周具有轨道;多个球,配置于所述外圈的轨道与所述内圈的轨道之间;及保持器,保持所述多个球的周向的间隔,所述保持器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球的多个收容部,并且由作为引导圈的所述外圈或所述内圈引导所述保持器旋转,在所述收容部的内表面设有朝向该收容部内突出的卡合部,在所述保持器在径向上移动时,所述卡合部在该保持器与所述引导圈接触之前与该收容部内的所述球卡合。本专利技术的球轴承用保持器是保持球轴承中的多个球的周向的间隔的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球的多个收容部,并且由作为引导圈的球轴承的外圈或内圈引导所述保持器旋转,在所述收容部的内表面设有朝向该收容部内突出的卡合部,在所述保持器在径向上移动时,所述卡合部在该保持器与所述引导圈接触之前与该收容部内的所述球卡合。根据以上的球轴承及保持器,在保持器发生径向的振动时,首先卡合部与收容部内的球卡合,然后,保持器与引导圈接触。因此,能够抑制保持器与引导圈接触时的接触声、碰撞声,降低杂音的产生。优选地,所述引导圈具有与所述保持器接触的引导面,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球的径向间隙小于所述引导面与所述保持器的径向间隙。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保持器在径向上移动时,能够在该保持器与引导面接触之前使卡合部与球卡合。优选地,所述外圈具有配置于所述轨道的轴向一侧的沉孔和配置于所述轨道的轴向另一侧的肩部,所述肩部的内周面被作为对所述保持器的旋转进行引导的引导面。在为保持器被外圈引导的角接触球轴承的情况下,保持器被配置于外圈的轴向一侧的肩部的内周面引导,所以旋转易于变得不稳定,也易于产生杂音。因此,对于角接触球轴承,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更有效。优选地,所述卡合部从径向外侧与所述收容部内的球卡合。在该情况下,当保持器的周向的一部分向径向外侧移动时,在径向上与所述一部分相向的保持器的其他部分处,卡合部与收容部内的球卡合。由此,能够抑制保持器相对于引导面的碰撞声、接触声。优选地,所述卡合部彼此相向地设置有一对。根据这样的结构,与在收容部的内表面设置二对以上卡合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保持器轻量化。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因球轴承的保持器与引导圈接触产生的杂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球轴承的剖视图。图2是从径向外侧观察保持器的一部分的概略图。图3的(a)是将球轴承的一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图3的(b)是(a)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将保持器的一部分放大的立体图。图5是从径向外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球轴承的保持器的一部分的概略图。图6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球轴承的一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先申请的专利技术的保持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球轴承11:内圈11a:轨道12:外圈12a:轨道12b:沉孔12c:肩部13:球14:保持器23:收容部25:卡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球轴承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球轴承10例如是作为加工中心、NC车床等机床的主轴支撑用而使用的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10具备内圈11、外圈12、多个球13及保持器14。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仅称为“轴向”、“径向”或“周向”时,指角接触球轴承10(内圈11、外圈12或保持器14)的轴向、径向或周向。内圈11是外嵌固定于机床的主轴等轴S的圆环状部件。在内圈11的外周形成有圆弧状的轨道(轨道槽)11a。外圈12是内嵌固定于壳体H的部件。在外圈12的内周形成有轨道12a。在轨道12a的轴向一侧相邻形成有沉孔12b。在轨道12a的轴向另一侧相邻形成有肩部12c。沉孔12b的内径大于肩部12c的内径。多个球13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于内圈11的轨道11a与外圈12的轨道12a之间。多个球13在两轨道11a、12a上转动。另外,球13与各轨道11a、12a具有接触角地接触。球13能够承受轴向载荷及径向载荷两者。图2是从径向外侧观察保持器的一部分的概略图。如图1及图2所示,保持器14形成为圆环状,保持多个球13的周向的间隔。保持器14由聚酰胺树脂、聚醚醚酮(PEEK)等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保持器14具有环状体21和柱22。保持器14例如通过注射成型来制造。环状体21形成为圆环状,在轴向上空出间隔地设置有一对。柱22架设于一对环状体21之间。柱22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一对环状体21与多个柱22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球13的收容部23。如图2所示,收容部23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从径向外侧观察保持器14时,收容部23形成为圆形状。如图1所示,保持器14的一个环状体21的外周面能够与外圈12的肩部12c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由此,保持器14在径向上由外圈12定位,抑制径向的振动。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角接触球轴承10为由外圈12引导保持器14旋转的方式(外圈(轨道圈)引导式)的轴承。在该情况下,外圈12成为引导圈,肩部12c的内周面成为引导面。图3的(a)是将球轴承的一部分放大了的剖视图,图3的(b)是图3的(a)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将保持器的一部分放大了的立体图。在收容部23的内部设置有向收容部23内突出的卡合部25。具体地说,卡合部25在保持器14的轴向上的收容部23的两端彼此相向地设置有一对。卡合部25的前端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弧状。卡合部25的前端的径向内侧部分25a以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从收容部23的内表面的突出量逐渐减小的方式倾斜。如图2所示,轴向两侧的卡合部25的间隔L小于球13的外径D。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轴承,具备:/n外圈,在内周具有轨道;/n内圈,配置于所述外圈的径向内侧,在外周具有轨道;/n多个球,配置于所述外圈的轨道与所述内圈的轨道之间;及/n保持器,保持所述多个球的周向的间隔,/n所述保持器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球的多个收容部,并且由作为引导圈的所述外圈或所述内圈引导所述保持器旋转,/n在所述收容部的内表面设有朝向该收容部内突出的卡合部,/n在所述保持器在径向上移动时,所述卡合部在该保持器与所述引导圈接触之前与该收容部内的所述球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8 JP 2019-0794671.一种球轴承,具备:
外圈,在内周具有轨道;
内圈,配置于所述外圈的径向内侧,在外周具有轨道;
多个球,配置于所述外圈的轨道与所述内圈的轨道之间;及
保持器,保持所述多个球的周向的间隔,
所述保持器在周向上空出间隔地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球的多个收容部,并且由作为引导圈的所述外圈或所述内圈引导所述保持器旋转,
在所述收容部的内表面设有朝向该收容部内突出的卡合部,
在所述保持器在径向上移动时,所述卡合部在该保持器与所述引导圈接触之前与该收容部内的所述球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轴承,其中,
所述引导圈具有与所述保持器接触的引导面,
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球的径向间隙小于所述引导面与所述保持器的径向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轴承,其中,
所述外圈具有配置于所述轨道的轴向一侧的沉孔和配置于所述轨道的轴向另一侧的肩部,所述肩部的内周面被作为对所述保持器的旋转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野弘沟越朝枝滨田和生臼杵功雄
申请(专利权)人:大比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