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隔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585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质隔墙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轻质隔墙包括与室内墙面相配合的第一墙体、多个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右侧面均从上至下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注胶腔,所述连接柱右侧面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注胶腔相连通,所述开口内嵌设有挤压柱,所述连接柱外周侧壁左端开设有注胶孔,所述连接柱外周侧壁上等距离开设有两排溢胶孔,所述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左侧面均从上至下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对接的隔墙板之间的紧密性且能够通过机械结构对隔墙进行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内部施工
,特别是一种轻质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大型的建筑物内部都需要设置隔墙,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隔墙采用了轻质材料制成,大大降低的建筑物的承重,轻质隔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它是一种外型像空心楼板一样的墙材,但是它两边有公母榫槽,安装时只需将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起来即可,轻质隔墙板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对接的隔墙板之间的紧密性,隔墙板连接的紧密程度对于隔墙板的使用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轻质隔墙的粘结力较差,在限制侧向位移方面抗冲击力较弱。现有技术中轻质隔墙板制作内隔墙过程中需要人工控制相连的两个轻质隔墙板进行对接,人工控制两个轻质隔墙板对接时需要使用锤子对轻质隔墙板的一端进行敲击,击打作业中由于受力不均和力量传递距离较远的原因容易导致轻质隔墙板劈裂,造成轻质隔墙板无法使用,造成材料浪费;人工击打轻质隔墙板进行对接不能确保两个轻质隔墙板对接的严密性,无法保证两个轻质隔墙板完全紧密对接,影响轻质隔墙板制造的内隔墙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对接的隔墙板之间的紧密性且能够通过机械结构进行隔墙搭接的一种轻质隔墙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轻质隔墙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隔墙包括与室内墙面相配合的第一墙体、多个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右侧面均从上至下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注胶腔,所述连接柱右侧面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注胶腔相连通,所述开口内嵌设有挤压柱,所述连接柱外周侧壁左端开设有注胶孔,所述连接柱外周侧壁上等距离开设有两排溢胶孔,且所述溢胶孔设置于所述注胶孔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左侧面均从上至下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第一墙体、多个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相配合组成所述轻质隔墙,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的顶部通过射钉固定U型钢卡,所述射钉固定于室内上安装基层的安装孔内;所述轻质隔墙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安装时,将墙板安装机构放置在室内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后方,通过墙板运输机构将在预定位置的第一墙体抬起,此时第一墙体处于水平状态,通过墙板运输机构的转动作用,能够将第一墙体由水平状态转动90度变成竖直状态,然后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一墙体进行运输;步骤S2、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一墙体运输至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室内,将第一墙体推送至墙板安装机构上,墙板安装机构带动第一墙体左右移动至靠近室内墙面,在第一墙体与室内墙面的连接处填充混凝土进行固定,从而得到基准轻质隔墙板;步骤S3、进行轻质隔墙的搭接作业,墙板运输机构移动至第二墙体的放置位置,此时第二墙体处于水平状态,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二墙体以水平状态抬起,通过墙板运输机构的转动作用,将第二墙体由水平状态转动90度变成竖直状态,然后进行运输;步骤S4、在第一墙体的注胶孔内注入建筑用胶水,使得建筑用胶水进入第一墙体的注胶腔内,然后墙板运输机构带动第二墙体移动运输至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室内,将第二墙体推送至墙板安装机构上,通过墙板安装机构带动第二墙体左右移动,移动至第一墙体的连接柱嵌入所述第二墙体的连接槽内;步骤S5、将第二墙体推送至第一墙体的挤压柱嵌入第一墙体的注胶腔内,使得第一墙体的注胶腔内的建筑用胶水经溢胶孔和注胶孔溢出,便于第二墙体和第一墙体进行固定作用;步骤S6、重复步骤S3至S5,使得多个第二墙体能够进行搭接固定;步骤S7、第二墙体固定好后,墙板运输机构移动至第三墙体的放置位置,此时第三墙体处于水平状态,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三墙体以水平状态抬起,通过墙板运输机构的转动作用,将第三墙体由水平状态转动90度变成竖直状态,然后进行运输;步骤S8、在最右端的第二墙体的注胶孔内注入建筑用胶水,使得建筑用胶水进入注胶腔内,然后墙板运输机构带动第三墙体移动运输至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室内,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三墙体输送至墙板安装机构上,通过墙板安装机构推动第三墙体移动,移动至第二墙体的连接柱嵌入所述第三墙体的连接槽内,将第三墙体推送至第二墙体的挤压柱嵌入第二墙体的注胶腔内,使得第二墙体注胶腔内的建筑用胶水经溢胶孔和注胶孔溢出,便于第三墙体和第二墙体进行固定作用,从而完成轻质隔墙的搭建。进一步的,所述墙板运输机构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前方的前轮和设置在底架后方的后轮,所述后轮上方的底架上铰接有手动拖动的把手;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压力泵,且所述压力泵设置于所述把手前方,所述底架前端铰接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滚动轮,所述固定框架的左右横杆内侧面均开设有导轨槽,所述固定框架的左右横杆内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均嵌入所述导轨槽内,所述底架上设置有经压力泵进行驱动的倾斜伸缩气缸,且所述倾斜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滑板右表面中部铰接设置;所述底架上表面前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且所述第一伸缩气缸设置于所述滑板前方,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端设置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形带,所述齿形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板的上表面,所述齿形带另一端固定有提升板,所述提升板前表面设置有翻转框架,所述提升板后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过所述提升板与所述翻转框架连接,所述翻转框架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夹板,所述翻转框架内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末端铰接设置有夹紧板,且所述夹紧板设置于所述翻转框架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安装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板上表面前端设置有中空框架,所述中空框架的上下横杆正面均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中空框架的左侧横杆内中部设置有双输出电机,所述中空框架的左侧横杆内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转向器,所述双输出电机输出轴末端与所述转向器连接,所述转向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且所述螺杆位于所述中空框架的上横杆内,所述中空框架前方设置有运输框架,所述运输框架后表面四周均设置有滑块,且所述滑块嵌入所述条形开口内且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与所述螺杆螺旋连接,所述运输框架右侧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推送夹板,所述运输框架中部设置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中空框架的上横杆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杆左侧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三伸缩气缸,且所述第三伸缩气缸末端铰接设置有用于折叠夹板,且所述折叠夹板位于所述运输框架的左侧面。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框架的右横杆内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螺杆末端与所述轴承的内轴承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后端设置有推动把手。进一步的,所述U型钢卡的横板上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加入了连接柱、注胶腔、挤压柱、注胶孔和溢胶孔,能够更好的将轻质隔墙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实现轻质隔墙的搭接;通过加入墙板安装机构和墙板运输机构,使得能够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隔墙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隔墙包括与室内墙面相配合的第一墙体、多个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右侧面均从上至下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注胶腔,所述连接柱右侧面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注胶腔相连通,所述开口内嵌设有挤压柱,所述连接柱外周侧壁左端开设有注胶孔,所述连接柱外周侧壁上等距离开设有两排溢胶孔,且所述溢胶孔设置于所述注胶孔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左侧面均从上至下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第一墙体、多个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相配合组成所述轻质隔墙,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的顶部通过射钉固定U型钢卡,所述射钉固定于室内上安装基层的安装孔内;所述轻质隔墙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安装时,将墙板安装机构放置在室内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后方,通过墙板运输机构将在预定位置的第一墙体抬起,此时第一墙体处于水平状态,通过墙板运输机构的转动作用,能够将第一墙体由水平状态转动90度变成竖直状态,然后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一墙体进行运输;/n步骤S2、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一墙体运输至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室内,将第一墙体推送至墙板安装机构上,墙板安装机构带动第一墙体左右移动至靠近室内墙面,在第一墙体与室内墙面的连接处填充混凝土进行固定,从而得到基准轻质隔墙板;/n步骤S3、进行轻质隔墙的搭接作业,墙板运输机构移动至第二墙体的放置位置,此时第二墙体处于水平状态,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二墙体以水平状态抬起,通过墙板运输机构的转动作用,将第二墙体由水平状态转动90度变成竖直状态,然后进行运输;/n步骤S4、在第一墙体的注胶孔内注入建筑用胶水,使得建筑用胶水进入第一墙体的注胶腔内,然后墙板运输机构带动第二墙体移动运输至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室内,将第二墙体推送至墙板安装机构上,通过墙板安装机构带动第二墙体左右移动,移动至第一墙体的连接柱嵌入所述第二墙体的连接槽内;/n步骤S5、将第二墙体推送至第一墙体的挤压柱嵌入第一墙体的注胶腔内,使得第一墙体的注胶腔内的建筑用胶水经溢胶孔和注胶孔溢出,便于第二墙体和第一墙体进行固定作用;/n步骤S6、重复步骤S3至S5,使得多个第二墙体能够进行搭接固定;/n步骤S7、第二墙体固定好后,墙板运输机构移动至第三墙体的放置位置,此时第三墙体处于水平状态,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三墙体以水平状态抬起,通过墙板运输机构的转动作用,将第三墙体由水平状态转动90度变成竖直状态,然后进行运输;/n步骤S8、在最右端的第二墙体的注胶孔内注入建筑用胶水,使得建筑用胶水进入注胶腔内,然后墙板运输机构带动第三墙体移动运输至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室内,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三墙体输送至墙板安装机构上,通过墙板安装机构推动第三墙体移动,移动至第二墙体的连接柱嵌入所述第三墙体的连接槽内,将第三墙体推送至第二墙体的挤压柱嵌入第二墙体的注胶腔内,使得第二墙体注胶腔内的建筑用胶水经溢胶孔和注胶孔溢出,便于第三墙体和第二墙体进行固定作用,从而完成轻质隔墙的搭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隔墙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隔墙包括与室内墙面相配合的第一墙体、多个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右侧面均从上至下等距离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开设有注胶腔,所述连接柱右侧面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注胶腔相连通,所述开口内嵌设有挤压柱,所述连接柱外周侧壁左端开设有注胶孔,所述连接柱外周侧壁上等距离开设有两排溢胶孔,且所述溢胶孔设置于所述注胶孔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左侧面均从上至下等距离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第一墙体、多个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相配合组成所述轻质隔墙,所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的顶部通过射钉固定U型钢卡,所述射钉固定于室内上安装基层的安装孔内;所述轻质隔墙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安装时,将墙板安装机构放置在室内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后方,通过墙板运输机构将在预定位置的第一墙体抬起,此时第一墙体处于水平状态,通过墙板运输机构的转动作用,能够将第一墙体由水平状态转动90度变成竖直状态,然后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一墙体进行运输;
步骤S2、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一墙体运输至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室内,将第一墙体推送至墙板安装机构上,墙板安装机构带动第一墙体左右移动至靠近室内墙面,在第一墙体与室内墙面的连接处填充混凝土进行固定,从而得到基准轻质隔墙板;
步骤S3、进行轻质隔墙的搭接作业,墙板运输机构移动至第二墙体的放置位置,此时第二墙体处于水平状态,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二墙体以水平状态抬起,通过墙板运输机构的转动作用,将第二墙体由水平状态转动90度变成竖直状态,然后进行运输;
步骤S4、在第一墙体的注胶孔内注入建筑用胶水,使得建筑用胶水进入第一墙体的注胶腔内,然后墙板运输机构带动第二墙体移动运输至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室内,将第二墙体推送至墙板安装机构上,通过墙板安装机构带动第二墙体左右移动,移动至第一墙体的连接柱嵌入所述第二墙体的连接槽内;
步骤S5、将第二墙体推送至第一墙体的挤压柱嵌入第一墙体的注胶腔内,使得第一墙体的注胶腔内的建筑用胶水经溢胶孔和注胶孔溢出,便于第二墙体和第一墙体进行固定作用;
步骤S6、重复步骤S3至S5,使得多个第二墙体能够进行搭接固定;
步骤S7、第二墙体固定好后,墙板运输机构移动至第三墙体的放置位置,此时第三墙体处于水平状态,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三墙体以水平状态抬起,通过墙板运输机构的转动作用,将第三墙体由水平状态转动90度变成竖直状态,然后进行运输;
步骤S8、在最右端的第二墙体的注胶孔内注入建筑用胶水,使得建筑用胶水进入注胶腔内,然后墙板运输机构带动第三墙体移动运输至需安装轻质隔墙的室内,墙板运输机构将第三墙体输送至墙板安装机构上,通过墙板安装机构推动第三墙体移动,移动至第二墙体的连接柱嵌入所述第三墙体的连接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