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90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属于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减压双膝垫结构复杂且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包括双膝垫主体,双膝垫主体包括由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式主垫体,充气状态下的主垫体顶面具有沿着主垫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一和凹槽二,凹槽一和凹槽二沿着主垫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主垫体上设置有主充放气接口。它为充气式结构,当其充气后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稳定性,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垫式减压双膝垫
本技术涉及医护用品
,具体为一种减压双膝垫,特别涉及一种气垫式减压双膝垫。
技术介绍
ICU患者由于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是压力性损伤的高发人群。在目前明确造成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中可知,压力在压力性损伤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善危重患者的体位摆放于功能位和提高翻身到位率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方法,根据压力性损伤、血栓预防指南,通过对受压骨突处的局部压强,皮温等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结合患者的舒适度体验,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局部减压的双膝垫体来改善这一问题,但是现有的减压双膝垫往往占用空间较大,不适用时存放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垫式减压双膝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包括双膝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膝垫主体包括由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式主垫体,充气状态下的主垫体顶面具有沿着主垫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沿着主垫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主垫体上设置有主充放气接口。在上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中,所述双膝垫主体还包括连接在主垫体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端部的副垫体,所述副垫体为由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式结构。在上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中,所述副垫体上设置有副充放气接口,且副垫体的气腔与主垫体的气腔相互独立。在上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中,所述主垫体设置有用于收纳副垫体的收纳袋。未充气状态的副垫体可以收纳在收纳袋中,减少整个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在副垫体不使用时的占用空间。在上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中,所述收纳袋设置在主垫体的底面上,所述副垫体的一侧底边边沿与主垫体长度方向的底端边沿相连接。在上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中,所述收纳袋设置在主垫体的侧壁上,所述副垫体的一侧侧沿与主垫体长度方向上的端面侧沿相连接。在上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中,所述凹槽一的底面高度高于凹槽二的底面高度,所述副垫体连接在主垫体上具有凹槽二的一侧。在上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中,所述副垫体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副垫体对称设置在主垫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上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中,所述主充放气接口设置在主垫体具有凹槽一一侧的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双膝垫主体为充气式结构,当其充气后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稳定性,使用可以将主垫体放置在双膝处,可以根据翻身方向,灵活调整摆放的方向,提高了双下肢的舒适性,减少因不适造成的身体扭动,维持了有效翻身;2、本技术由于设置了高度不同的凹槽一和凹槽二,在使用时,患者伸展状态的一侧腿部搁置在位置较低的凹槽二内,患者屈伸状态的另一侧腿部搁置在位置较高的凹槽一内,患者的两膝由不同高度的平面进行支撑,减少膝部组织受压产生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性;3、本技术通过在主垫体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副垫体,且副垫体位于较低一侧的凹槽二端部,副垫体可以对伸出凹槽二的伸展状态的小腿部进行垫高,提高使用舒适性。4、本技术的副垫体和主垫体的气腔相互独立,且副垫体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在主垫体的收纳袋中,减少占用空间和提高本技术使用时的整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收纳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收纳状态示意图。图中:1、主垫体;2、凹槽一;3、凹槽二;4、副垫体;5、主充放气接口;6、副充放气接口;7、收纳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一为一种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包括双膝垫主体,双膝垫主体包括由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式主垫体1,胶质材料可为橡胶、硅胶、乳胶或塑胶。主垫体1上设置有主充放气接口5,充气状态下的主垫体1顶面具有沿着主垫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一2和凹槽二3,凹槽一2和凹槽二3沿着主垫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凹槽一2的底面高度高于凹槽二3的底面高度,双膝垫主体还包括连接在主垫体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端部的副垫体4,副垫体4为由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式结构,副垫体4连接在主垫体1上具有凹槽二3的一侧。进一步的,主充放气接口设置在主垫体1具有凹槽一2一侧的侧壁上。进一步的,副垫体4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副垫体4对称设置在主垫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进一步的,副垫体4上设置有副充放气接口6,且副垫体4的气腔与主垫体1的气腔相互独立。进一步的,主垫体1设置有收纳袋7。副垫体4未充气时可以塞入到收纳袋7中,减少整个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在副垫体4不使用时的占用空间。进一步的,收纳袋7设置在主垫体1的底面上,副垫体4的一侧底边边沿与主垫体1长度方向的底端边沿相连接。本实施例一的主垫体1具有高度不同的凹槽一2和凹槽二3,在使用时,患者处于侧身状态,其位于下方的一侧腿部搁置在位置较低的凹槽二3内且处于伸展状态,而另一侧腿部跨过处于伸展状态的腿部后搁置在位置较高的凹槽一2内,且该侧腿部处于屈伸状态,其中处于伸展状态的一侧腿部的小腿位于凹槽二3的外端,通过垫设副垫体4可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副垫体4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主垫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为了避免患者的骶尾部和髂部造成压疮,往往需要使得患者的臀部悬空,从而需要使得朝向人体躯干的一侧副垫体4处于未充气状态,而未充气状态的副垫体4可以塞入到收纳袋7中进行收纳,减少占用空间,同时还可以提高使用舒适性。实施例二: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二中的收纳袋7设置在主垫体1的侧壁上,副垫体4的一侧侧沿与主垫体1长度方向上的端面侧沿相连接,副垫体4在未充气时可塞入到收纳袋7中进行收纳,同时副垫体4仅通过一侧侧沿与主垫体1相连接,即副垫体4可相对于主垫体1进行转动,从而对位置进行调整,以配合位于主垫体1外的患者小腿部进行更好地垫靠,使用舒适性更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包括双膝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膝垫主体包括由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式主垫体(1),充气状态下的主垫体(1)顶面具有沿着主垫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一(2)和凹槽二(3),所述凹槽一(2)和凹槽二(3)沿着主垫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主垫体(1)上设置有主充放气接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包括双膝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膝垫主体包括由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式主垫体(1),充气状态下的主垫体(1)顶面具有沿着主垫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一(2)和凹槽二(3),所述凹槽一(2)和凹槽二(3)沿着主垫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主垫体(1)上设置有主充放气接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膝垫主体还包括连接在主垫体(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端部的副垫体(4),所述副垫体(4)为由胶质材料制成的充气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垫体(4)上设置有副充放气接口(6),且副垫体(4)的气腔与主垫体(1)的气腔相互独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垫式减压双膝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垫体(1)设置有用于收纳副垫体(4)的收纳袋(7)。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云燕王晓琼谢敏飞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