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72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包括氨纶长丝、加强层和阻燃层,所述氨纶长丝为直芯结构,所述加强层设置在所述氨纶长丝的外侧,所述加强层包括若干根锦纶纱和若干根玻璃纤维纱,所述锦纶纱和所述玻璃纤维纱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所述氨纶长丝上,所述阻燃层设置在所述加强层的外侧,所述阻燃层包括若干根涤纶纱和若干根阻燃粘胶纤维纱,所述涤纶纱和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所述加强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阻燃涤纶纱线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燃涤纶纱线的强度高和韧性好,具备良好的强度和抗拉伸性能,可抑制燃烧,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燃涤纶纱线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可用于大规模的纱线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
,具体为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同时还涉及一种阻燃涤纶纱线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涤纶纱线是指以涤纶为原料纺成的纱线,涤纶是一类聚合物经纺丝而制成的纤维,多指以苯二甲酸乙二酯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简称PET纤维,俗称为涤纶。通常所谓的“纱线”,其实是指“纱”和“线”的统称,在服装材料学中定义如下:“纱”是将许多短纤维或长丝排列成近似平行状态,并沿轴向旋转加捻,组成具有一定强力和线密度的细长物体;而“线”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捻合而成的股线。纱是棉、毛、麻、化学纤维等将纤维拉长加捻纺成的细缕(通常用作织布的原材料),再用棉、麻、丝、毛等细缕材料拈成的多股细缕,称之为线。目前的涤纶纱线,虽然具有阻燃效果,但是面料强度和抗拉伸性能较差,而强度和抗拉伸性能较好的面料,其阻燃效果又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阻燃涤纶纱线通过设置由锦纶纱和玻璃纤维纱制成的加强层,可用于增强该阻燃涤纶纱线的强度和韧性,使得该阻燃涤纶纱线具备良好的强度和抗拉伸性能,通过设置由涤纶纱和阻燃粘胶纤维纱制成的阻燃层,可抑制该阻燃涤纶纱线的燃烧,使得该阻燃涤纶纱线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本专利技术的阻燃涤纶纱线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可用于大规模的纱线加工,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包括:氨纶长丝,所述氨纶长丝为直芯结构;r>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设置在所述氨纶长丝的外侧,所述加强层包括若干根锦纶纱和若干根玻璃纤维纱,所述锦纶纱和所述玻璃纤维纱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所述氨纶长丝上;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设置在所述加强层的外侧,所述阻燃层包括若干根涤纶纱和若干根阻燃粘胶纤维纱,所述涤纶纱和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所述加强层上。优选的,所述锦纶纱和所述玻璃纤维纱的数量比和直径比均为1:1,所述锦纶纱和所述玻璃纤维纱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优选的,所述锦纶纱的支数为20-40英支,且所述锦纶纱的纤维的细度为1.5-2D,长度为20-40mm。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纱的支数为20-40英支,且所述玻璃纤维纱的纤维的细度为1-3D,长度为12-20mm。优选的,所述涤纶纱和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的数量比和直径比均为1:1,所述涤纶纱和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优选的,所述涤纶纱的支数为30-60英支,且所述涤纶纱的纤维的细度为2-3D,长度为30-40mm。优选的,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的支数为30-60英支,且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的纤维的细度为1.5-2D,长度为35-40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阻燃涤纶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所需的氨纶长丝、锦纶纱、玻璃纤维纱、涤纶纱和阻燃粘胶纤维纱,并对所有纱线进行清洗和消毒后再进行烘干;S2、将锦纶纱和玻璃纤维纱依次交替排列于氨纶长丝外侧,经捻制后在氨纶长丝外形成加强层,并且控制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和总牵伸倍数,得到粗纱线;S3、将涤纶纱和阻燃粘胶纤维纱依次交替排列于加强层外侧,经捻制后在加强层外得到阻燃层,并且控制前罗拉速度、后区牵伸倍数和总牵伸倍数,得到阻燃涤纶纱线;S4、将阻燃涤纶纱线采用真空蒸汽纱锅进行定型;S5、将定型后的阻燃涤纶纱线用落筒机落成筒纱,得到阻燃涤纶纱线筒子纱。优选的,所述S2中的前罗拉速度为300-340r/min,后区牵伸倍数为1.2-1.3倍,总牵伸倍数为7-8倍;所述S3中的前罗拉速度为160-200r/min,后区牵伸倍数为2-4倍,总牵伸倍数为20-36倍。优选的,所述S5中的落筒机的转速为600-800r/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阻燃涤纶纱线通过设置由锦纶纱和玻璃纤维纱制成的加强层,可用于增强该阻燃涤纶纱线的强度和韧性,使得该阻燃涤纶纱线具备良好的强度和抗拉伸性能,通过设置由涤纶纱和阻燃粘胶纤维纱制成的阻燃层,可抑制该阻燃涤纶纱线的燃烧,使得该阻燃涤纶纱线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本专利技术的阻燃涤纶纱线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可用于大规模的纱线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阻燃涤纶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阻燃涤纶纱线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图中:1、氨纶长丝;2、加强层;3、锦纶纱;4、玻璃纤维纱;5、阻燃层;6、涤纶纱;7、阻燃粘胶纤维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包括氨纶长丝1、加强层2和阻燃层5,氨纶长丝1为直芯结构。加强层2设置在氨纶长丝1的外侧,加强层2包括若干根锦纶纱3和若干根玻璃纤维纱4,锦纶纱3和玻璃纤维纱4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氨纶长丝1上,锦纶纱3和玻璃纤维纱4的数量比和直径比均为1:1,锦纶纱3和玻璃纤维纱4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锦纶纱3的支数为20英支,且锦纶纱3的纤维的细度为1.5D,长度为20mm,玻璃纤维纱4的支数为20英支,且玻璃纤维纱4的纤维的细度为1D,长度为12mm。阻燃层5设置在加强层2的外侧,阻燃层5包括若干根涤纶纱6和若干根阻燃粘胶纤维纱7,涤纶纱6和阻燃粘胶纤维纱7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加强层2上,涤纶纱6和阻燃粘胶纤维纱7的数量比和直径比均为1:1,涤纶纱6和阻燃粘胶纤维纱7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涤纶纱6的支数为30英支,且涤纶纱6的纤维的细度为2D,长度为30mm,阻燃粘胶纤维纱7的支数为30英支,且阻燃粘胶纤维纱7的纤维的细度为1.5D,长度为35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阻燃涤纶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所需的氨纶长丝1、锦纶纱3、玻璃纤维纱4、涤纶纱6和阻燃粘胶纤维纱7,并对所有纱线进行清洗和消毒后再进行烘干;S2、将锦纶纱3和玻璃纤维纱4依次交替排列于氨纶长丝1外侧,经捻制后在氨纶长丝1外形成加强层2,并且控制前罗拉速度为300r/min,后区牵伸倍数为1.2倍,总牵伸倍数为7倍,得到粗纱线;S3、将涤纶纱6和阻燃粘胶纤维纱7依次交替排列于加强层2外侧,经捻制后在加强层2外得到阻燃层5,并且控制前罗拉速度为160r/min,后区牵伸倍数为2倍,总牵伸倍数为20倍,得到阻燃涤纶纱线;S4、将阻燃涤纶纱线采用真空蒸汽纱锅进行定型;S5、将定型后的阻燃涤纶纱线用转速为600r/min的落筒机落成筒纱,得到阻燃涤纶纱线筒子纱。实施例2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包括氨纶长丝1、加强层2和阻燃层5,氨纶长丝1为直芯结构。加强层2设置在氨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氨纶长丝(1),所述氨纶长丝(1)为直芯结构;/n加强层(2),所述加强层(2)设置在所述氨纶长丝(1)的外侧,所述加强层(2)包括若干根锦纶纱(3)和若干根玻璃纤维纱(4),所述锦纶纱(3)和所述玻璃纤维纱(4)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所述氨纶长丝(1)上;/n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设置在所述加强层(2)的外侧,所述阻燃层(5)包括若干根涤纶纱(6)和若干根阻燃粘胶纤维纱(7),所述涤纶纱(6)和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7)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所述加强层(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氨纶长丝(1),所述氨纶长丝(1)为直芯结构;
加强层(2),所述加强层(2)设置在所述氨纶长丝(1)的外侧,所述加强层(2)包括若干根锦纶纱(3)和若干根玻璃纤维纱(4),所述锦纶纱(3)和所述玻璃纤维纱(4)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所述氨纶长丝(1)上;
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设置在所述加强层(2)的外侧,所述阻燃层(5)包括若干根涤纶纱(6)和若干根阻燃粘胶纤维纱(7),所述涤纶纱(6)和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7)依次交替螺旋缠绕在所述加强层(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纱(3)和所述玻璃纤维纱(4)的数量比和直径比均为1:1,所述锦纶纱(3)和所述玻璃纤维纱(4)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纱(3)的支数为20-40英支,且所述锦纶纱(3)的纤维的细度为1.5-2D,长度为2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纱(4)的支数为20-40英支,且所述玻璃纤维纱(4)的纤维的细度为1-3D,长度为12-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纱(6)和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7)的数量比和直径比均为1:1,所述涤纶纱(6)和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纱(7)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涤纶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纱(6)的支数为30-60英支,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宝安沈桥庆陈琪郭思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